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干旱地区毛白杨扦插与压条育苗技术

2021-12-01 20:13许国友
乡村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垄沟灌水枝条

许国友

(国有建昌县药王庙林场,辽宁 建昌 125300)

1 辽西干旱地区气候情况

辽西干旱地区主要包括阜新市、锦州市、朝阳市、葫芦岛市建昌县等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2℃,1月平均气温-10℃,绝对低温-29℃,7月平均气温23.4℃;年降雨量为540 mm,且多数集中在7—9月,气候干旱;无霜期150 d左右;年日照时间为2 720 h,昼夜温差较大。

2 毛白杨的生态特性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ière)为落叶高大乔木,树干通直、树姿挺拔,树高可达30.0 m,胸径0.9 m;树冠圆锥形,冠形圆满;树皮灰白色;枝条小角度开张,叶片较大,幼枝、嫩叶、叶柄及叶背密生灰白色绒毛。毛白杨喜光、喜凉爽湿润气候,适生于各类型土壤,在壤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毛白杨抗烟害、抗污染能力较强,同时具有一定的耐寒性,观赏和园林绿化价值极高,是优良的栽培树种之一,也是厂矿、街道等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毛白杨苗木繁育以硬枝扦插和压条繁育为主,通常批量生产,育苗成本较低。

3 毛白杨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通常,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土层深厚、pH值在5.9~6.7的重壤土或黏土地块育苗。毛白杨适于生长在温暖凉爽的环境中,不适宜在水涝区域种植。4月中旬,需清理地面,每667 m2均匀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 000 kg,并规划出作业路、浇灌水渠等附属用地位置。之后用旋耕机旋耕,深度控制在35~40 cm,用机器按60 cm垄距打垄,用石磙或木磙压平垄尖,准备育苗。

4 毛白杨繁育技术

4.1 硬枝扦插

4.1.1 枝条采集、贮藏和剪插穗。3月1日从二至五年生的毛白杨树上剪取直径1.3 cm以上的一年生、充分木质化的毛白杨枝条,且尽量采剪中上部枝条,按100条打捆,平堆于-2~6℃的冷窖内。每隔7~10 d向枝条上喷一次凉水,窖内相对湿度需控制在75%~85%。如果埋于湿沙内,则不必喷水。4月中旬至5月上旬,按12.0~15.0 cm长度剪插穗,插穗直径不低于0.7 cm,上剪口下端的芽需饱满,不必考虑下端是否有芽。上剪口应在距上芽1.3~1.4 cm处平剪断,下剪口呈45°角斜剪或平剪。剪后的插穗依直径大体分为3级,再按20~25穗打小捆,放置于冷窖内储存备用,避免长时间露天存放失水而影响扦插成活率。

4.1.2 插穗处理。插穗繁育的核心是插穗在土壤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在与土壤密切接触的部分生长并形成不定根[1],使接穗能尽早独立吸收水肥、养分,进行光合作用。为促进插穗形成不定根,需将吲哚乙酸(IAA)用少量酒精溶解再兑清水配制成100 mg/L的生长调节剂,之后将插穗基部3 cm放入溶液中浸泡48~50 h。

4.1.3 扦插。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距离地表20 cm处土温在10℃以上时开始扦插。按15 cm穗距将插穗直立插入土中,上芽应与垄表面平齐,不能倒插,且需与垄中心插成一条直线。插后踩实土表,使土壤与插穗密接。

4.1.4 灌水、覆盖地膜与扒膜孔。扦插当天对垄沟进行大水漫灌,浸湿表层20~30 cm深的土壤,保证垄侧、垄表不漏干土。灌水后第3、第4天,覆盖幅宽1.25~1.30 m的黑色地膜或白色地膜。一次覆盖2垄,挖取垄沟、垄边土,压实压严地膜,使膜边不外漏,避免被风刮开而影响覆膜效果[2]。两垄之间的垄沟每隔1.00~2.00 m压一锹土。之后经常检查,一旦发现地膜被风揭开,应及时压盖严密。9月底,可撤去地膜。覆盖地膜有利于保持并提高土温,促进不定根及早萌发,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3]。此外,覆盖地膜可有效控制圃地杂草生长,减轻因杂草生长而带来的土壤干旱,同时可降低除草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覆盖地膜后2~4 d,用一尖棍按穗桩扒孔,使芽露出地膜外,扒孔时不能碰掉顶芽;也可在顶芽萌发后及时插孔,使新梢能及时生长至外部,避免覆膜烫伤幼芽;也可先覆盖薄膜再扦插,但采用这种方法易导致灌水不到位。

