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绿色出行对碳减排趋势的预测及分析

2021-12-01 12:11甘肃同兴智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闵剑虹尉颖王哲牟克强孙晓丽
区域治理 2021年47期
关键词:发电量配额排放量

甘肃同兴智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闵剑虹,尉颖,王哲,牟克强,孙晓丽

一、甘肃碳减排现状分析

(一)基于“双碳”背景的决策及分析

甘肃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全省在能源生产和消耗过程中,依旧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来源,清洁能源占比十分渺小,距离落实党中央“力争2013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任务任重而道远[1]。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双碳”目标战略目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甘肃省电力公司积极开展能源“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率先发布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并集才研发“数智双碳决策分析平台”,详见图1调度系统的集成示意图。平台以电力大数据融合链接煤、油、气、热等其他各类能源消费数据,借助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5G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构建碳核算监测分析模型,有效提升核算精度,缩短监测分析周期,借助数据溯源、数据抽取、数据感知、服务调用、异步数据同步等多种方式,实现不同指标数据、用电指标数据等多维数据融合、关联、分析和统计,致力于服务电网行业乃至推广于社会,为社会做出“甘肃贡献”。

图1 调度系统集成示意图

(二)清洁能源碳减排

能源电力的绿色低碳发展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起着关键性作用,能源活动的碳排放是目前全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根据获取的2020年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因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高达总碳排放量的88%左右,清洁能源碳排放量占比不足五分之一。通过这一数据,明显看出我国实现碳减排及“双碳”目标还任重而道远,但为实现“双碳”目标,势必要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清洁能源代替非清洁能源,从而降低碳排放,实现碳减排[2]。

甘肃是我国的能源大省,太阳能、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相当丰富,享有“世界风库”的美誉,风力发电量可达6000万千瓦,光伏开发量可达4000万千瓦。就甘肃而言,通过有效倡导并积极践行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等战略目标,2020年全省的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了“十三五”以来的最好水平,该年度省内的人均碳排放量为11.26t/人-14.73t/人,并且碳排放强度降低了40%-45%,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我省的碳减排做出了较为杰出的贡献。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通过对甘肃省2021年第一季度的清洁能源发电量对比得出,水电发电量最高,为226129.44万千瓦时;光伏发电量最低,为87688万千瓦时;风电发电量为175120.75万千瓦时,详见图2。甘肃省共贡献绿色发电488938.19万千瓦时,折合后减少298.30万吨碳排放。

图2 清洁能源发电量

甘肃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后,降低了火电发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清洁能源发电能力,由图3可知,清洁能源发电量高达879.64万吨,占比最高;其次为电能替代发电量为51.92万吨,低碳交通发电量为0.92万吨,占比最低。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背景下,如果一直能按照高占比的清洁能源代替发电的趋势发展,那么对于我省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伟大战略目标将做出杰出贡献。

图3 碳减排概览

二、绿色发展现状及碳资产、碳交易的实现

(一)绿色能源出行

在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发展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家家户户坐拥一辆私家车已是司空见惯,导致城市道路拥堵,大气温度直线上升。这是因为汽车发动而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及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直线上升,对国家及世界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根据调查及统计,开车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简单计算为: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里数*2.7。举例来说,1,6L的轿车,一年行驶大约1万公里,按照使用1000升汽油来计算,那么这一年里该汽车的排放量约为2.7吨,而这产生的二氧化碳大约需要1.5亩的人工林地来吸收完。由此可见,碳排放量远远超出了林地等碳汇土地的碳吸收量。如果不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及行动,那么地球将变成一个高温的“大蒸炉”(见图4)。导致全球温度上升只是二氧化碳排放过量排放的直接效应,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但是,海平面上升这些潜在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备受人们关注。

图4 温室效应“大蒸炉”

