小麦播种期至苗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2021-12-01 20:13杨学贵
乡村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病虫草害杀菌剂苗期

杨学贵

(青海省饲草料技术推广站,青海 西宁 810008)

小麦播种期至苗期发生的病虫草害会严重影响小麦的出苗质量,因此,需要通过选种、种子处理、整地、化学药剂防治等举措来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率,为小麦生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与质量,为农户的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

1 严格选种

种子质量会直接影响小麦的发芽率及其后续的生长质量,因此,需要严格进行选种,提高种子的质量,为小麦健康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种植户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小麦的生长特点,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小麦品种,选用抗病(虫)、耐病(虫)良种,并且要避免大范围种植同一感病品种[1]。

2 药剂拌种

除选用包衣种子外,可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与抗病性能。

2.1 杀菌剂拌种

用杀菌剂拌种可以预防诸多病害,种植户需要结合当地的病害发生特点来选择杀菌剂,以提高病害预防的针对性。例如,在全蚀病的预防上,可以按照每10 kg麦种加入12.5%全蚀净(硅噻菌胺)20~30 mL兑水100 mL来拌种,搅拌均匀后堆闷3 h即可;还可以按照20~25 kg麦种加入4.8%适麦丹(2.4%苯醚甲环唑+2.4%咯菌腈)30~40 mL兑水100 mL来拌种,搅拌均匀后堆闷3 h即可。在小麦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预防上,可以按照每20~25 kg麦种使用4.8%适麦丹(2.4%苯醚甲环唑+2.4%咯菌腈)20 mL兑水100~150 mL来拌种,搅拌均匀后堆闷3 h即可;也可按照每10~15 kg麦种使用3.0%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 mL兑水100~150 mL来拌种,堆闷6 h后晾干播种。

2.2 杀虫剂拌种

用杀虫剂拌种主要是为了预防虫害的发生。在蛴螬、金针虫、蝼蛄和灰飞虱、蚜虫等害虫的预防上,可以按照每20~25 kg麦种使用70 g吡虫啉粉剂+50 g甲基异柳磷乳油兑水1.5~2.0 kg稀释成母液来进行拌种,堆闷3~4 h后晾干进行播种即可,防治效果较为显著。

2.3 杀虫剂、杀菌剂合理混合拌种

在一些病害、虫害严重混发区域,可以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合理混合拌种的方式来预防病害和虫害。但是,需先拌好杀虫剂,闷种晾干后再拌入杀菌剂;先拌乳剂,待吸收晾干再拌粉剂。同时,需要播种之前现拌,避免拌好的种子长时间存放。

3 科学整地

整地时,首先需要清洁田地,即在播种之前将田边地头的自生麦苗、杂草、残存秸秆等清理干净,并将土地整平。其次,使用一些药剂来处理土壤,如50.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15.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 kg/hm2兑水1 500 kg/hm2混合均匀后灌入土壤中,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同时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此外,还应该结合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选择针对性的药剂。例如,在地下害虫防治上可以使用3.0%甲基异柳磷或3.0%辛硫磷颗粒剂2~3 kg拌细土25~30 kg制成毒土,充分搅拌均匀,犁地前均匀撒施在地面,使其随犁地翻入土中,或者犁地后撒到垡头,然后随耙地混入土中,能够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生。在小麦全蚀病的防治上,可以按照每667 m2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2~3 kg,掺细土30 kg拌匀,翻耕后均匀撒于垡头,然后随耙地将药剂与土壤混匀。在野燕麦等杂草的防治上,可以按照每667 m2用40%野麦畏200 mL兑水40~60 kg均匀喷洒垡头,犁地耙地时使药剂混入10 cm土层中。通过上述土壤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防治病虫草害的发生,保障小麦健康生长[2]。

4 病虫害治理

4.1 病害

4.1.1 小麦锈病。小麦出苗后15~20 d极易发生小麦锈病。对于小麦锈病,需要立即喷洒禾果利或三唑酮进行防治。每667 m2可以使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l5~20 g或l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 g兑水50 kg进行喷施,并且及时清除病叶。