4.1.5 后期田间管理。首先,扦插后向垄沟内灌1次透水;出梢前应保持垄面湿润,以保证插穗上不定芽轴梢出土;之后需结合自然降雨,再灌溉三四次,一般除7—9月雨季外,每15~20 d灌溉一次;10月末浇冻水;翌年早春(清明前)浇返青水,促进树液及早流动,促进其正常生长[4]。其次,毛白杨幼苗在苗圃生长期间,一般立秋后仍向上生长10~30 cm,木质化程度低,萌芽生长势弱,任其自然生长则对高生长影响大。为避免顶芽影响高生长,应进行截干,具体操作方法:在春季萌芽前,对一年生或二年生幼树剪切顶尖约40 cm高,剪口与保留顶芽的距离不超过1 cm,利用饱满芽直立向上生长的特性,促进高生长。再次,生长季节要及时控制杂草生长,特别是两垄之间及扎孔处易生长杂草,影响毛白杨幼苗生长。一般需实施人工除草,避免使用除草剂对毛白杨幼苗造成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下,辽西干旱地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在苗木生根进入快速生长期后,为满足苗木快速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应于6月上旬每667 m2追施尿素或磷酸二铵等氮肥40~50 kg。将肥料撒在幼苗根部即可,避免将肥料颗粒掉落在幼苗枝丫上。施肥后应立即灌溉,避免肥料溶化吸收土壤水分而造成苗木缺水,形成生理干旱,影响苗木正常生长。最后,个别插穗发出2个梢时,应保留一个粗壮的梢,将另一个及早清除,避免消耗过多养分;8月左右及时剪除主梢上的二次梢,确保主梢直立、粗壮生长。

4.2 压条繁育

利用上一年原有的一或二年生苗木,直接将新生枝条压倒埋至既定的垄沟内,在地表每667 m2均匀撒施农家肥4 000 kg。通常,压条繁育苗木分为留植苗压条和移植苗压条两类。

4.2.1 留植苗压条。4月上旬将圃地上一年扦插长成的一或二年生苗木,按主要茎干的高度(干径0.8 cm以上)保留相邻2株苗木,苗间距1.1~1.6 m。保留苗不起出,其余苗木起出,留下的苗木地径应控制在1.5 cm以上。4月底至5月初,将保留苗木枝条顺原垄方向平摆压倒至所开的6~8 cm深的沟内,用长30 cm的V字形铁丝插入土中将枝条固牢,再埋土踩实,灌溉后等待新萌发苗木生长。

4.2.2 栽苗压条。4月上旬,将留植苗中间挖出的苗木,按留植苗保留压条标准的株距栽植,栽后及时灌水确保成活。5月中旬枝条萌动时,将枝条顺垄向摆压到8~10 cm深的沟内,也用铁丝固牢,覆土踩实并灌水,可新生多株幼苗。

4.2.3 压条苗后期管理。①当所压枝条上萌发的新株长到5 cm高时,按18~20 cm株距保留1个,将其培育成繁殖的新株个体,其余全部抹去;②当新梢长至25 cm高时,在基部培土15~20 cm,修复原垄并拍实,根茎处长出的新梢不必培土,下一年可再用作压条或培育成商品苗;③生长季对圃地适时灌水,以保证根部生根发育和吸收水肥等营养物质,促进新梢生长;④生长季有二次枝发生时应及时抹去,以保证主梢正常生长;⑤6月后追肥,施肥方法、施肥量与扦插育苗相同;⑥压条繁育的苗木未经过塑料薄膜覆盖,灌水次数相对要多几次,同时除草要做到及时、除净,每年7月前除草2次,7月后苗木和杂草都进入快速生长期,应视情况及时除草,避免形成草荒、费工,并影响苗木正常生长。

5 毛白杨繁育效果

毛白杨在北方属慢生树种,特别是在辽西干旱地区,扦插或压条繁育均能在短期内批量育苗,成本较低。毛白杨苗木前2年以发育根系为主,干径生长相对缓慢,第3年开始进入快速生长期[5],可视苗木用户需求培育两三年出圃。一般扦插二年生苗地径在2.0~2.5 cm,苗高2.5 m以上。

猜你喜欢
垄沟灌水枝条
GA3和6-BA处理对大樱桃枝条生长的影响
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及防堵措施研究进展
灌水取球
闪光的枝条
玉米垄沟深追肥的探讨
液态地膜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皱 纹
绝句
一灌水
生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