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栽培与管护技术

2021-12-01 00:00秦静
花卉 2021年16期
关键词:修枝油松公益林

秦静

(临县安业乡人民政府,山西 吕梁 033200)

油松(学名:Pinus tabuliformis Carr.),别名短叶松、短叶马尾松、红皮松、东北黑松等,是山西省的乡土树种,吕梁山上分布较广。喜光、耐瘠薄土壤及较干冷的气候;高达25m,胸径可达1m。在气候温凉、土层深厚、肥润的钙质土和黄土上生长良好,是吕梁山区造林的主要树种。下面对油松的育苗及造林管护技术进行阐述。

1 油松育苗技术

1.1 采种

种子应从母树林和种子园采集,采种母树应选择20~50 年生、干形好、健壮、抗性强、病虫害少的树木。要求种子呈黑褐色、种仁饱满。

1.2 育苗

油松育苗有平地固定苗圃育苗和容器育苗三种方法。

1.2.1 平地苗圃育苗

应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层深厚、微酸性或中性沙壤土或壤土。育苗圃地应深翻整平,施入基肥,以厩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主,拌入适量过磷酸钙(每亩15kg 左右),为了预防猝倒病,在施肥的同时,每亩可混硫酸亚铁5kg,进行土壤消毒。

1.2.2 播种

播种季节春、秋均可,一般以早春播种为好。播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催芽处理,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h,然后进行水浸催芽处理。播种方法以条播为主,播幅3~7cm,一般每亩播种量15~20kg。

1.2.3 幼苗管护

油松幼苗耐早、怕淤、怕涝,灌溉要适当控制,要勤松土除草。苗木出齐后一周开始,每隔7~10d 喷一次0.5%~1.5%硫酸亚铁溶液,防治猝倒病。到7 月份苗茎基部半木质化,不见病症蔓延时停止喷药。

1.3 容器育苗

干旱山区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不高,采用容器育苗是一种发展趋势。育苗基质要求通气保湿、透水良好,pH6.5~7.5,有机质≥10g/kg。配方以耕作土、黄土、生物质材料为主要原料,辅以有机肥、无机肥等配制而成。推荐容器育苗基质配方:森林土95.5%、过磷酸钙3%、硫酸钾1%,硫酸亚铁0.5%;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采用的配方是:草炭土50%,蛭石30%,珍珠岩20%,或松林表土50%,蛭石50%。

2 油松造林技术

2.1 起苗

植苗造林的苗龄以2~3 年生为最好,成活率高。在起苗、分级、包装、运输、贮藏和造林各个环节,应保持根部湿润,防止失水。出圃当天日出之前进行苗圃大水灌溉,浇透耕作层,日落后进行起苗,随起随捆随蘸浆装入塑料袋,随之装车运往造林地。当苗木运输到造林地后,及时假植到背风近水源的地方。造林前,对苗木进行修根、苗根浸水、蘸泥浆及促进生根的新技术处理。容器苗苗高15cm 以上、地径0.40cm 以上、顶芽饱满、根系完整的I 级2 年生苗可以出圃。起苗前应浇1 次透水,起苗时要按容器排列顺序,从苗畦一端将土扒开,并将容器袋逐个取出后,轻轻装入筐内运往造林地。在容器苗的装载、运输和卸载过程中,要轻装轻卸,尽量缩短运输时间,确保营养土不散、苗木不受机械损伤和尽可能少的水分散失。运往造林地的苗木,如果短时期栽不完,可在造林地内找一阴凉处放置,要摆放整齐,喷水保湿。

2.2 造林地选择

油松宜在荒山的阴坡、半阴坡、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栽植,干旱山地最好选造乔灌疏林地。选择年均降水量大于400mm、立地质量评价为好的立地,造林、抚育不易造成水土流失、风沙侵蚀以及对环境构成不良影响的地段。生态公益林在森林分类经营区划为生态公益林(地)类型的林地,选择年均降水量大于400mm、立地质量评价为好和中的地段。

2.3 整地

穴状整地:适于土层较厚,植被、水分条件较好,坡度25°以下的坡面,在山地、丘陵、平原均可广泛采用。沿等高线布设,圆形或矩形坑穴,穴面略向内侧倾斜,成“品”字形配置。圆形穴穴径40~60cm,深度25~40cm;矩形坑穴60cm×50cm×40cm。在灌草较密地带,整地规格可适当大些。

鱼鳞坑整地:在石块较多、坡度较大的立地条件下,可采用鱼鳞坑整地。鱼鳞坑为半圆形,外高内低,外缘有土埂。整地规格:深度30~50cm,短径40~80cm,长径70~120cm。

