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纺织类非遗的传播路径探析

2021-12-02 18:07徐清晨高琪云
纺织报告 2021年9期
关键词:技艺纺织文化

徐清晨,高琪云

(武汉纺织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产生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纺织类非遗正是在精神文明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发展和传承延续下来的文化精华,以一种特殊符号的方式承载了一个民族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纺织类非遗的发展和传承方式的弊端暴露无遗,新时代既是冲击也是机遇,需要找到一条新的生存发展之路。

1 传统传播方式存在的问题

纺织类非遗有独特的传承方式,最核心的传承方式是言传身教,以家庭教育为主。这就意味着其传播方式是以自身为媒介的。

1.1 传播链脆弱

纺织类非遗的传承是以传承人自身为主体来进行传播的。这种传统的传播链十分脆弱。传承人在传播过程中对纺织的工艺和技艺严格保密,基本只传给家庭成员或者徒弟,导致传播范围狭窄,也无法进行交流和融合,同时也束缚了纺织技艺的进一步创新。

以传承人为核心的面授传播链局限了传播的时间和空间。从现在数据来看,传承人的年龄已经趋近于老化,这就意味着他们所熟练的技术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传播。[1]面授传播限制了传播的范围,现在大部分的纺织类非遗工艺技术集中在偏远的农村,且传统纺织工艺的设备较笨拙古老,要想开展传承和传播工作就必须深入其中,这也缩小了纺织工艺的传播范围。

1.2 传播渠道单一

纺织类非遗现阶段的主要传播渠道依旧是传统媒体,主要依靠传统纸媒和电视科普栏目,对新媒体的运用甚少,即使运用新媒体,也没有抓住核心效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受众面大大缩小且受众老龄化。作为新时代信息传播主力军的年轻一代,对纺织类非遗知之甚少。单一的传播渠道使得许多纺织类非遗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走向消亡。

2 国外传播非遗的路径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积极探索如何保护非遗以及如何更好地实施,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研究以日本、韩国、法国为例,对其成功经验进行分析。

2.1 展示和运用

日本政府明文规定,日本政府官员在招待外宾时,必须以传统技艺为主,充分利用官方平台展示非遗的艺术魅力,搭建了走向世界的舞台。不仅如此,日本政府还大力修建非遗博物馆,以此为基础开展非遗的展示和保存工作。

2.2 利用旅游业发展

以韩国为例,其大力发展非遗文化产业,以非遗为基础建设民俗村,开展民俗节,举办祭祀活动。利用非遗文化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商业模式,既传播了传统民间艺术,又给当地带来了经济价值并反哺了非遗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工作。

“以法国为例,设立专门的文化遗产日,规定每年的九月份的第三个周末为文化遗产日。”[2]这一天所有的公立博物馆都可以免费参观学习,私立博物馆的票价是平常的半价,以鼓励大众走进博物馆了解文化遗产,积极投身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3 新时代背景下的有效途径

现在所处的新时代是信息化和数字化高效传播的时代,在这样的条件下,每一条资源链都足以支撑和承载。将看似零散、独立的元素进行整合,就有可能发掘出一条纺织类非遗的生存延续之路。

3.1 艺术高校的知识推广和传承

3.1.1 融合高校艺术资源

湖北省高校数量达到了128所,其中,开设艺术专业的近60所,占比约1/2。如此庞大的艺术高校资源不应该各自为营,应积极交流和分享,整合教育资源,提高高校艺术教育的宽度和深度,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创建艺术高校的联合论坛,定期举办讲座、论文评比等拓展性活动,开拓交流平台,打开非遗推广和学习的渠道。

3.1.2 教师研讨

“传统的纺织技艺在时间的流逝中随着传承人的离世或无人继承而消亡,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艺术高校的教师成为纺织类非遗的另一个重要的传播者。”[3]这意味着艺术高校的教师将肩负一个沉重的使命,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水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高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应定期安排相关教师进行学习、研讨和培训,参加纺织类非遗的学术会议,对教师的学术研究活动定量保质,提高艺术类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

3.1.3 学生实践

学生作为现阶段纺织类非遗文化的主要接受者、弘扬者和传承者,不仅要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更要深入非遗文化的传承基地,切实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学习纺织类非遗的技艺。艺术高校可在假期组织学生深入纺织类非遗文化基地,与纺织类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组织学生到各地进行专项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纺织文化;高校可选择优秀的学生开展讲座论坛,促使学生由纺织文化的接受者转变为纺织文化的传播者,利用学生间庞大的交际网络普及纺织文化。