4.1.2 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也是小麦苗期极易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对于小麦纹枯病,每667 m2可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 g或20%井冈霉素40 g兑水50 kg顺垄喷施,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3]。

4.1.3 小麦全蚀病。小麦苗期还容易受到全蚀病病原菌的侵染。对于小麦全蚀病,每667 m2可以用20%粉锈宁乳油120~200 mL兑水40~50 kg,顺麦垄喷洒幼苗,从而降低发病率。

4.2 虫害

4.2.1 地下害虫。小麦苗期常见的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一般可使用50%辛硫磷乳剂或20%甲基异柳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浇灌在受害麦苗附近或者顺垄浇灌,可以有效发挥杀虫作用。

4.2.2 小麦蚜虫。蚜虫除了会直接危害小麦苗株的健康生长外,还会传播小麦黄矮病。在防治过程中可以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1.8%虫螨克2 000~3 000倍液进行喷施,杀虫效果较好[4]。

4.2.3 土蝗和蟋蟀。在小麦出苗期要及时用4.5%高效氯氰菊酯或40%乐果等1 000倍液喷雾,可以有效防治土蝗和蟋蟀。

5 杂草治理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化学药剂滥用问题屡见不鲜,使用化学药剂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病虫害防治作用,但也导致麦田杂草出现了一些变化。尤其是随着农机的跨区域作业、未检疫麦种的引进越来越频繁,导致恶性杂草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杂草治理。

从小麦播种期到苗期,可以采用杂草秋治的方式来进行杂草治理,即在小麦3~5叶期、禾本科杂草2~5叶期进行防治,此时麦田各类杂草基本出齐苗,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时,种植户要确保田间不泥泞积水,晴天且4 d内无霜冻和大雨时使用药剂来治理杂草。一是针对恶性禾本科杂草,需要在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期,选用70%氟唑磺隆或6.9%精恶唑禾草灵或3%甲基二磺隆进行除治。一般来说,除了节节麦以外,氟唑磺隆对其他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精恶唑禾草灵对雀麦、节节麦、黑麦草等防治难度较大,但是对其他品种的杂草防治效果较好。甲基二磺隆虽然防治效果好,但是安全性差,使用期间需要注意药害问题。二是针对播娘蒿、荠菜、麦瓶草等多年生阔叶杂草,应在小麦2~4叶期使用苯磺隆、2,4-D丁酯等进行喷施。其中,2,4-D丁酯按常规用药量减少1/3的剂量使用,避免发生药害。也可以每667 m2使用75%巨星1 g或40%快灭灵4~5 g或20%使它隆60~75 mL兑水20~30 kg进行喷施。如果是在冬季防治杂草,可以使用二甲四氯钠盐、苯磺隆等除草剂,或者每667 m2用3%世玛油悬浮乳剂20~30 mL加助剂伴宝60 mL兑水30 kg均匀喷施麦田,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喷药[5]。

6 结语

小麦苗期极易发生锈病、全蚀病、纹枯病、地下害虫、蚜虫以及杂草滋生等问题,使小麦的生长受到威胁。因此,种植户要提高重视,加强对小麦播种期至苗期的管理,并采用科学的防治技术来预防病虫草害的发生。例如,通过选择抗病性能好的品种,用杀菌剂或者杀虫剂进行种子处理,通过药剂对土壤进行处理等,来有效降低病虫草害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实现增产增效目标。

猜你喜欢
病虫草害杀菌剂苗期
应对杀菌剂抗性的金属纳米粒子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玉米苗期根汞胁迫响应中miRNA的鉴定及初步验证
大同市朔城区:开展辣椒苗期田间检疫工作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对“金红宝”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作物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治措施
玉米苗期病害综合防治要点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2015中国植保市场杀菌剂畅销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