2.4 造林密度

油松人工林造林密度根据培育目的、立地条件和经营水平确定,经营水平高、立地条件好、培育用材林可适当密植,经营水平低、立地条件差、培育生态公益林可适当稀植。用材林初植密度最低1650 株/hm2;公益林初植密度最低为1110 株/hm2。

2.5 造林方法

容器苗造林:容器苗采用穴植植穴应略大于容器规格。栽植时,应将不容易降解的容器除下。裸根苗造林:塑料袋解开,取出苗木,散植沟内,行行培土,踩实,浇足水分,及时搭荫棚。栽植方式主要有穴植法、靠壁栽植法和窄缝栽植法,出土土痕处往下可深栽2~5cm,在山地阳坡、陡坡宜深,阴坡、缓坡宜浅。栽植时不要窝根,采用三埋二踩一提苗栽植方法。

2.6 混交林营造

乔木树种宜用块状或带状混交,灌木树种可以采取行间和株间混交。用材林油松株数不得低于60%。生态公益林和乔木混交油松株数不低于50%,油松和灌木混交油松株数不低于30%。

混交树种:油松混交的树种,针叶乔木主要有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等,阔叶乔木主要有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sea Mary)、蒙古栎(Quercus LY/T 2971-2018 6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槲栎(Quercus aliena Bl.)、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等栎类、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椴树(Tilia tuan Szyszyl.)、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等,小乔木或灌木树种主要有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Carrière)de Vos ex Henry)、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沙 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inn.)、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 var. cinerea Engl.)、荆条(Vitex negundovar.heterophylla)等。

3 抚育

3.1 松土除草

造林后,松土除草一般连续进行3 年。第1 年到第3 年,6 月至7 月2 次,9 月至10 月1 次;第4 年,6 月至7 月1 次,9 月至10 月1 次;第5 年,6 月至7 月1 次。在栽植后的第三年,可结合除草松土进行扩穴。用除草镐将原穴面(或带状)向四周或带状整地两侧分别拓展10cm 以上。苗木周围灌木和蔓藤严重影响苗木生长时进行折灌除蔓。

3.2 扶苗培土

对倒伏、生长歪斜、树根裸露的苗木进行扶苗培土并踏实。

3.3 补植

造林1 年后,年降雨量400mm 以上地区,成活率大于或等于41%,小于85%,年降雨量400mm 以下地区,成活率大于或等于41%,小于70%时应补植。

3.4 浇水

土壤严重干旱,影响苗木成活时,有条件的应及时浇水。

3.5 有害生物防控

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措施结合进行。鼠兔害采用投放鼠兔夹、安放苗木防啃套、涂抹防啃剂、人工捕捉等措施结合进行。松苗猝倒病:喷洒敌克松500~800 倍液,苏农6401 可湿性剂800~1000 倍液,每隔10d 喷洒,共2~3 次。松针锈病:8 月中下旬,喷洒波尔多液200~240 倍液,波美度0.6 的石硫合剂,粉锈宁700倍液,每半月1 次,共3 次。油松毛虫:喷洒安得利粉或灭幼脉;投放赤眼蜂等天敌,每公顷约60 万头;禁用带病虫的苗木补植;采用粘虫板等阻隔物或黑光灯等诱捕器诱杀。红脂大小蠹:成虫扬飞期,在树干基部喷洒绿色微雷等触杀类药剂;苦参碱熏蒸;投放大唼蜡甲等天敌,每公顷约50 万头;禁用带病虫的苗木补植;采用粘虫板等诱杀。

3.6 修枝

每隔3~5 年进行一次修枝抚育。修枝时要砍掉树冠最下层的1~2 轮濒于枯干或生长衰弱的枝条,树高2~4m 的,树冠保持树高的2/3;4~8m 的保持1/2;8m 以上的保持1/3 以上;修枝高度达到8m 应停止修枝。用修枝剪、锯或斧子沿树干平切,修枝切口应靠近主干,做到切口平滑,面积小,不偏不裂,不带皮,不留枝桩,切勿劈裂。

3.7 森林采伐

油松人工林的采伐类型包括主伐、抚育采伐、低效林改造采伐和更新采伐四种类型。用材林的主伐执行LY/T 1646—2005 的规定。抚育采伐需要通过采伐方式进行的抚育采伐,执行GB/T 15781 的规定。需要通过采伐方式进行的低效林改造,包括皆伐改造和综合改造方式。

猜你喜欢
修枝油松公益林
试析油松的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不同强度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修枝对亚美马褂木体胚无性系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油松栽培和管理技术
修枝抹芽对红椿幼林生长及干形的影响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盆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