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健康养殖的关键环节及其控制要点

2021-12-02 08:02王岳峰蒋小玲邓小聪
湖南畜牧兽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蛋鸡鸡舍防疫

王岳峰,蒋小玲,邓小聪

(湖南省衡阳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衡阳421000)

我国的蛋鸡产业起源于上个世纪末,随着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蛋禽类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为了实现绿色健康生产,我国提出了“健康养殖”的特色理念,目的在控制养殖生产的基础上,引导从业人员采用环保健康的生产技术,生产出高产量、绿色优质的肉、蛋、奶,同时也带动了畜牧产业的经济发展。在该理念的带动下,我国大多城市都积极投资,建设国营机械化蛋鸡养殖场,后期因生产经济模式的变化,逐渐发展出现集体、个人、公司等多种形式,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蛋鸡产业的发展,彻底解决了我国以往“吃鸡蛋难”的问题。21世纪以来,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下也积极提倡新时期养殖管理,科学蛋鸡养殖。

1 蛋鸡科学养殖的价值和目标

科学蛋鸡养殖符合我国“健康养殖”的生产理念,该技术是在控制养殖过程的基础上,要求养殖人员注重环保、生态养殖、结合遗传潜能和养殖特点做好养殖管理,最终促进畜牧产业的稳定发展。

蛋鸡健康养殖技术通过改善鸡舍环境、科学调配饲料、做好防疫管理、注重生产监督等,实现健康、环保、生态的养殖目标;与此同时,在科学的无公害饲养和生产环境下,蛋鸡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水平都得到提升,发病率都得以下降,全面地提升了蛋鸡的产量和品质。

从现有的城市蛋禽需求来看,要想促进蛋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蛋鸡健康养殖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需求:(1)保证蛋鸡的健康,在生产中要为蛋鸡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让其发挥优良的遗传性能,进而生产出更多优质的鸡蛋;(2)保证产品的质量,蛋鸡生产的鸡蛋应当安全、无污染、健康、有营养;(3)蛋鸡生产过程中不能够对环境造成破坏,要满足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需求,不能为了养殖产业而损害生态环境[1]。对此,养殖人员要加强生产管理,做好蛋鸡饲养管理和疾病防疫管理,不断降低蛋鸡的饲养成本,合理改革养殖经验,并向绿色养殖产业转变,生产出更多绿色健康的鸡蛋,让整个产业走向规模化和标准化。

2 蛋鸡养殖的关键环节和控制要点

因为现代蛋鸡养殖的内容环节较多,在多学科交叉的环境下,蛋鸡养殖呈现出不可逆的特点,高品质的鸡蛋既要兼顾健康、无异味、安全、新鲜需求,还要避免污染自然环境;此外按照生产需求,可以将蛋鸡养殖的关键环节缩为选种、用料、鸡舍、防疫、生产管理等几个方面[2-3],现将其分析如下。

2.1 做好选种

蛋鸡选种的工作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品种选育、品种选择。从现代化商品产业的角度来讲,选种的工作内容较多,工作人员要关注选用的品种性能和个体,保证蛋鸡种群发育一致、蛋鸡指数不要有太大差异,尽量不要携带传染病源;结合市场的需求,蛋鸡的选种也要考虑鸡蛋的大小、蛋壳的颜色以及鸡蛋的风味。

因为品种有差异,所以饲养目的也有不同。目前,蛋鸡的生产指标有体重、蛋产量以及生活力、饲料转化率等。除了特殊情况外,相关单位要针对蛋鸡的体重和蛋产量进行分析,尽可能选择产蛋量高、转化率高以及生活能力强的蛋鸡品种。蛋鸡的开产日龄和鸡体重有关联,工作人员要结合饲养、防疫等方式做好育种工作,要尽量避免鸡白痢、禽白血病遗传[4]。

2.2 做好鸡饲料管理

饲料是蛋鸡的直接营养来源,是影响蛋鸡体重、生产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蛋鸡的生产质量,养殖人员要科学选择、调配饲料,满足健康、营养、安全的需求,结合保障蛋鸡的生产目标入手,保证饲料的质量。如科学控制有毒害的成分,预防超过国家生产养殖标准;饲料的内部营养元素应当均衡、充足,满足生产的客观需求;鸡饲料也要保证无致病因子,满足蛋鸡的免疫营养需求。

在生产中,相关单位要剔除饲料中的毒害物质,科学分析和控制蛋鸡免疫营养的需求,并通过饲料卫生标准来做好科学配比工作,保证所有的生产都符合实际的管理需求,如对环境保护的需求。

目前,我国针对饲料卫生提出了五大类、二十四项的具体指标,分别为无机污染物、真菌毒素、有机氯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等。

针对蛋鸡的生产特点,结合饲料的功能,可以从两方面来增加免疫作用,第一是添加有饲料添加剂,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等;第二是结合免疫机能进行综合评价,科学调整现有的营养元素,重新构建营养体系。

