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战“疫”中高职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积极变化及原因探究
——以某高职院校为例

2021-12-02 07:34秦娟华陈蕊花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肺炎防控新冠

秦娟华 陈蕊花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北京 100042)

0 引言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开始,以迅猛之势肆虐整个中华大地,打乱了全国的生产、生活节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为密切跟踪高职学生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思想动态,总结在特殊时期做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经验,探索新时代做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笔者采用微信访谈等方式,对某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深入调研。结果显示,该校学生思想状况在经历疫情防控战役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疫情防控期间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实践,也为高职院校的下一步工作提供了诸多启示。

1 新冠肺炎战“疫”中学生思想状况的积极变化

新冠肺炎的突然来袭,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大考。在这场大考面前,大学生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上交答卷。虽然曾经害怕过、彷徨过,但是最终经受住了考验。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高职大学生的“三观”得到了升华,其思想状况也发生了积极变化。

1.1 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自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树立全国一盘棋意识,举国上下共同抗疫,有效遏制了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目前,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许多国家慢慢意识到中国做法和中国经验的可贵,并进行参考借鉴。高职大学生作为这场群防群控、抗击新冠肺炎的人民战争的生力军,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以及人民至上的理念,进一步增强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拥护,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与道路自信。

1.2 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此次世界范围内的疫情阻击战,中国的做法堪称教科书级别,成为别国效仿的范本。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爆发、扩散蔓延时,中国政府积极作为,在全力打赢本国疫情阻击战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将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结果与经验分享给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帮助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澳大利亚新兴病毒专家Mackay教授称,中国人快速识别测序病毒并将该信息发布给WHO的行为“已做对了一切”。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称,中国科学家研究和共享病毒信息的进步举世瞩目;由于中国政府的快速反应,使得人们对于新冠病毒有了至关重要的新认识,为全球下一步的防疫对策奠定了基础[1]。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曾表示,若他感染新冠肺炎,希望在中国治疗。当看到在这次疫情中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当看到面对这次全球性的灾难时中国的所作所为,当看到一篇篇报道,一次次采访以及许多知名人士对中国的肯定和赞许,作为炎黄子孙,学子们都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此次抗疫战争,高职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显著。

1.3 进一步增强了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主动参加小区志愿服务,为居家隔离人员送生活必需品,为武汉捐款捐物,积极协助学校构建网络工作群,协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做好各项班级工作,为抗击新冠肺炎做出了积极贡献。有些学生虽然没做什么,但他们却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自觉做到不离家、不返校,做阻断病毒传播途径的践行者。通过这次抗击肺炎疫情,高职大学生做到了“党有号召、我有行动”,将报国行融入疫情防控的具体实践,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参与社会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大学生应担负的社会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实的行动。

1.4 进一步理解了集体主义的内涵与本质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部分高职学生对集体主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领会并不是非常深刻。经历新冠肺炎的考验,他们更加明白了个人与集体的辩证统一关系。他们义愤填膺于病患虚假填报身体状况;愤愤不平于那位不隔离、不戴口罩、不配合防控工作的澳籍华裔女士;欢欣鼓舞于我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密切关注于确诊病例的数字变化。学生们深刻认识到,集体的安全和个人的安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20年春季学期,各类学校基本处于停课状态,虽然彼此都不能见面,但是学生们在网络上构建了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温暖集体:上网课准时到课,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某个学生有疑问,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帮其解答等等,不胜枚举。抗击疫情,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疫情期间一个积极变化就是学生们进一步理解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进一步领悟并践行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

1.5 进一步增强了组织纪律观念

经过此次战“疫”,大学生对组织纪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学生们的朋友圈中就能够看出,他们不仅自己遵守纪律,服从安排,还在呼吁身边的亲朋好友理应如此。访谈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西北农林科技学院2名学生擅自提前返校,而且返校后又未及时向学院报告”是否妥当时,学生们100%表示不妥,并给出了各自的详细理由。寒假过后,在学校通知以网络授课形式准时开学的时候,起初有少部分学生想不通、不愿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学校和教师对他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越来越配合了,每天提前登录学习通APP,生怕由于同一时间登录人员太多造成网络堵塞。对于作业的完成非常积极,课堂纪律良好。学生们纷纷表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理解做一个严于律己、遵守纪律的大学生对国家和对他人的重要性。