3.2 文旅融合、产业发展

非遗是中华传统文化延续下来的精髓,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大众的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

3.2.1 非遗文化旅游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国民假期生活的主要消遣方式。基于此,非遗文化和旅游业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政府应利用博物馆传播非遗文化,加大博物馆的建设力度和开展宣传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多元性。例如,以博物馆为载体开展纺织专题展览、专题讲座、纺织技艺的免费体验活动以及开发纺织纪念品等;博物馆可以安排讲解人员进行专业讲解,使纺织类非遗文化深入人心。利用商业开发,以纺织类非遗文化为主题建设非遗村、非遗文化节;利用商业资金,打造独特的纺织类非遗文化旅游基地,推动非遗文化和旅游业双向发展,既创造了经济价值,又加强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播。

3.2.2 文创概念产业

传统纺织文化产品虽然是纺织类非遗文化传承的载体,但是其传统审美已经不再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要,将传统纺织元素融入现代设计迫在眉睫。文创产业将“文化”和“创意”相结合,赋予传统非遗产品新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将“神坛”中的非遗融入大众生活。高校、民间组织或企业可以举办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并将产品在线下或线上出售;纺织类博物馆可延伸现有的产业链,聘请设计师根据展览主题设计文创产品并挖掘背后的文化故事,制造热点进行售卖。

3.3 数字化记录和储存

纺织类非遗数字化发展是实现“活态化传承”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数字化发展运用电视专题栏目、新媒体社交网络、互联网网站等途径对纺织类非遗文化和技艺进行传播,使纺织类非遗文化的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受众面更广,同时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3.1 非遗专题栏目

以“非遗中国行”栏目为例,该栏目是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2016年推出的中国非遗专题纪录片节目。节目以影像背书的形式集中展示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和非遗文化的魅力,以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方式推广非遗,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创设一个非遗的抢救和保护、传播和发展的宣传平台。节目中,第14集、第18集、第19集分别介绍了潞绸织造技艺、纯手工老粗布、蒙古族的刺绣文化等纺织技艺。非遗专题栏目的开设以全新视角发掘我国非遗的真正内涵,深刻剖析我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现状,在宣传传播中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激起全民的非遗保护意识。

3.3.2 互联网新媒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具有双向互动性,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模式更容易保持“活态性”。新媒体的受众更趋于年轻化,有利于青少年了解非遗。青少年是传播非遗文化的主力军,要高度重视对年轻一代的文化熏陶。

抖音、微博、微信占据了互联网社交平台的主要市场。以社交平台为媒介,各大纺织类非遗博物馆、高校艺术团和民间组织可注册官方运营账号,与广大用户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沟通,通过互联网了解纺织类非遗文化。民间传承人现大多趋于老龄化,对社交媒体知之甚少,但新媒体的加入门槛并不高,这给文化水平较低的纺织类非遗传承人提供了机遇。传承人可通过现场视频的方式展示并记录纺织技艺,使广大用户能随时随地接触和认识非遗文化和技艺。

3.3.3 建立非遗资源互动网站

建立纺织类非遗资源网站,以非遗传承人介绍、非遗文化介绍、非遗作品技艺展示、用户与传承人的互动区四大板块为主。非遗传承人介绍主要以文字和视频的方式介绍传承人的成长经历、主要传承类型等;非遗文化介绍也是运用文字和视频的方式介绍非遗背后的故事;非遗作品技艺展示以视频和讲解的方式介绍纺织类非遗的工艺;用户与传承人的互动区强调互动性,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宣传纺织文化,创新纺织技艺。

4 结语

纺织类非遗的弘扬和传承问题已经不只是纺织行业的问题,还关系到国家文明的发展和继承,关乎我国的文化自信,关乎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研究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从现存问题出发,分析国外政府传播纺织类非遗文化的成功经验,结合国情分别提供了3条不同的路径,从教育、生活和网络3个层面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打破纺织类非遗文化传播的瓶颈,谋求全新的发展。

猜你喜欢
技艺纺织文化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澳洋纺织
中国纺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年味里的“虎文化”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谁远谁近?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