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定位及实现策略*

2021-12-02 09:34孙丽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教书育人 2021年27期
关键词:大学发展教师

孙丽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大学的基本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然而,在大学创立之初,教学是大学唯一的职能,科研并不被当作大学应该做的事情。直到1810 年,德国教育学家洪堡以及当时的柏林大学开始将科研作为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认为教师和学生一样有追求知识的权利,高校应该是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地方。此后,科研才和教学一样被认为是现代大学的两大基本职能之一。

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后,模仿苏联的做法,我国设立了科研机构专门从事科研工作,高校则长期只局限于教学,并未将科研作为其重要职能。直到1977 年,邓小平提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同年8 月,他又指出:“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一点一定要定下来。”[1]邓小平的指示明确了我国重点高校既是教育中心也是科研中心,从而为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努力把高等学校办成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取得了很大成绩。

然而,在高校不断重视和强调科研的同时,近年来又出现了矫枉过正的问题,即有些高校过于重视科研而忽视了教学,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其大多不是邓小平所讲的“重点大学”,其所承载的科研任务也并不像重点大学那样重,那么他们应该如何在高等教育大发展、高等院校林立的大背景下,准确定位自身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开拓自身的发展空间呢?本研究力图回答以上问题,以促进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

二、地方本科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定位

(一)教学与科研应该相结合

地方本科高校应该首先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既重视教学,又发展科研,实现二者的统一发展。一所大学如果没有科研,就会沦为中小学;而没有了教学,就与研究机构无异,这都会使地方本科高校失去其作为大学在功能上的完整性。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实际上是由高等教育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基础教育注重知识的传输,而高等教育更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的这种创新本质决定了其所培养的学生也应该是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而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创造性活动,只有将科研引入教学,大学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因此,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其要坚持科研,发展科研,而不能将科研与教学割裂开来。

当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及管理、研究人员也是秉持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理念,既重视教学,也发展科研,认为教师在某个时期对教学或科研可能会有所偏重,但不会将另一方完全弃之不顾。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也有部分教师,或者高校管理者、教育研究者,片面地认为教学为高校育人之本,科研无多大意义,或者反过来认为科研乃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教学则相对次要,因此只重视教学与科研中的某一方而对另一方有所忽视。由此,有些高校便发展出专门的“教学型教授”或“科研型教授”,前者可以只授课不做科研,而后者则可以只做科研不讲授课程。笔者认为以上将教学和科研相分离的观点和做法是不正确、不合理的。“不教课的不是教师,不做科研的则不是好教师”,甚至对一些专业教师而言,不做科研可能连晋职称的基本资格都没有,进而也不可能成为教授。优秀的高校教师应该既重视教学,也重视科研,将教学和科研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发展。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质上是“源”与“流”的关系,科学研究是“源”,教学是“流”,科学研究主要是创造知识,而教学则主要是传播知识。一般而言,教师的科研成果越多,教学内容就越丰富。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因与知识前沿的难题搏斗兴致勃勃来到课堂的教师,能够为学生带来第二手材料绝不可能给予的某种东西。”[2]美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实践家欧内斯特·博耶在1990 年时也曾呼吁学术界超越“要教学还是要科研”的无谓之争,转而寻求二者的有效融合。因此,教学与科研,无论从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都应该相结合而不是相分离。[3]

(二)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科研服务于教学

地方本科高校既要重视教学,也要发展科研,但是教学与科研谁为主谁为辅,谁为谁服务呢?对此问题,2014 年“驻马店共识”做出了明确指示,认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应用型技术大学”,地方本科高校应以应用性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学校办学目标。这就使地方本科高校的目标定位既区别于以学术性、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的研究型大学,也不同于以职业培训和技术训练为主的职业技术学校,而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学术培养教育的“中间地带”,地方本科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较强的岗位技能,又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是“工匠”与“学者”的结合。[4]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学活动应介于技术训练与思考探究之间。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看,地方本科高校应该践行“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科研服务于教学”的教学科研关系,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辅助,科研更多地为教学服务,教学、科研的结合点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应该是现阶段地方本科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合理定位。

三、地方本科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现策略

当然,以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就会实现的,而是要求地方本科高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出一系列改变,才能顺利实现二者的统一关系。但现实的情况是,当前并没有很多大学尝试实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应然关系。如JM 咨询有限公司在给英格兰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的报告中就曾指出:“高等教育的核心是教学与研究,而且普遍的假设是科研对教学有利,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高校具有具体的政策去监控或者发展并最大化二者之间积极的协同关系。”[5]