因此,在全球温室效应日益严峻的形式下,甘肃省兰州市文明办倡导并积极践行“135绿色出行方式”,即倡导并建议广大市民一公里以内步行,三公里以内骑自行车,五公里以内能够乘坐公交通车。根据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机构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城市地面的公共出行绿色交通方式中,兰州“步行出行的志愿数”排名为第二,为2.63,仅落后位居第一的南京0.01,位居第三的西安志愿数为2.62。在兰州地铁贯通之后,大大应征了兰州绿色出行的倡导,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地面机动车数量及尾气排放量,对城市治堵起到积极作用,提升城市整体市容市貌。

(二)碳资产及碳交易

迎合“双碳”目标的号召,顺应而生了一系列的“碳资产”及“碳交易”方法。一是许多企业及单位着手研究碳减排潜力及相关碳减排的成本,针对不同来源、途径的碳排放,评估相应的碳减排能力及潜力、花费的相应成本以及所带来的效益,并针对这些因素展开详尽的分析设计与评估,筛选能够实施碳减排、碳资产、碳交易的优先企业及单位。二是研究国内自愿减排的项目或方法,鼓励试点企业及未参加试点的电力企业可以参与自愿碳减排的交易项目,尽快制定企业低碳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决策,实现企业及单位的低碳转型目标。

碳交易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将二氧化碳等同为一件商品,结合企业及单位规定的碳排放量额,将碳资产在固定的交易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在碳交易的政策制度下,碳资产又可分为配额碳资产和减排碳资产[3]。碳资产指在强制或自愿的交易制度下,产生的对温室气体排放的配额减排放权及减排信用额的活动。换言之,碳资产即是企业或单位由政府分配的碳排放量配额,或者是企业利用各项措施或开发碳排放量少的项目,使得该企业用于交易的碳排放量额增加,能够在对应的碳交易市场进行转让等活动。

因此,通过碳资产、碳交易等政策制度,能够明显的推动企业及单位快速向低碳目标靠近,采取高效的措施行动,增加自身的碳资产配额,促使碳交易市场快速发展。一方面是企业及单位必须要为自身超出排放范围的碳排放配额进行对应成本的支付,否则可能面临考核等制度;而另一方面,通过自身先进技术或节能减排而大大降低自身碳排放配额的企业及单位,便能够享受碳排放配额结余带来的利益,借助固定交易市场,通过对应的结算方式,为企业及单位带来外来经济来源。有了经济效益的驱动,企业及单位将充分利益各项技术手段,开展技术革新,调整优化内部结构,积极开发并投资新能源项目,激励持续推进碳资产、碳交易的动力,促使碳减排发展成为企业及单位乃至国内国际的常态化发展形式。

三、预测分析

甘肃非清洁能源中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煤炭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实施集团战略,巩固市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开拓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型,通过拓展天然气管道运输,推进原油和成品油管道工程建设,提高地区开发力度和加工能力,较好地解决了部分我国能源紧缺的局面[4]。

近年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甘肃一直致力于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纵观甘肃清洁能源,水资源比较丰富,通过水能发电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再者,甘肃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的发展潜力巨大,都可有待开发,从而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为实现党中央和国家“30-60”目标积极做出贡献。

结合甘肃目前能源现状,能够充分发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清洁能源优势,无法全方面、全方位实现清洁能源覆盖使用,因此,距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但是,目前甘肃积极调整并不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的产能及企业,推广清洁能源,自身发展紧紧围绕新能源发展理念,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积极倡导并践行“绿色发展”“绿色出行”等活动,能源工业能耗逐年下降,呈现逐渐优化并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相信在新能源的大好发展前景下,以国家政策为契机,以新能源为载体,以发展为理念,以节能减排为目标,势必如期实现“双碳”伟大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发电量配额排放量
张掖市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与空间分布特征
4月份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1% 火电同比增长12.5%
青海成为中国首个以新能源为主要电源的省份
碳减排量及碳配额的区别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鱼粉:秘鲁A季配额低于预期,内外盘短期大幅上涨
中国区域发电量与碳排放的实证检验
50%,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