1.6 进一步增强了感恩意识

在以往的调研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漠视国家和社会的关爱之恩,轻视学校的培养和关爱,忽视父母的辛勤付出和关心[2]。疫情期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给大学生们上了一堂深刻的感恩教育课。以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和73岁的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最美逆行者”义无反顾奔赴“前线”,他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还有许许多多舍小家为大家的普通民众,他们虽然普通平凡,却毅然加入“逆行者”的行列,在病毒前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学校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进度,想方设法;父母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身体健康,绞尽脑汁等。这一幕幕,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这期间,学生们对经常挂在嘴边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感恩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我们也看到,经历新冠肺炎的考验,高职大学生锻炼了应对危机的良好心态和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宝贵品格[3]17,他们更加感恩生活、珍爱生命。

2 学生思想状况发生积极变化的原因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状况之所以发生上述可喜变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早在1987年就专门发文,明确要求高校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2004年的16号文件再次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就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要求[4];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再部署。各级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及时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取得了实效。积年累月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党和政府在疫情防控战役中的优异表现,为推动大学生思想状况发生积极变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2.2 高职院校的常抓不懈构建了有效途径

首先,高校坚定不移地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种子并生根发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其次,学校不断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突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结合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学校举办一系列活动,比如通过讲座、演讲、红歌比赛、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这种参与互动、寓教于乐的方式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2.3 全员育人的环境和氛围形成了有效催化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氛围,比如3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取得了强烈的反响。学校各级领导、各科教师、心理学专家和校医院工作者等,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科学正确认识和对待新冠肺炎,消除恐慌心理,养成良好的心态;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团委、学生会、社团组织等都从各自的角度发挥积极作用;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式,诸如钉钉、腾讯会议、Zoom、学习通等一一派上了用场,形成了学生、教师、学校三方的真情互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形成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共同“把脉”学生所困、所惑、所思、所想、所需,有效地推动了大学生思想的纯化和升华。

2.4 舆论的正向引导提供了有力杠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和政府应势而动,整合新闻媒介,构建立体舆论网络,把握舆论的导向,使主流声音鲜明、有力[3]19。社会主流媒体发表一系列文章和讲话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了正向宣传大气候。电视台、广播电台、主流报刊、网站等,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人民至上情怀;大力宣传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的领导、应对、组织动员和贯彻执行能力;大力宣传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科研、志愿服务、后勤保障等各条战线不畏艰险、赴汤蹈火、敢于担当、英勇奋战的先进典型[5];大力宣传社会各界普通民众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新冠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很多就是身边人、身边事,对大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力地激发了学生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2.5 强大便捷的自媒体平台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超越了时空的限制[6]。疫情防控期间,虽然学生们足不出户,但是并没有妨碍他们接收各种信息。大学生们通过微信、微博、抖音、QQ以及各种新媒体渠道获悉最新信息,同时也可以将自己所思所感通过这些平台传播出去。通过平台了解到的先进人物故事、典型事迹甚至正能量“网红”的高尚行为,深深地触动着学生们的心弦,对大学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大学生感受到他们身上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产生强烈的共鸣感与认同感的同时,还会促使自己主动学习和效仿他们的言行。俗话说:道理不如故事,天边不如身边。自媒体时代给学生带来的获取信息的便利,对学生思想状况发生的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某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发生的积极变化和原因分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一是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与素材,持之以恒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要坚持“因时因事而化”的原则,突发事件往往会对大学生带来巨大冲击,思想状况迅速发生变化,高职院校与教师要善于抓住这样的契机,顺势而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要找准内容和教育路径,与学生同频共振,切实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样才能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外化于行,切实提升实效性。四是要高度重视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心理困惑,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豁达的心态,用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生命中遇到的各种挫折。

猜你喜欢
肺炎防控新冠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新冠疫苗怎么打?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来势汹汹的肺炎
维生素D或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新冠病毒的自白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