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创作中综合材料运用探索*

2021-12-02 11:49倪岩
艺术品鉴 2021年14期
关键词:国画中国画绘画

倪岩

材料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术语,在这个世界甚至宇宙里随处可见,它的种类繁多、杂乱不齐,是我们非专业的人很难解释清楚的。不同的种类具有其独特的形成性,不同的类目在不同的领域中被应用,材料在中国画的运用也更为繁复。随着人们认知不断地进步,社会发展迅速,从古代到现在,国画家大量涌现,他们的创作和突破都是由于不同材料的组合使用,他们取得了不少成就。无论是自然形成的材料还是人为创造的材料,每一种材料与材料的结合都会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拥有其独特的语言表现。

一、国画的起源和发展

(一)国画的起源

丹青主要是指在宣纸上、帛布、绢布画完成后用纸做轴,而我们汉族最早的画形是用笔蘸水,彩墨在绢布上画,慢慢地发展成为我们特有的绘画形式,即“中国话”,简称为“国画”。中国画主要画的是人文、文艺、哲学、道德等诸多方面的起源。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中国的石版画,实际上和中国文字一样都起源于象形、甲骨文。最初的同源文字原本就是一个画,画出的即是古文字,这个画就是我们自古以来所经常提到的中古同源文字书画。伏羲画天八卦、仓浩造字,古时常被画家普及而成为中国书画之术的先河。

(二)国画的发展

在当今我国浩如烟的历史长河之中,国画家的历史也同样悠久,前期只有原始的岩画、石绘、彩陶和瓷绘,后来还有春秋战国时代的绘画丝织品及其画家亦即帕拉。由于早期国画以线条为主,因此这些绘画的创作奠定了以后国画为主的造型方式。渐渐的传统文化追不上时代发展,为稳定社会经济,使文化意识的更加发达,改革是追随时代的唯一方式,同时也是绘画的重大成就。到19 世纪晚期,在一方面推行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美术理念,另一方面在继承传统画作的文化环境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派别、流派,名家辈出,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20世纪初期,西方艺术的大规模引入以及反封建斗争的深刻,使中国绘画成为一股新的潮流。以留学日本的高剑父、高奇峰、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为代表的人士倡导把西方艺术的创作理念和传统中国绘画的创新与融合起来,走出一条改革创新的中国绘画路子,使传统中国绘画不复存在,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

二、国画中综合材料技巧的运用

20 世纪20 年代以后,随着不同学科的知识互通,高科技与科学理论的探索,工业文明也不甘落后,各种新材料的引进、各种不同的新材料媒体的引进,促使各种新材料组合,国画的种类、流派等界限逐渐模糊并逐渐消失。因此,国画逐渐运用了综合性材料作为新兴表现的形式。材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术语,在宇宙中到处都能看见,是我们所周围一切东西的总称,看得到、闻得见、摸不到的,有形、无形等都可归于材料类。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材料种类也更为丰富。在我国现代国画观念的变迁中,综合材料应用是艺术界争论和讨论的焦点。

国画的主要工具是毛笔、墨、水、这是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的,正是因为其没有太大的变化,使得这两千年来的国画创作变化也不大,但是承载画作的载体是在不断更新升级的,载体的升级促进的工具、材料不断更新发展、融合。纵观中国绘画发展历史,中国绘画材料的发展,成功转变了艺术形式,从而成就了许多的艺术家,艺术形式上的转变使这些艺术家他们拥有了独特的风格。材料是画的物质基础,在之前的艺术发展中,中国画以水墨画为主,水墨画的形式委婉简洁,其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来达到意境上的区别。但材料较简单,限制了中国绘画的发展空间。相对而言,应用复合材料可以给材料的综合使用带来新的机会,以此来突破对传统创作的限制,给中国画坛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材料是任何一种都可以找到的、我们身边所有存在的事物的总称。材质是可触摸、有形、可见的东西,还能被听到、闻见,人类的思想也可作为是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去表达。当代艺术家陈心羲曾认为:中国绘画理应在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基础上去不断地发展壮大、去不断地创新设计,创造作品的手段发生了进一步变化,对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现代中国画作所用的颜料是从植物色彩扩充到了金属色彩、矿物颜料等等,多样化的色彩搭配极大地丰富了画作的色彩效果,从而赋予了画作更多的感染力及表现力。中国绘画的有效发展也推动了其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发展,同时材料的多样性也使得绘画拥有更大的表现空间。两者相辅助、互补相彰。但因为如今的艺术家对欣赏与创作的审美都在不断地发展,其培养的新兴的喜好,将会影响到艺术开发的新领域,因此传统的艺术材料早已不能满足新兴的艺术需求,因而就将会需要一些特定的绘画技术去实现艺术家们对某些新兴艺术想法,因此艺术家们便渐渐地对绘画技法的转变和更新给予重视。现代画法充分发挥新的画法特点,绘画家开始运用更多的手法去创作绘画,他们每个人的绘法各不相同,绘法效果绚丽多彩,是以往的材料无法比拟的,同时新的绘画材料改变了原有的绘画形式。对于创作者而言,在创作的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加工和使用不仅仅承担了画的载体,其还体现了创作者的审美观点以及绘画思想。不同的材料具有其不一样的性质,这些不同的材料可以经过加工给人营造一种不同的美感。在绘画过程中,不同的绘画材料也扮演着不一样的重要的角色,创作者可以通过绘画去更新他新的材料创作,从而使其形象变得丰富具体、表达更多含义,还可以使其表达出的含义感觉更新鲜明。中国传统的绘画以水、墨、毛笔三样为主,从古至今也已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虽然绘画设备并没有较大变化,但其载体材料所承载的绘画手法却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中不断地在改变。中国画原为以丝绸材料作画,丝绸画起初也并没有什么种类之分,丝绸材料细腻,可以灵活地将水、墨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晕染的效果,“水与墨”为中国绘画历史和中国花坛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再后来随着丝绸材料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绢或宣纸材料的吸水性更小、也更适合用其来作画,于是便形成了工笔画。纵观中国画史,材料变化对中国画史的创新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原始时代的人们以图画为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以彩绘为主,再到元明时代以文人抒情为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每一次画史的创新改变都伴随了画作材料升级变化。随着历史时代的不停发展,新兴的文化现象也就越来越多,新颖材料的出现也日渐丰富,以前材料的象征也越来愈不同,中国画的发展应该适应文化发展,灵活运用新材料来完善中国绘画技术的应用。

