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怒江流域傈僳族原生态舞蹈“哇其”“迁哦”

2021-12-02 11:49赵湘怡
艺术品鉴 2021年14期
关键词:傈僳族民间舞蹈劳动

赵湘怡

傈僳族人口大约只有七十多万,属于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又因其聚居在我国云南省怒江大峡谷,更加鲜为人知。傈僳族族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是能唱、能弹、能跳的,每逢阔时节或举行婚礼、修建房屋、收获时节及远方亲人团圆的时候都要尽情地歌唱和跳舞,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及生活中创造了大量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民歌调子和民间舞蹈,是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的瑰宝。

少数民族舞蹈因其生活的地域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舞蹈形式及特色。怒江流域的傈僳族人民世代生活在大山里,在自身的发展中同时也吸收了一些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自身民族的文化因此而更加繁荣,民间传统舞蹈“哇其”“迁哦”更是反映了傈僳族人民丰富积极热情的生活,“哇其”“迁哦”为傈僳语,“哇其”即跳舞,“迁哦”是用脚掌轻轻擦地的类型的意思。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少数民族艺术受到很大的冲击,傈僳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部分族人已经搬出大山,傈僳族文化也逐渐与现代文化接轨,其民间文化传承也因此受到影响,目前,傈僳族舞蹈真正也只有部分老一辈的人会跳,“哇其”“迁哦”也面临只能依靠口传身授来传承的局限性。我有幸认识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省级民间艺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贵智老师,参与他们民间舞蹈的学习,通过本文来简单解析傈僳族民间舞蹈“哇其”“迁哦”。

一、“哇其”“迁哦”舞蹈的溯源

民间艺术来源于民间生活,傈僳族舞蹈当然也与傈僳族人民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当地人都认为“哇其”“迁哦”发源地是怒江州福贡县,大约是在17 世纪,但具体的文字资料无从考证。

在华夏五千年历史中,农耕文化是其中灿烂的一页。过去,傈僳族人民一直生活在怒江流域的大山里,靠山吃饭,过着原始农耕的生活、采集、狩猎、养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在劳动之余,他们便放下手中的劳动工具,坐在一起喝酒聊天,为了休息娱乐便提取一些劳动时的动作配上简单的节奏,大家在一起跳,“哇其”中的很多动作便是提取自劳动的过程,如《生产舞》 《摘野菜》等便是表现其劳动生产及上山摘野菜的过程。逐渐,人们发现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下一代进行劳动技能的教授,因此,“哇其”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除此以外,由于其生活在大山中与野生动物相伴,还有一些模仿动物生活习性的舞蹈,增添风趣,如《猴子抓痒》 《乌鸦喝水》等。

“迁哦”属于自娱性舞蹈,最初主要为逢年过节的时候祈福辟邪而跳,后来也有在结婚办喜事时跳。傈僳族不是怒江流域土生土长的民族,在其舞蹈的起源发展中也融合了很多其他民族的文化,“迁哦”的起源与傈僳族万物有灵的自然信仰密不可分。

无论哪种起源的说法正确,通过这些故事都反映出傈僳族早期的生活特点。如今,歌舞已经成为傈僳族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哇其”“迁哦”的艺术形态

(一)舞蹈文化形式要素

1.舞蹈动作

“哇其”“迁哦”的舞蹈动作没有经过艺术加工、保留了原生态的风味。“哇其”的舞蹈内容主要为生产、狩猎、模仿动物,因此动作也大多提炼自劳动生产、狩猎的过程以及野生动物生活习性,采用模拟和象征的手法,多为外在的直观表现,舞蹈中,对称动作较多,节奏鲜明快捷、跺抬有力;以脚步动作为主,有踏跺步、单跳刨吸步、踏踢颠刨步、双跳刨吸步、跺踏吸步等;手部动作主要由拉手、扬手、甩手等动作组成。手上动作跟舞蹈主题相关,如《生产舞》,则手上动作多为模仿耕地、播种、收割的动作,分别有四个段落,第一段为砍伐开荒,第二段为播种,第三段为锄草,第四段为收割、背着背篓回家。《猴子抓痒》,手上动作多为模仿猴子抓虱子,与同伴嬉戏的动作。

“迁哦”则仅有脚下动作,幅度较小,舞步轻盈、腰部和胯部伴随脚步左右扭动,表现出同手同脚的顺边美,由一名男领舞带头,动作由易到难,从“一步”到“两步”再到“三步”,具有对称性和重复性。

体态:站立的时候一般为自然站立。大山孕育了傈僳族,因此其生活中的自然体态中就有自信、团结等特征,并折射出傈僳族人民大气、豁达的民族性格。在舞蹈的行进过程中,膝盖微屈、双膝微颤,上半身伴随脚下动作微微前俯或后仰,如前后靠步、脚步向后,上半身自然前俯、脚步向前、上半身自然微微后仰。

动律:无论是上半身的摆动还是脚下的步伐,都表现出重拍向下的运动规律,节奏鲜明,强弱拍明显,舞者的节奏全部体现在脚下。在舞蹈通过重拍向下的动律可以看出,在艰苦的环境下,人们为了生存而用尽全力去干活劳动,表现出傈僳族人民坚韧、进取的性格。