因此,对于如何实现地方本科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关系,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提升教育工作者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责任意识

首先,地方本科高校及教师应该树立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理念,提升二者相结合的意识和使命。教学是高校及教师的基本任务,是科研的基础和出发点,高校不应该脱离教学去发展科研;另一方面,科研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有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对于高校自身的发展也非常重要,高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完全放弃科研。总之,教学与科研是高校及其教师发展的两翼,脱离了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他们在未来的发展面临更多挑战。

当然,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让教师同时进行教学与科研,并不意味着教学与科研在任何时期都不存在分离的现象。教师可以在一个学期主要从事教学,另一个学期主要进行科研。博耶也曾经提出一种“创造性契约”,根据这种契约,每个教师都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转移自己的工作重点,即教师可以决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主要从事科研,少做一点教学,或者主要从事教学,少做一些科研。这样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对高校及教师兼顾教学及科研,促进自身及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二)发展教学学术,开展研究性教学

1990 年,博耶首次提出“教学学术”概念。1995 年,卡内基教学学术研究院将“教授学术”发展为“教与学学术”,并形成了“教学学术”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学是一门学术性事业,需要教师广泛涉猎并在智力上不断深化;教学是一个能动的过程,需要建立起学生学习与教师理解之间的桥梁;好的教学意味着教师既是学者又是学生,不仅传授知识,还改造和扩展知识。教学学术理论的提出把大学教学从传统的知识传递活动转变为一个复杂的、宽广的学术领域,使得大学教学活动具有了学术性。[6]

发展教学学术要求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的思想萌芽为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学,其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引入课堂,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者应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像“学者”一样,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研究型教学使大学教学具有了研究的性质,是大学教学走向教学学术,实现“科研服务教学”的重要方式。地方本科高校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教师从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向研究型教学,实现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统一。

(三)以教学为基础开展科研,让科研为教学服务

以教学为基础开展科研是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具体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展开的研究,是一种与学术研究相平等的研究形态,同时也有助于直接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研究是典型意义上的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体。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把教学过程、课程建设等作为研究对象,多思考、多调查,在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使科研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第二,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可以以课堂讲授或专题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使教师的科研成果不仅为自己所用,也将所创造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实现科研对教学的反哺。

第三,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学术研究中来。教师在开展学术研究时,可以吸纳一部分学生参与,让学生亲自领略科学研究和知识发现的魅力,提升学生对科研的认识和兴趣,体味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从而更加地尊重知识,不断地追求知识。

(四)建构融合式的教师发展模式

建构融合式的教师发展模式也是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教师发展采取的是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的模式,主要通过教学比赛或者教学观摩等方式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技巧,主要通过研讨会、学历进修等方式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技巧,而很少将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培养和提高。这种分离培养的模式对于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不利的,对于高校及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也是不利的。对此,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为了研究和科学指导在读博士生准备未来的教学,美国成立了“科研、教学与学习整合中心”,这是一个由威斯康星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等数所大学参与的合作研究中心,重点从事博士生的教学职业培训,参与项目的学生学会了如何开展教学活动,使他们具备了很好地结合教学与科研的能力与习惯,对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7]

(五)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大学教师评价关系到教师聘任、晋升、考核和薪酬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着大学教师的观念与行动。因此,将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情况作为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重要内容,将有助于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但是目前的高校教师评价中,几乎没有大学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结合情况给予关注,而是分别单独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成果。因此,要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地方本科高校还要改革目前教师的评价制度,把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情况作为一个评价指标。在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时,教师要呈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如何融入了科研因素,在评价教师的科研工作时,教师也要呈现自己的科研如何融入教学中,对人才培养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此外,地方本科高校还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措施,对教学与科研结合较好的教师进行宣传和奖励。同时,还可以请这些教师把相关的经验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促进所有教师自觉地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总之,地方本科高校要想有更好的发展,要在未来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强化教学与科研的联系,使教学具有学术性,同时也使科研具有教育价值。而提升教学与科研的链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无论对于地方本科高校管理者还是教师,都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课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究并付诸实践,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大学发展教师
“留白”是个大学问
最美教师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
大山里的教师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