具体操作的时候,养殖人员在加工饲料前期先测定其中的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和非营养成分,了解蛋鸡的基本营养需求,检测蛋鸡的体征,进而生产出符合实际需求的饲料。这种先测试后使用的方法满足了生态环境的客观调节需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运用效果十分明显[5]。

2.3 加强鸡舍环境管理

鸡舍是蛋鸡生产养殖和活动的环境,其中的内容包括了生产厂址、鸡舍管理和粪污处理等;工作人员可结合周边的环境条件进行控制和选择,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养殖管理需求,改善鸡舍环境。

从生产特点来看,我国的蛋鸡养殖大多经历了家庭副业经营、专业经营和企业经营的模式演变过程。目前,我国的蛋鸡生产主要以专业化企业经营为主,表现为联合专业户经营和专业企业经营两种方式。

从场址选择来看,当前蛋鸡的养殖大多集中在城市的周边,其目的是就近满足城市大量的鸡蛋需求,但这种养殖方式会污染城市的环境,无法满足城市的综合建设和环保需求。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物流运输产业发展迅速,而远离城市的农区养殖模式也凸显优势,其养殖效果也十分显著。

在选用养殖场地时候,相关单位要考虑环境情况,科学分析饲养单位的数量,积极分析单位面积内农田可承载的畜禽数量。由于建设规模和地区不同,鸡舍的类型存在较大差异,鸡舍的内部环境多是依靠人为控制,因此建设鸡舍的材料和结构注重保温隔热;粪污处理是鸡舍管理的重点内容,目前无害化处理鸡粪的措施较多且成熟,这可能与养殖人员的观念和场地设计有关。一般而言,在实际的养殖环境中都是将鸡粪作有机肥处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过去,鸡舍设计多关注鸡舍的结构、通风保温等,没有重视鸡粪的处理,考虑到对环境以及防疫结果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养殖企业对鸡粪处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统一综合处理。

2.4 防疫工作

蛋鸡的防疫工作要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入手,通过加强防疫管理,提高蛋鸡的生存质量,让其生产出绿色高产的鸡蛋。目前蛋鸡的常见疾病包括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营养代谢疾病和应急综合征等几大类。

疫苗防疫是病毒性疾病的主要防控措施,一只蛋鸡从出生到第一个产蛋周期都需要接受多次疫苗注射,且注射后一些鸡种可存在应激反应,导致蛋鸡减产,因此防疫工作的难度大,需引起重视。细菌性疾病防疫和治疗都主要依靠抗生素,但是抗生素滥用、残留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寄生虫和蛋鸡饲养方式密切相关,可通过改善鸡舍环境,如定期清理鸡粪、保证室内通风、优化饲料等,降低寄生虫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也是蛋鸡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大多蛋鸡缺乏营养可导致骨质疏松、脂肪肝出血、营养不良等问题。这些问题受到了蛋鸡遗传、养殖环境、营养元素等影响,相关单位应当明确防疫手段,做好有效防疫工作,保证蛋鸡的营养质量[6]。蛋鸡的应激反应发生或可与环境、遗传因素有关,目前尚未明确“应激源物质”。部分生物学家认为蛋鸡的饲养密度和活动空间可导致蛋鸡的生物应激反应,出现羽毛不全、骨质疏松等问题。

2.5 生产管理

蛋鸡的饲养管理、经营管理是蛋鸡生产经济建设的关键。为了保证蛋鸡企业的生产效果,相关单位要从生产的全部环节入手,做好统筹兼顾、积极处理饲料、防疫、鸡舍、选种四项工作,并做好技术、生产环节的交接[7]。首先,对蛋鸡生产建立生产档案,记录养殖中体征表现(产蛋量、体重、毛色、产蛋日龄等)、养殖人员的干预措施和效果(饲养管理规程、生产记录、免疫记录、疫病抗体检测记录、疾病治疗记录、病死鸡处理记录、重大突发疫情预案、养殖管理追溯程序、污染物监测记录、鸡粪处理记录、场区消毒记录、灭蚊、灭蝇、灭鼠记录等);其次,做好及时纠偏,了解生产中的风险和问题,借鉴国内外的养殖处理经验,在实践中工作中不断完善养殖工作,降低养殖风险。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生产中,蛋鸡养殖是一个不可逆的生产过程,把这一复杂的过程分为五个关键环节,可以用“种、料、舍、医、管”五个字来简单概括,目的是帮助养殖者更容易对养殖过程统筹兼顾、规范化管理和精准实施过程控制,从而实现蛋鸡健康养殖,促进养殖投入节约化、养殖过程环保化和鸡蛋产品优质化。 □

猜你喜欢
蛋鸡鸡舍防疫
夏季鸡舍通风管理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喂鸡
防疫、复工当“三员”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