2.队形(运动路线)

“哇其”队形主要以圆圈为主,人数不限。圆圈队形转圈主要是顺时针方向,偶尔会有圆圈变横队,但都是男女各一边,合成一横排的时候男女也是左右两边分开站。而“迁哦”则主要为纵队和横队,男女人数对等,各站一纵队,分别有一位领舞者,男进女退、女进男退。

“哇其”和“迁哦”最初都是在屋内进行,以火塘为界,一边是人们饮酒、谈天、对歌的地方,另一边则是跳“迁哦”的场地。为了不影响屋内谈天的人们,脚下动作较轻盈,受场地所限,脚下动作幅度也较小。而“哇其”则是所有人一起,围着火塘跳。因此,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哇其”和“迁哦”两种舞蹈的不同风格,“哇其”为表现劳动生产及原始生活的舞蹈,风格较为粗犷、热情,有明显的山地舞蹈特点;而“迁哦”表现则保留了轻盈恬静之感。

(二)音乐

“哇其”是无旋律伴奏的,节奏均在舞者的脚下,以踏地跺脚为准,一代一代都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因此,久而久之,节奏也就把握在舞者心中了。在舞蹈一开始,所有舞者会做一个统一的动作,并一起数1、2、3、4,以此来确定节奏,保证动作的整齐度。“哇其”的舞蹈结构为分段式,每一段表现不同的主题,而每一段之间也以一个统一的向中间聚拢的动作表示过渡。

“迁哦”是以傈僳族民间传统弹拨乐器“起奔”和吹奏乐器“滴里吐”或口弦来伴奏的,“起奔”形似琵琶,发声原理也与琵琶相似。一般是男弹“起奔”、女吹“滴里吐”或口弦,脚下跟随旋律起舞。“迁哦”的音乐短句有很多种,曲调短小明快、自然朴实、节奏较为简单,大多为二拍子或二拍三拍的混合拍子,旋律多采取重复及变奏引申发展,使舞曲更加丰富。

(三)服装

总体而言,怒江流域傈僳族人民跳“哇其”“迁哦”的服饰特点如下:

男舞者:上身里面着对排相扣的麻布上衣,外着对襟开口的长衫,下穿一条大档麻布裤子,衣服颜色以黑白为主,最初头上用青蓝色布包头,随着时代的发展,服饰也有了新的改变。现如今,男子头戴白色圆筒帽,帽的边缘用一圈白色海贝装饰。

女舞者:傈僳族按其分布地域及服饰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怒江流域以黑傈僳为主。女子穿着颜色按年龄来分,15岁以下穿白色,15-30 岁之间的女子穿红色,30-60 岁之间穿蓝色,60 岁以上穿黑色。女子服饰较为复杂,上身主要着短衫,年轻姑娘下穿长裙,裙摆多褶;年长者则下身穿裤子,腰间围一条围裙。包头主要为梭形帽,背后缀下若干花带。束腰以白色海贝装饰。

三、“哇其”“迁哦”的文化特征

傈僳族人民生活在滇西中缅边界的怒江大峡谷中,山高谷深,被誉为“世界第三大峡谷”,雄伟的高黎贡山和险峻碧罗雪山如天然屏障使峡谷内形成相对封闭的自然生态环境。民间传统舞蹈“哇其”“迁哦”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明显的原始社会舞蹈特征,长期的山地劳动形成了以脚下舞步为主的舞蹈特征,人类的各项活动都与生存息息相关,原始舞蹈往往承载了多种社会功能,如祈福、节日庆典、传授生产劳动技能等舞蹈内容和动作也与舞蹈功能紧密配合。

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其有了一个相对平静的生存环境,也给了民间文化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空间。生产力水平落后,也使得民间舞蹈只能靠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承,主要有祖传、师传等三种,可考的文字资料也极少。

“哇其”和“迁哦”两种傈僳族民间舞蹈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其民间舞蹈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渐得发生变化,“哇其”原有的传授劳动技能的功能已逐渐消失;跳“迁哦”来祈福辟邪也日益少见。如今,两种舞蹈已成为傈僳族人民自娱自乐、欣赏愉悦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

四、结语

傈僳族民间舞蹈“哇其”“迁哦”是傈僳族人民在一代代的生产劳动中留下的宝贵财富,其生动得记载了傈僳族的社会变迁,是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

原始舞蹈只有脱离了其自身的功利性,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舞蹈。舞蹈史学家们认为,只有当专职舞蹈表演者的出现,舞蹈才成为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必然回归到舞蹈艺术的本质上,在民间舞蹈的传承及发展过程中,一代一代的民间艺人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现在,“哇其”“迁哦”仍只是属于傈僳族人民自娱自乐的舞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两种民间舞蹈必将被搬上舞台,成为真正的舞蹈艺术,再回归到民间。

猜你喜欢
傈僳族民间舞蹈劳动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云南省傈僳族儿童乳牙龋的唾液微生物研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樱花浪漫迎阔时,刀山火海任尔闯 怒江傈僳族阔时节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