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要点

2021-12-01 00:00冯展咏
花卉 2021年16期
关键词:幼林林区林木

冯展咏

(广东碧然美景观艺术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近几年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让林业的生产工作逐步走出了瓶颈期,并且提高了生产量,降低了不利局面的发生,让林业的储备量得到了提升,并且森林覆盖率有所好转。为了不断提高我国林业资源的储备量,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差异因素,进行林业产业的种植工作,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林产作物进行种植,让其得到快速发展的机遇。但是由于我国林业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对于我国林业产业的要求逐年上涨,如今我国林业产业的经营水平过于低下,并且整体质量相对较差,以上内容都是降低我国林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1]。

1 我国林业发展现状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与此同时林业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当中具有一定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如今的林业生产中很多资源的开发工作不具备科学依据,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为了提高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化发展,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提高造林技术,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此内容是林业生产工作的重点工作内容。在林业生产中需要造林和抚育技术的支持,确保林业生产工作的质量,针对林业生产工作中的不足以及不科学问题,需要及时作出纠正,确保林业生产工作符合现代造林工作的标准。

针对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推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我国林业产业,让其不断符合现代化建设的标准,并且健康稳定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完善林业产业的结构至关重要,产业结构是为产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支撑的关键要素,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也是解决发展障碍的一种途径。在林业生产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生产环节是造林抚育工作,林业资源也属于一种绿色可再生资源,但是在抚育的过程中不具备科学合理的要求,会直接影响造林抚育工作的生产周期,不能满足需求量,严重影响造林抚育工作的发展进度。在此基础之上需要不断落实其工作内容,满足合理生产工作内容,才能确保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林业产业还会受到各类技术的制约,不能满足林木的成活率,即使有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技术方面的空缺也是缓慢林业发展步伐的主要依据,所以相关林业工作人员需要在技术上进行提升,为林业发展奠定相关工作基础[2]。

2 林业生产中的造林技术要点

2.1 科学整地

我国一共有三大林区,它们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地区,分别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由于地区方面的不同各类别的差异较大,在种植的过程中植被种类的差别较大,因其各自区域的气候、土壤、环境问题对于植被的选择工作要符合实际种植地的条件,相关工作人员在种植的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地区优势进行后续种植工作。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林业生产工作中的造林技术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种植工作,在种植地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区域划分,并且对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进行分析,选择适合生长的植被进行种植,确保后期生产稳定性和长期性,逐步实现林区的高生产目的,确保此项工作的健康发展[3]。

2.2 良种壮苗技术

在进行整体的造林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不仅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还需要在选择品种上下足功夫,优良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林木的健康成长,品种的选择还需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控,针对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在一定基础之上尽量选择优良品种进行种植,优良品种的存活率满足实际种植标准,确保整体园林生产工作的稳定发展。在造林工作中林木的生长存活率直接影响我国林地的快速发展,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确保林木的整体的成活率,让其能够保证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行后续的生产工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选种工作时,要根据种植地的实际环境和土壤气候作为前提条件,选择适合当地各类条件和因素的品种,从根本提高林木的成活率,逐步完成造林工作,为我国农业奠定相关工作基础,同时不断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4]。

3 林业生产中的抚育技术要点

3.1 幼林抚育技术

在农业工作中林木的培养工作是农业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之上需要不断加强相关技术,让其能够满足现代对于农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作为农业发展中的有力支撑。在林木种植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林地的幼苗需要1~3 年的时间才可能抚育成为幼林,幼林生长的过程是漫长的,在此过程中林业工作人员还需不断对其进行照料,在幼苗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修剪工作,按时进行维护,提高整体幼苗存活概率,并且这也是提高幼林的成材率的重要工作内容。幼林的抚育工作不仅要重视土壤营养问题,还需注意幼林的种植密度,根据成长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其种植密度,降低不良枝干的生长概率,如有不良枝干,需要对其进行修剪,为幼林提供适合生长的空间,确保树干的生长趋势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幼林的抚育工作范围较广,除了养护方面问题还需做好后续的病虫害治理工作,病虫害是降低幼林存活率的主要问题,提高病虫害的防治力度,能够提高幼林的整体存活率,也能加快幼林的生长速度,逐步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3.2 中龄林抚育技术

造林抚育过程中,苗木会逐渐进入成熟期,种植人员需要针对于林区实施科学的抚育,同时需要去除非目标树木或者存在弱幼苗木,确保树木充足的营养和成长空间,为林区树木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种植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林木砍伐,通过合理的采伐提升林木的经济价值,确保林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幼林通过相关抚育后逐渐进入到中龄林木时期。树木进入中龄期后,需要针对成熟树木开展抚育间伐处理。通过对比目标树木和其他树木之间存在的矛盾,严格控制林区树木的密度。保障树木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在人工林和混交林种植过程中,砍伐树木上方的树木,需要及时伐除分枝比较多和经济价值不高的树木。在伐木过程中,需要保证林木存在于一定的距离。通过机械采伐方式,无法全面考虑到树木的数量和品质,需要在砍伐前明确砍伐植株的间距[5]。

4 提升造林和抚育效果的有效路径

4.1 加强林业生产造林抚育管理

在任何企业和种植单位而言,管理工作一直是提高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环节,造林抚育工作也不例外。提高造林抚育管理是提高林业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林业生产赖以生存的技术,更是我国农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现阶段的造林技术处于落后阶段,无法对其合理布局,降低整体科学发展的概率。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推动技术的改革和优化工作,不断对其进行创新,加大管理工作力度,确保造林抚育工作发挥出实质效益,让其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新起点新阶段。所以对于林业管理部门而言,加强管理工作需要结合现代林业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后续工作计划的制定,在此过程中还需对相关技术进行提升,确保管理指导方案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管理工作一直都是提升造林和抚育效果的主要途径,基于此需加大管理工作力度,确保管理质量[6]。

4.2 加强培训提升林业人员综合素质

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工作离不开林业人员自身的能力,所以相关工作还需对林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尤其是在业务水平方面,需要全面进行提升。在我国如今林业发展的背景之下,林业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此项目的要求,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技术,让其能够在岗位中发挥出价值。实际上生产的管理人员是产业的基础,自身的责任感是提升业务能力的标准,为了提高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造林抚育技术的实施,确保相关工作的进度,完善整体工作进程。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农业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林业生产工作,林业生产工作需要结合造林和抚育技术的支持才可顺利进行工作,确保林业生产的质量,让其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并且还需满足相关工作的需求,确保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让我国农业事业有健康稳定的发展方向,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经济,为其奠定相关基础。

猜你喜欢
幼林林区林木
学思践悟 | 隋洪波代表:作好“林区三问”新答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在森林培育中中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分析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快乐佳县人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昌宁林区有了首条水泥防火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