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2021-12-01 20:13
乡村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灌溉病虫害水稻

于 平

(公主岭市刘房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服务科,吉林 公主岭 136103)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是目前在水稻种植和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大部分农民依旧采取传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观念,难以满足水稻现代化生产需求,且难以保障水稻产量和品质。因此,应积极推广与使用新型水稻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以促进水稻生长,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1 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因素

在水稻栽培管理中,影响其产量与品质的主要因素包含3个方面。第一,种植密度。水稻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均会降低水稻产量。第二,施肥方法。现阶段,部分农户在水稻种植期间会出现重施氮肥、轻施钾肥的问题,这样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产量,但是会导致水稻倒伏,进而引发水稻病虫害。第三,播种方式[1]。现阶段,大部分农户仍采取传统的以人工播种为主的种植方式,但是这种种植方式已难以满足水稻优质高产的生产需求,严重影响了水稻产业发展及当地农业经济效益全面提升。

2 水稻种植管理技术

2.1 准备阶段

2.1.1 科学选种。良种是水稻栽培生产的第一要素,是保障水稻健康生长的重要基础。只有选择品质优良、发芽率高的种子,才能提升水稻的产量与品质[2]。选择种子时,需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等。目前吉林省水稻高产栽培常使用的品种为通系939号,其是以通8583-3为母本、秋田32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通系939号于2013年完成区域试验程序,审定编号为吉审稻2014016。该品种在吉林北部地区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良好,但需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如通过晾晒提升酶的活性,进而提高种子发芽率。随后进行选种工作,选择颗粒饱满、健康的种子来提高种子发芽率。为防止种子自身携带的菌虫带入农田,需提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2.1.2 选择水稻田。秧田选择对水稻种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根据水稻品种对土壤肥力的要求和当地的土质情况,选择土质松软和肥足草净的区域种植水稻[3]。

2.2 栽培

选择播期时,除了需考虑气候条件和品种因素,还需考虑水稻的插秧的时间,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早稻、一季中晚稻、连作晚稻等之分,3—6月均能进行水稻种植。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水稻种植能保障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如果播种时间过早,受冷空气的影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造成秧苗受损[4]。例如,结合吉林省的气候条件与通系939号水稻品种的特征,应选择大棚早育秧、稀播方式,4月上中旬进行播种,播种量100 g/m2(种子应经过催芽处理);5月中下旬进行插秧,以稀插为主,插秧行株距控制在30 cm×20 cm或30 cm×27 cm等,每穴插两三苗即可。插秧时,要注意插秧质量,拉线插秧,行直穴匀,不缺穴不漂苗,插秧深度为2 cm。稻田水层1~2 cm时插秧,插秧后稻田立即进水护苗。

2.3 田间管理

2.3.1 科学施肥。施肥是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施肥效果会影响水稻产量和病虫害防治效果[5]。在水稻栽培与管理期间,需根据施肥的基本原则和水稻在各生长期所需肥料的具体情况确定施肥量。同时,需合理确定施肥时间,以增加水稻穗数,提高水稻结实率和粒质量。具体施肥时,农户普遍采用犁沟施肥法,该施肥方式能促进土壤与肥料充分融合,避免肥料营养流失,进而提高水稻产量[6]。例如,在通系939号水稻种植过程中,可采取分期施用氮肥、氮磷钾配方施肥的方式。氮肥施用量应控制在120~130 kg/hm2,其中基肥占50%、返青分蘖肥占30%、穗肥占20%;磷肥作为底肥,施用量为75 kg/hm2;钾肥施用量为75 kg/hm2,其中底肥占60%、穗肥占40%。

2.3.2 灌溉。合理灌溉是保障水稻高产的基本保障:一方面可以保障水稻自身的水平衡,促进水稻正常生长;另一方面可以调节水稻生长环境,如空气湿度及温度,使其适合水稻生长。同时,在水稻灌溉期间需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土壤含水量、降水量及耕作情况等确定灌溉量。此外,灌溉量与水稻不同生长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例如,在水稻返青期,由于其根部吸水性较差,灌溉深度应控制在5~10 cm,以不淹苗心为准,以水护苗,以水增温,促进水稻快速返青;在水稻孕穗期,以浅水层灌溉为主,以3~5 cm为宜;在水稻成熟期,则以干湿结合的方式为主。

2.3.3 化学除草。杂草生长迅速,吸收养分能力强,会与水稻争水分、肥料、光照,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可以使用丙草胺、苯噻酰、吡嘧磺隆等安全性能高的药剂除草。需要注意的是,施药后要注意水层管理:水层宜深5~7 cm,保水5~7 d,避免缺水影响药效发挥;水层也不宜过深,否则会导致药害发生。除草剂一般应在稻苗移栽后20~30 d使用,水稻分蘖结束后喷施除草剂会影响孕穗分化,因此,此阶段建议人工拔除杂草,尽量不要使用除草剂。

2.3.4 病虫害防治。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影响其品质和产量最为直接的因素是病虫害。在水稻生长中常见的病害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及细菌性条斑病等,主要虫害有飞虱、蓟马等。防治上述病虫害,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例如,吉林省在水稻种植期间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时,秧田期主要防治青枯病和立枯病,大田期主要防治二化螟、稻水象甲、纹枯病及稻瘟病等。防治立枯病时,每平方米苗床用70%敌克松2 g(稀释成600倍液),均匀喷洒苗床,避免土壤传病;水稻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可用70%敌克松600倍液或10%立枯灵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隔7 d喷1次,连喷2次。防治青枯病要以防为主,精心选种与晒种,适期播种,播种密度不宜过大;加强水稻苗床管理,做好通风炼苗;在水稻秧苗1.5叶期,使用杀菌剂防治立枯病时,适量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微生物菌剂等来提高秧苗素质,预防水稻苗期青枯病。对于大田期常见的虫害可采用物理防治措施,如6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安装性引诱剂诱捕器诱杀二化螟和卷叶螟成虫,每隔30 d更换一次诱芯;利用杀虫灯诱杀螟虫、卷叶螟及稻飞虱等害虫。

为有效防治纹枯病,应实行宽行窄株栽培,合理密植,加强田间通风透光;施足基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后期不偏施重施氮肥,实施浅水勤灌;抓住孕穗破口前关键时期用药防治,可选用30%苯醚甲环唑或43%戊唑醇进行防治。为有效防治稻瘟病,合理施氮,增施磷、钾肥,田间浅水勤灌,适时适度晒田,增强水稻抗性;在水稻破口期和水稻齐穗期,667 m2用40%稻瘟灵100 mL+75%三环唑60~80 g+富尔农易施33 g+有机硅10~20 g+水8~12 kg喷雾防治,或667 m2用75%三环唑60~80 g+25%咪鲜胺80~100 mL+水8~12 kg喷雾防治。

3 结语

为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应注重适期播种、合理移栽,同时适时除草、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并及加强秧田和大田病虫害防治,保证稻株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灌溉病虫害水稻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一季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