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元:领奏跨越甲子的新发展篇章

2021-12-02 13:37黄柳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23期
关键词:微创腹腔镜手术

文/本刊记者 黄柳

新甲子,从头来!

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迎来建院60周年的前一年,2019年,医院划归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作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山一大一附院”),肩扛“长子”使命,迈上全新的发展道路。

时年,专家型的管理者胡三元调任山一大一附院担任院长。作为微创外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他长期贴近临床,保持着专家治院的严谨与奋发。

顶疾风骤雨 奋发迈进

“作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想医院需要重新调整自身定位。”胡三元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回顾,这既是他履新院长时的思考重点,也构成他与医院领导班子的使命与职责,“要让医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医教研一体化运行的三甲综合性教学医院!”

当转型发展遭遇重大疫情,医院作为山一大一附院全新亮相的第二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院上下员工及领导班子以重大考验。

“我们重视疫情,但不能害怕疫情,必须保证正常诊疗服务与疫情防控同步开展,‘双线作战’。”胡三元介绍,春节后医院门诊、住院全部恢复正常运营,通过夯实预检分诊体系,做好发热患者的安置与分流,短时间内医院各项业务指标企稳。

率先提出全面复工复产的同时,医院在山东省医疗系统中率先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每两周一次),率先提出全面禁止探视,并率先实现身份证与健康码即时联动……

事实证明,医院在此过程中锻炼了队伍、凝聚了人心,取得了“双线作战”胜利。2020年全年业务工作量相较上年增加了近5%。与此同时,医院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进入全国综合性医院前100强,全国排名第65位,共获资助立项27项。

大疫之年,医院科研工作取得新的突破,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取得实效,胡三元与领导班子对此颇感欣慰。

今年春天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监测中,山一大一附院较上年名次显著上升,名列全国第52位。

记者总结,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胡三元与领导班子疫情中带领医院实施的科学精准高效的综合管理,也得益于他们在疫情前就已经深谋远虑展开的一系列改革部署。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举措就是医院裁减院内所有的加床,恢复到与医、护、技人员配比恰当的床位规模,如是,让医生转向疑难危重症的救治以及对临床实践的转化与研究中来。与此同时,“让质量与技术成为医院吸引患者的关键点”,以此为出发点,医院在学科建设、患者服务改善与升级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与调整顺次展开,助力医院转型发展。

卓越贡献奖

Excellence Award

转型发展关键节点,

他接过帅印,重整行装。

刀刃向内调结构,

资源优化凝合力;

创新管理提效益,

转型升级促发展。

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誓要打造国内一流强院!

凝练竞争力 励精图治

学科建设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胡三元自担任院长以来即强调科室及亚专业的划分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专科分类保持一致,并依此对院内的学科设置及细分予以了规范。

进一步做强品牌学科。器官移植、微创腔镜技术与介入诊疗技术为医院特色优势技术。医院具备心脏、肝脏、肾脏3种器官移植的准入资格,是省内唯一具有心脏移植准入资格的单位。微创与介入诊疗领域,医院心血管介入、脑血管介入、大血管介入等各类介入手术均走在省内前列,利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实施袖状胃切除减重手术、利用ROSA手术机器人辅助开展脑部手术等一批新技术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在医院的大力倡导下,利用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等开展各类手术更加成为大多数手术科室的常规。

医院还入选了国家呼吸系统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目前相关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入实施阶段。

胡三元表示,医院拥有近3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构筑学科高原,在高原上更要有高峰矗立,医院在强化特色优势技术的同时,正着力打造国家级的呼吸系统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同时让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的临床护理更加唱响品牌。

的确,护理不仅对临床各专业支持作用明显,更关系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常言道:3分治、7分护,护理人员直接服务于患者,因此医院管理者必须重视护理。”胡三元向记者介绍,医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服务领域正从医院向社区和家庭拓展,服务内容从疾病临床治疗向慢病管理、老年护理、长期照护、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方面延伸。而医院通过强化岗位管理,在省内领先实现合同制编制护士同工同酬,弹性调配绩效考核方案,让护理队伍发挥出更大能量。

加强停车管理、适度缩短午间休息时间,让工作节奏快起来,消除管理的盲区……胡三元调任以来实施的一系列举措,让患者就医体验持续提升。医院获评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人民网“2019年度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型医院”,产科成为全省卫健系统唯一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的科室。

学院派风格 布道微创

从医33年,临床与管理“双肩挑”“步步勤”,胡三元先后担任部属三甲医院普外中心主任、外科主任和业务副院长、省属三甲医院院长等职务。不忘初心,他在采访中念念不忘齐鲁医院住院总医师制度对他个人能力的锻炼;回首职业生涯,他更加感念,“我个人的成就真真正正是得益于腹腔镜等微创技术的发展!”

胡三元自1992年开始腹腔镜技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迄今,他荣获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及省部级基金9项;发表SCI论文117篇,牵头制定了腹腔镜技术专家共识3项;等身的荣誉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重量级奖项。他对我国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特别是肝胆胰脾外科中的创新应用与规范推广、“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全程化管理”治疗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体系的建立和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的研发作出了突出贡献。

胡三元还长期致力于搭建腹腔镜技术交流与理论总结的学术阵地。早在1996年,他就申请创办了《腹腔镜外科杂志》,从一个人包揽约稿、编辑、排版、发行全部事宜,到建起团队后很快开始举办学术会议,开展手术示范交流并开办学习班。到今年,由这本中华医学会腹腔镜暨内镜外科学组的学术性刊物举办的专题年会已经办到了第27届。

为专业,为行业,胡三元带领医院积极实施分级诊疗战略,医院先后与省内外115家基层医疗机构签署医联体合作协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纵向流动,助力健康中国、健康山东建设。

猜你喜欢
微创腹腔镜手术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