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21-12-01 20:13
乡村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农民

张 玲

(通渭县平襄镇人民政府,甘肃 定西 743311)

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一部分,而生态建设与农村的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加强水土保持力度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路径之一,对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作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在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方面的投入,以流域管理为基础,实施退耕还林等项目,加快治理水土流失的步伐,以推动农村等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1 我国水土保持现状

我国国土面积960.00万km2,其中林地占16.5%、耕地占14.0%、天然草地占29.0%,农业利用难度高的荒漠、沙漠等地形占35.0%。2019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271.08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且水土流失强度大、分布范围广[1]。土壤被侵蚀是水土流失最直观的表现。据调查,我国年流失土壤达5×109t。土壤被侵蚀、植被环境被破坏,导致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土壤“沙化”“石化”、沙尘暴多发,且土层渐薄、土地肥力降低,进而使农民更加贫困。调查显示,我国超过90.0%的贫困人民生存于水土流失区域。水土流失情况严峻,导致生态环境失衡、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环境严重破坏,极大地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据报道,近8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缩减超过8.0%,水土保持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就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而言,依旧任重而道远。探究我国农村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发现其存在以下现象:第一,我国耕地中坡耕地占比较大,水土流失问题严峻,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较难;第二,我国现存高标准农田面积较少,因此,在农田治理中应重视基本的保墒保水效果;第三,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黄土高原地带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沟土保持是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难点;第四,当前水土保持监测水平较为落后,应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科技含量[2]。

2 水土保持的作用

2.1 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

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收入是国民主要的生活来源和经济来源。但是,受水土流失问题的影响,部分农村地区环境恶劣,农民种植的作物无法获得丰收,难以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为满足生活所需,大部分农民只能选择开荒,将山地等开采为农田[3],从而导致水土流失问题更加严重,甚至出现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有序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可提高土壤肥力、缩减水土流失面积、优化农业生产环境以及调整农业发展结构,有助于农民以科学的手段种植作业,从而提高粮食产量,满足农民生活所需,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

2.2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环境保障。民生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是各农村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开展能够优化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为农村发展农家乐、草药种植、果蔬种植等产业提供环境保障;而农家乐、果蔬种植园的发展,能够为农村带来众多游客,提高当地特产的知名度,进而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更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此外,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兼顾时代经济发展诉求与生态环境保护诉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可满足上述诉求。

2.3 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农村经济发展与规划忽视水土保持、忽视生态平衡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一味向大自然索取,如过度开采农田、建设违章建筑等,将会严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加速水土流失,引发干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可提高农村的水源涵养能力与土壤肥力、提高植被覆盖率、缩减“沙化”土壤面积,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另外,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开展有助于农村实现“青山绿水”目标,有助于农村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的诉求,从而完成从“粗放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转化,有利于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新农村,推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4]。

3 水土保持策略

3.1 优化土地流失监测体系

水土流失监测是判断水土流失程度的重要手段。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受水土流失状况的直接影响。因此,为准确判断水土流失状况、及时弥补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工作者应不断优化水土流失的监测办法和制度,高度重视水土流失监测的精准度。国家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投入资金、人才、科技等探究合理、科学、精准的水土流失监测办法,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结合各地现实状况,优化监测制度,分析各种监测方案的运用状况,选择最佳监测方案。为高效改善水土流失现象、优化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相关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水土流失的监测工作,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3.2 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向群众普及水土保持工作及相关法规的执法程序和基本精神,组织类型丰富的宣传活动,如以网络和电视为媒介开展专题宣传;开展“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等主题活动;召开现场会议,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等,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水土保持意识,调动群众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热情。在农村治理过程中,提高“四荒”,即荒水、荒地、荒草和荒沙的整治和开发力度,依据“谁拥有、谁受益、谁投资、谁管控”的原则激励个人和单位,以合作、承包、股份和租赁等方式开发和治理“四荒”资源,从而提高农民开发和治理“四荒”资源的自主性,促使农民在“四荒”资源开发和治理过程中践行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农村“四荒”资源开发整治效率,达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3.3 重视宏观调控,服务于百姓

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法律政策的保障,因此,在农村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应持续优化治理和管理机制,借助宏观调控的手段优化制度建设,借助环境保护技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使百姓受利。严谨适宜的政策可以科学指导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因此,相关部门应坚持对水土保持展开生态化探究,并凭借完善的制度保障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5]。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高效发挥行政管理职责,严格管控水土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指引所有公民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4 结语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是人类最基础的生产资料,也是人类开展各项经济行为的基础。为发展社会经济,国民普遍忽略了对水土资源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保护,导致生态失调、水土流失,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相关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水土保持的途径、策略,以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监测农民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耕牛和农民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无人机低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