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1 20:13王庆轶孙婷王东伏广成唐玉林
乡村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苗床秧苗田间

王庆轶孙 婷王 东伏广成唐玉林

(1.灌云县东王集镇建设与社会事业局,江苏 灌云 222200;2.灌云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 灌云 222200)

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发展至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相较于传统的育苗插秧模式,其操作更加简便,人力成本投入更低,工作效率更高,逐渐被种植户所采用。因此,在今后水稻栽培过程中,应积极推广应用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促进水稻高产稳产,从而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1 水稻机插秧栽培的优势

为更好地推动水稻种植业发展,提升水稻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种植人员需将机械化种植技术有效应用至水稻种植中。应用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能有效降低水稻种植成本。在传统水稻种植过程中,秧田和大田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10,而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后,秧田和大田的比例可达1∶80或1∶100[1],大大提升了水稻育苗田的利用率,节省了大量育苗地,有利于种植其他农作物。应用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能有效避免占用水田,有效节约肥料成本和农药成本。应用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能实现一次性插秧作业,保障秧苗健康生长,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具有节本增产增效的作用。另外,相较于人工操作,机械化插秧不仅工作效率更高(水稻插秧机的工作效率是人工操作的20倍以上),而且能大大降低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应用水稻机插秧技术有利于培育健壮幼苗,提升水稻群体的抗病能力,不仅节省了大量插秧时间,而且降低了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率,进而确保水稻的种植效益。

2 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2.1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通常选用育苗盘进行秧苗培育。播种前应准备足够的育苗盘,一般每667 m2本田需配置30~35个育苗盘,具体的配置量根据移栽密度和每张秧盘的孔穴数综合确定。育秧基地应选择靠近本田的土地,需确保育秧床地势较平、有机质含量丰富。正式播种前,种植人员应制备好苗床土,选用过筛的田园土、优质的农家肥或腐殖酸类肥料,按照3∶1或者4∶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分别向每千克田园土中加入磷酸二铵、硫酸铵、硫酸钾各5.0 g和硫酸锌0.3 g,并混合均匀。为防止水稻苗期立枯病的发生,可以选用硫酸或调酸肥、调酸剂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将营养土的pH值控制在5.5~6.0[2]。处理后的营养土堆闷1 d后方可使用。苗床长度需根据育秧面积和育秧盘的长度综合确定。

2.2 科学播种

苏秀10号株形紧凑,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抗倒伏性好;株高100.0 cm左右,穗长16.3 cm,每穗总粒数151.4粒,千粒重24.7 g,生产潜力高、米质好、抗病性优异。江苏省灌云县一般在每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苏秀10号。播种前依次进行晒种、药剂浸种、药剂拌种,采用人工或机械播种。播种日期一般按照插秧日期前推18~22 d计算。根据所需的育苗盘数量确定营养土的用量,一般每盘需营养土1.5~1.7 kg、催芽的水稻种子150.0~200.0 g。先加2/3的营养土平铺于地面,再将种子均匀撒于营养土上,种子与土壤混合均匀后装入育苗盘中,之后将土壤刮平,把装好的育秧盘以30~50张为一组重叠放在一起,最后放置于整好的苗床中。将育苗盘轻轻地压入泥土中,确保盘与盘之间有效衔接,之后将剩余的营养土撒在苗盘上,且厚度需控制在0.3~0.5 cm。

2.3 秧苗管理

覆土结束后,应在秧苗床上灌溉一次透水,并补充适量营养土,待苗床水下渗后,每平方米使用敌克松3 g兑水稀释为800倍液喷洒至苗床,能有效预防立枯病的发生。在整个育苗阶段,应确保苗床土壤湿润,一般每隔两三天喷水一次,需严格控制灌溉量,避免大水漫灌。在整个苗期需追肥2次,分别在水稻两叶一心期和三叶一心期各追肥1次,每平方米追施硫酸铵25 g。根据水稻秧苗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温度需求,调节通风量,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与旱育秧大致相同。

2.4 种植地翻耕处理

大田整地时需做到浅、平、净。首先,在整地过程中,既要防止水分流失,又要在机插秧时确保水稻秧苗能进入泥土当中。其次,土地需保持平整,同一地面的高低差不能超过3 cm[3],同时田间不存在空洞及脚下陷的痕迹。田地越平整,越有利于秧苗根系生长。最后,整地结束后,应清除田间的杂草、绿肥、秸秆等,避免影响水稻机插秧操作和秧苗直立生长。

2.5 机插秧栽培

水稻秧苗生长至16 cm左右时,即可进行机械化插秧。插秧前应将提前培育好的育苗盘放于水稻秧田周边。之后将水稻秧苗从育苗盘中取出,均匀地摆放至插秧机后部,根据提前确定的行距均匀地向前行进。在水稻机械化插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秧块翻动次数,同时确保秧块大小适宜,机械化操作时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机插秧的宽度需控制在28 cm,长度控制在58 cm。在插秧过程中,一般按照行距30 cm、株距11 cm进行机械化操作,每穴插三四株幼苗,每667 m2保苗量需控制在7万~8万株[4]。

2.6 田间管理

机插秧结束后,如果发现倾倒的水稻秧苗,不需要进行扶正处理,否则会影响水稻秧苗根系生长发育。尤其在抛秧后两三天,如果实施人工扶秧,则会加重水稻秧苗的损伤,造成新生根系折断,不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机插秧结束后,应始终保持田间寸水活棵。一般抛栽7~10 d后是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该时期需做好田间水层管理工作。如果遇到连续降雨,田间水层较深,应及时排水。当水稻秧苗扎根立苗后,应适时喷洒农药,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与常规方式基本一致。此外,需结合田间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定期选择化学药物进行针对性防控,严格防控各类病虫害的发生。在病虫害防治期间,应始终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应结合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明确最佳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机,以保证防控的针对性与合理性。

3 水稻机插秧栽培的注意事项

首先,需确保营养土混合均匀,使用各种壮秧剂时需遵循“分层施肥、上下各半”的原则。其次,在水稻秧苗管理期间,为防止串根,应将育苗盘上的泥土清理干净,以确保灌溉不上畦面;为预防水稻秧苗徒长,可选择使用烯效唑进行浸种处理,培育壮苗。再次,在水稻抛栽过程中,为确保田间秧苗不漂浮在水面上,应严格控制水层深度,在大风大雨和深水层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水稻机插秧栽培。然后,在机插秧栽培过程中应分步骤实施,第1次进行水稻机插秧时应定植田间秧苗需求量的70%,之后对田间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再将剩余30%抛栽完毕。最后,在田间草害防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类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量,不能选用含有乙草胺和甲磺隆的除草剂,同时需注意除草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5]。

4 结语

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该项技术的作业环节相对较少,人力成本投入相对较低,工作效率较高。然而,相较于传统的幼苗移栽栽培技术,水稻机插秧栽培的技术要求更高,如果种植户没有掌握相应的技术要点,易造成机插秧后秧苗不能很好地与土壤接触并下沉,导致大量秧苗漂浮于水体中,使得田间水稻成活率降低,无法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目标。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应进一步明确水稻机插秧栽培的技术要点,并指导种植户加强学习与实践应用,切实提升水稻机插秧栽培质量,为水稻高产稳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苗床秧苗田间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农民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
插秧
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