三、中国画中对综合材料的运用

(1)《史书系列》的材料之美。2000 年以来由当代艺术家陈心羲所创作的一部著作《史书系列》步入大众视野。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材料巨作,文中融合了许多的民间艺术元素,这是陈心羲对于尝试综合材料艺术后的结论。画中除使用了水墨和宣纸外,还使用了大量的麻布和丙烯。在为人们所呈现画面之中,麻布和石膏粉的使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立体浮雕的水墨绘画,而其配胶的运用则稳定地表现出了一种沉重的史料气息,从而以此材料来表达出作品的文化底蕴。这种独特的物质性也正是表现出综合材料艺术张力的缘由,这种艺术材料可以使原本柔软简洁的水墨绘变得棱角分明。因此,在陈心羲的眼中,中国画如果要创新发展,就要无论作品的艺术手段发生了什么改变都要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其丰富和完整了中国绘画的含义,使中国的绘画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篇章。在品阅陈心羲教授的著作之时,我们可以发现综合材料不仅仅只是胶、麻布和石膏这些通用材料,还有拓印、刻字等用于处理皱纹的材料。可以这样说,可用于创作的材料远远超越中国传统绘画的材料。在许多崇尚古典技巧的艺术家眼中,可能这种做法是疯狂的,甚至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被称作为“异类”。在不断的争议中,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人们口中的“大中国画”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形成成功地让创作中国绘画的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形式中,使中国传统绘画所注重的描绘观念得到了有效的突破,这一突破将水墨画的创造提升到了新高度,丰富了艺术家的灵感,并成功将“触感”和“立体性”的元素带入了水墨画之中,扩充了材料的使用。总而言之这一巨大突破在中国绘画的发展史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而从宏观角度上来看,综合材料却也仅存在于画面表现力的提高中,打个比方,作品骨子里所拥有的依旧还是一道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菜”,而综合材料在此也不过只是一个“饭后甜点”。因此,在中国绘画的创新路上,我们必须在内涵方面秉承中国绘画的艺术传统,在表现手法上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创新修饰,从而达到在新的理念手法下展现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

(2)《史书系列》综合性材料运用展现了文化的底蕴。在《大中国画》的理念之下,我们得知综合材料灵活地运用了水墨,只是一种水墨独特的表现形式。所以运用综合材料其实在创造的本质上与中国传统画所追求的美感大同小异,不过只是用现在已有的一些触手可及的材料来表达在宣纸上而已。它在向人们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也是另一种的一脉相承。在《史书系列》之中我们看到,它继承了古典绘画的传统尤其是流露出的一些人文气息并不会随着材料的使用而消失、相反,那些经过处理的木刻,褶皱的宣纸和麻布的细碎线头,可以把遥远的时代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丙烯和胶的使用可以凝结起来一篇残破不堪的经文,展现出了我国传统古典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很容易使观众脑袋里浮现出一部典籍传承的刀剑影,那种与众不同的沧桑之感会非常直观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而燃烧过的黑木片、做旧的木绳更多地展现出了一个衰败国家的景象,断壁残垣、生灵涂炭的画面顿时浮现在我们面前。虽然整体的作品依旧以黑灰色为主,虽然这也与水墨绘画的颜色相似,我们仿佛在墨和胶的层次渲染中看到了一幅汉唐时代的壁画,其制作技法也是围绕着中国古典元素所展开。因此,综合材料的运用也更能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磅礴气势。《史书系列》作品的综合性运用早已达到了自由收放的程度,作者不仅只是对传统笔墨的理解信手拈来,而且对一些非传统材料的使用,也深刻展现出了作者深度的材料精神。

四、结束语

我国国画历史其实是非常悠久的,其在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不断地创新完善。国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且深刻的。因而,如果我们能对综合材料有一个正确的运用观念的话我们就能够充分利用综合材料去进行国画的创作发展,那么我们就会在未来很大程度上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绘画作品。

猜你喜欢
国画中国画绘画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国画《鲦鱼》
国画《鲿》
中国画
《远方》中国画
国画欣赏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