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英雄中队的先锋榜样教育实践

2021-12-02 19:09浙江省团校辅导员培训中心主任浙江省少先队工作学会秘书长
少先队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探索创新业精于勤

浙江省团校辅导员培训中心主任,浙江省少先队工作学会秘书长 裘 芳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全党全中国各族人民需要榜样,需要榜样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党创立和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团组织,少先队组织通过集体教育活动教育少先队员,同时少先队员个体又反作用于少先队集体。在少先队集体教育引领少年儿童的70年的历史进程中,榜样教育一直发挥着深远的作用,各个历史阶段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最美奋斗者”等榜样个人和榜样集体,影响了一代代少年儿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激励和引导着广大的少年儿童学精神、学品质、学方法,在榜样学习的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修炼自己。让英雄和英雄精神成为当代少年儿童人生路上的明灯,点亮心灵,指明方向,激励前行,是少先队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

一、建设英雄中队,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少先队组织经常性开展的英雄中队建设就是引导教育少先队员学英雄的事迹、诵英雄的业绩、走英雄的道路、做英雄的传人,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党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质教育等,在“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集体榜样教育过程中生动诠释以“先锋”命名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组织内涵,使之最终实现队歌中第一句所唱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1.传承式

传承式的英雄中队一般源于与英雄或英雄事件产生某个关联性之后,延续不断地将英雄中队的名号传承下来。如全国第一支英雄中队——杭州惠兴中学的“一九〇”中队就是典型的“传承式”英雄中队。1955年的解放一江山岛的战役中,战士们在“一九〇”高地种下的被鲜血染红的马尾松种子,正是惠兴女中的少先队员们在战役打响前采撷、挑选寄给连队战士的,解放军战士的英雄事迹鼓舞着这个采撷马尾松种子的少先队集体,他们奋发向上,由“钉头儿班”成长为杭州市先进集体,为了巩固和强化这种力量,学校征得解放军某部党委的同意将二小分队命名为“一九〇”小队,作为全校少先队的一面旗帜。当“一九〇”小队队员临近毕业时,为了让“一九〇”精神传承下去,又将全校最优秀的少先队中队命名为“一九〇”中队。就这样,“一九〇”中队一届一届地传承了下来,六十多年来吸引了3000多名优秀队员加入其中,队旗已经传递到了第50个中队。又如,1988年时的杭州市清河实验学校少先队开展了学习大陈岛军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发扬革命传统,创“大陈”英雄中队活动。至今已经开展了32 届“大陈”英雄中队的争创活动,三十多年来1000多名少先队员先后成为“大陈”英雄中队队员,一代又一代的少先队员在这面旗帜下茁壮成长。

2.命名式

命名式一般是指上级少先队组织基于表彰或鼓励的目的授予英雄中队的称号,而非学校少先队或少先队中队自己命名的英雄中队。如1983年的杭州市学军小学的一个中队因为学雷锋氛围很浓厚,活动开展的扎实,当年收到由共青团杭州市委颁发的“雷锋中队”锦旗。之后,每年“雷锋中队”评选成为学校各中队“争夺”的最高荣誉。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比拼”,最终评选出两支“雷锋中队”,“六一”节时进行“雷锋中队”锦旗交接,30年多年来年年如此。

3.共建式

共建式是指与英雄所在单位或英雄集体建立合作共建,运用其资源,并在其支持下共同开展相应的英雄中队创建活动。如杭州采荷中学和江城中学分别与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的武警杭州支队三中队结为共建单位,每年组织少先队员到中队参观、学习、实践,并在初一、初二少先队中队中开展“蔡永祥”英雄中队争创评选活动,武警杭州支队三中队每年都会为这两所中学的“蔡永祥”英雄中队授旗,如今已经是第30届。又如杭州湘师附小联合萧山区消防中队进行共建,以火灾扑救中不幸壮烈牺牲的三位英雄命名,成立了尹进良英雄中队、尹智慧英雄中队和陈伟英雄中队。杭州市文晖中学与“硬骨头六连”共建近二十年,组织少先队员军训、听抗洪事迹报告、参观连史馆等,深入开展争创“硬骨头六连英雄中队”活动。

4.自发式

自发式是指由少先队员自主选取学习的英雄榜样,通过民主讨论集体决定来命名英雄中队。上个世纪80年代末,杭州市东园小学尝试把英雄中队命名的自主权交给各个中队,由各中队自己选择英雄,成立相应的英雄中队。于是,“黄继光”中队、“刘文学”中队、“草原英雄小姐妹”中队、“攻坚英雄”中队等应运而生。近两年,学校积极推进“新英雄中队”的创建,根据学校大队部围绕核心素养目标提出的目标导向,在寻找英雄、了解事迹、同伴交流、展示评议的基础上自主确定本中队的英雄,并提炼出英雄精神关键词和中队的活动口号。如六(4)杨利伟中队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目标——社会参与之国家认同,英雄精神关键词——勤奋刻苦、探索创新,英雄中队口号——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二、英雄中队建设中的少先队活动

