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牧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12-02 01:47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草畜牧草优质

(甘肃省永昌县畜牧兽医站 737200)

近几年,永昌县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品牌创建、健全体系等系列措施,有力推动了优质牧草、肉羊、奶绵羊为主的草食畜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一条草畜结合、产出高效、低碳循环、绿色发展的现代草畜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草产业已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之一。

1 发展现状

永昌县立足区位优势,聚焦资源要素,深度挖潜创新,坚持招商引资与鼓励本土企业发展并重,培育发展了杨柳青、元生农牧、三杰牧草等草产业龙头企业15 家,成立了永昌康田农牧、兴农牧田、金昌丰清源等专业牧草种植合作社34 家,带动120 余家种养殖合作社和1000 余户养殖大户扩大规模生产,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促进草畜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了“丝路花雨”“番禾”“元生”“润牧泽农”等草产业相关品牌,与蒙牛、伊利、现代等大型乳品企业建立稳定供货协议,优质牧草产品畅销省内外,广受市场赞誉。截至2019 年底,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22 万亩(其中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达19 万亩,优质燕麦草种植面积2 万亩,饲用玉米面积1 万亩),牧草年产量达到17.6 万t,产值达3.7亿元,草产品生产初具规模,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2 发展优势

2.1 自然条件适宜

永昌地处北纬38°“黄金带”,光热资源充沛,地势南高北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域内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干燥少雨,特别适宜牧草种植。

2.2 平均亩产全国第一

永昌县种植的高产优质苜蓿平均亩产可达0.8~1t,远高于国内大部分商品苜蓿种植地区。

2.3 草捆质量全国第一

经测定,永昌县商品苜蓿草粗蛋白含量在18%~20%之间,相对饲用价值在135%~180%之间,均达到国家一级草水平。且草捆加工水平高,适口性好,得到了国内各大奶牛养殖企业、动物园等单位的认可。

2.4 生产管理水平先进

牧草种子选用美国FGA 公司的WL 系列、加拿大的阿迪娜等世界优选品种,种植普遍采用种子丸化包衣、根瘤菌接种、地膜精量穴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高产集成技术,播种、收割、捡拾、翻晒、打捆等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所有苜蓿都在孕蕾期和初花期进行收割,每年可收割2~4 茬等,已形成成熟的收储运体系和生产技术模式。

3 对策建议

永昌县牧草产业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突出表现为牧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品品质等次不一,缺乏精深加工,草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创新力度不足,缺乏草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牧草生产经营主体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缺乏紧密的利益联合体或草产业协会等问题。要切实解决以上问题,进一步推动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着力从以下4 个方面继续努力。

3.1 强化团队合作

积极鼓励牧草生产加工企业、经营主体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组建草产业协会和专业化联合服务团队,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合体,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3.2 强化技术服务

依托各级农牧业服务机构加强技术培训,推进草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建立全方位服务机制,为企业、合作社、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增强气象灾害预判能力,缩短收草周期,提高收草效率,减少优质牧草损失,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草产品的质量。

3.3 强化交流合作

积极与甘肃省农科院、甘农大、兰大等院校、院所签订院地合作协议,从政府层面加强与省级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支持一流草业科研人才参与永昌县草产业优良草种引进培育、牧草丰产栽培、草产品加工贮藏、精深加工产品工艺研发等,进一步提高牧草生产企业经济效益,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草产品附加值。

3.4 强化金融扶持

结合当前草产业发展的新形式,继续出台支持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来企业落户永昌,发展草产业。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投入机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全力调动企业、合作社、种植农户投资牧草产业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牧草基础设施,建设草产品集中交易中心或市场。同时,协调金融保险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扩大信贷规模,开展牧草保险。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合作社联合发展,不断把永昌县草产业做大做强,实现草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草畜牧草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推动草畜产业化发展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优质草畜品种选育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对草畜平衡管理模式的思考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优质父母”不能靠培训速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