1.走近英雄,感悟精神

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人类大部分行动都是通过观察榜样才习得的。要发挥英雄榜样的作用首先就要引发队员的情感共鸣,增强队员对英雄的心理认同,从而唤起队员主动认知,激发队员的学习动机,让队员真正的走近英雄榜样,了解英雄榜样的人格特点,领会英雄榜样的精神内核。

基于此,采荷中学、江城中学的蔡永祥中队每年的创建初始,都会组织少先队员探访蔡永祥英雄生前所在中队营部,开展聆听一次蔡永祥英雄故事、参观一次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事迹陈列室、观摩一次英雄部队营房生活、种下一棵英雄之树、重温一次入队誓言等活动,让英雄精神在少先队员心中埋下一粒种子。

2.争先创优,学习精神

少年儿童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上进心强、可塑性强,通过比学赶超争先进活动,能够促使广大少年儿童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落后与不足,更加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激发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积极性。

如学习“一九〇”精神、争创“一九〇”中队、争当“一九〇”队员是杭州市惠兴中学每年的传统活动,九月新生一入学就投身于此项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各异、层层推进的活动历时近一年,到第二年“六一”前后,根据各个中队在各项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评选出最优秀的中队,并举行隆重的典礼命名其为“一九〇”中队。在争创活动中,所有队员都被激发了前所未有的集体荣誉感,他们积极向上、力争上游,就算有某些方面略有落后的同学,大家也会齐心协力帮助他加快前进的步伐,中队集体的凝聚力与日俱增,而中队队员也不断地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

3.多元实践,内化精神

榜样教育的最终效果取决于受教育者内化的过程,即受教育者实现其心理认知与外在行为的整合统一和相互作用,也就是“知行统一”,认知与行为反复强化就需要不断的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

如杭州市东园小学的孔胜东中队,学习孔胜东同志责任担当的精神品质,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他们开展“红领巾助力五水共治”主题活动,红星小队联合潮鸣街道,跟着河长去巡查中河,了解中河的治理情况,进行中河水质检测,倡导大家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他们开展小交警志愿服务活动,青松小队在杭州交警武林中队的指导下,在下班高峰时期,在建国路和体育场路口指挥交通,引导行人文明出行,维持良好的交通秩序;他们开展火车站志愿服务活动,蒲公英小队在春节期间的杭州火车东站给乘客送上新年祝福,送上春联和纸巾,并给没有座位的候车乘客送上坐垫;他们还慰问孔胜东志愿服务队、参加浙江野鸟会西湖小鸳鸯守护志愿者活动、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烈士、参加张能庆公益服务站在吴山附近捡拾垃圾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深深体会到能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是一件非常幸福美好的事。

4.注重过程,拓展外延

英雄中队建设是一种过程教育,依托英雄中队建设进行的少先队集体榜样教育是从学习被命名的英雄开始的,但其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所要运用的教育内容等却并不仅仅局限于英雄本人或英雄最突出的精神品质。

例如杭州江心岛中学的“蒋筑英中队”不是把蒋筑英作为简单抽象的学习榜样,而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队员学习的不仅是他的爱国精神和对科学严谨执着的态度,更是学习促使他获得成功的各种品质特点。比如说,蒋筑英在北大读书时是棒球队员,还是鼓乐手,队员们可以学习他兴趣爱好广泛的一面。在学习中,不管队员达到的程度怎么样,只要某一方面体验到成功就是进步。这样的发散型学习让“蒋筑英中队”的争创成了一件快乐的事,队员们郑重地把“会吹竖笛和横笛”、“是出黑板报的高手”写到了争创中队的宣传册上。该校还把中队争创活动和社区教育通过“喜鹊行动”联系到了一起,中队成员表现优异,社区也会贴出喜报,让居民和家长都及时知道。再比如惠兴中学的“一九〇”中队在不断创新传承“一九〇”精神的过程中,一届又一届的“一九〇”老队员成长后,还会回头来关心、帮助新的“一九〇”队员,老队员又成为了新队员的学习榜样。

猜你喜欢
探索创新业精于勤
浅析办公室人员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业精于勤,荒于嬉
业精于勤
一次“有序”的数学课堂引入的反思
在互联网+时代下小学英语练习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五大发展理念的阐释与丰富
创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初探
英语谚语的汉语完美对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