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百年演进及经验启示

2021-12-02 22:56孙成武李世坤
关键词:文化观中国共产党时代

孙成武,李世坤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130024)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是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1]在建党百年来的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立时代之前沿,应时代之需要,发时代之强音,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实践发展而不断调整、丰富和创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研究和梳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百年发展和演进历程,揭示其演进的基本特征,分析和总结其经验启示,对于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百年发展和演进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是较一般的“文化观”更为具象化的概念。所谓“文化观”,一般是指对文化的基本态度、基本观点和看法,属于对文化的思想认识范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就是党在领导文化建设实践中,通过对文化的研究和思考而形成的关于文化及其发展的基本态度、基本观点和看法,包括了党对文化的内涵、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以及对于文化发展的基本思想、方针政策和总体主张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和客观形势变化,不断进行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先后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文化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有力引领和推动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确立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在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分子对近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进行初步探索基础上形成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仅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也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危机。为了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探索中国的国家出路,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不断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救亡运动。那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战线上的生力军”[2]。然而,种种努力最后都归于失败,西方文明并未能拯救中国。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将目光由西方转向俄国,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思想转向学习马克思主义。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重新审视中国文化,重新探索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以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人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派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和考察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出路问题,并从社会经济变革的需要出发论证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强调中国文化的改造必须同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相适应,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改造同时进行。这种文化改造与经济、社会改造并行的思想,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为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自觉地以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为己任,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而文化的变革和发展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之一,并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得到了切实的践行。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对当时的农村文化状况及在大革命高潮中发生的农村文化运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强调要领导农民从事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文化斗争。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了苏区文化建设,使革命文化在进行武装斗争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实践中得到了初步发展,并很好地发挥了其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宣传、教育和动员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系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考察和分析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基础上,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正式形成的代表作中,毛泽东围绕着“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及“怎样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展开论述,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方面的思想观点和基本主张。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3](P663)而“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3](P698),并明确揭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的基本特征,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3](P708)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提出并具体阐明了党关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政策。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在总结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革命基本经验基础上,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具体实践中形成的,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有力地引领和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和曲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文化上也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索,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及时规划文化发展战略布局,进行文艺、教育、科研等机构的调整和改革,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观点和方针政策,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文化观。

1.提出了“双百方针”。1951年4月,毛泽东在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时,提出戏曲研究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毛泽东提出历史研究工作要“百家争鸣”;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4](P54)此后,毛泽东又在不同场合对“双百方针”进行了反复强调和阐述,使“双百方针”成为我们党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

2.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1964年9月,毛泽东在为中央音乐学院一封学生来信所作的批示中,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这一方针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和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即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既要积极地继承和学习,也不能一概照搬,而是要采取分析批判的态度,有选择地学习和吸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既是对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也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

3.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4](P268),正式把科学文化现代化作为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个主要奋斗目标。1963年,周恩来在上海科技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包括科学文化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并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文化观,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然而,1957年下半年反右斗争开始后,随着“左”倾错误的产生和发展,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思想及方针政策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由此经历了一个严重曲折的过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和创新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文化建设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就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建设的经验,在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强调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的同时,开始强调文化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思想基础。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和影响,面对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新形势,为赢得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保证,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7]。在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把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8]。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认识和剖析世界文化发展大势和我国基本国情基础之上,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时代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将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进一步突出了文化建设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对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进行全面审视基础上,习近平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并将文化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基础,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9](P349)。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境界,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百年演进的基本特征

中国共产党是“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缔造者、发展者和引领者。回望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发展演进历程,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代表和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建构反映时代与实践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文化建设目标始终紧扣时代主题,文化建设方针不断与时俱进,文化自觉意识不断提升。

(一)文化建设目标紧扣时代主题

正确观察时代特征,把握时代主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制定大政方针的重要依据,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也不例外。纵观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百年发展和演进历程,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建设目标能够始终紧扣时代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能够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宏观的战略视野科学认识时代的发展变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确定能够反映时代主题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战争与革命这一时代主题的准确把握,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正是基于这一文化建设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开展革命文化活动,开辟文化战场,密切配合政治、军事斗争,有力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科学研判,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目标,开辟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世纪之交和新世纪新阶段,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际上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的新形势,紧紧围绕“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题,先后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思想和新论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时代主题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将文化建设与新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之中,在文化建设上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大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和引领时代,以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改革中守正创新,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从而不断开辟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境界。

(二)文化建设方针不断与时俱进

文化建设方针是为党的中心工作及实现文化的战略任务和目标服务的,是文化建设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随着不同时期文化建设任务和目标的变化,文化建设方针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中,其文化建设方针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及文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与时俱进,相继实现了由“革命主导型”到“建设主导型”再到“改革主导型”的历史转型与建构。

在民主革命时期,由于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党的文化建设工作乃至其他一切工作都是为这一中心任务服务的,文化建设的任务和目标都是围绕着党的这一中心任务而提出的,因而,党的文化建设方针也是在“革命型”思维主导下制定的。譬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化战略方针,其主旨就在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中国革命战争,为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革命型”思维主导下的文化建设方针基本上在一直延续,只不过是在不同条件下所表现的形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长期战乱造成的千疮百孔的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1956年党的八大根据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系到经济建设上来,强调要“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4](114)这标志着党的战略思维由“革命型”开始向“建设型”的转变。与此相适应,在文化建设方面,“建设主导型”的文化建设方针也开始形成。毛泽东反复强调,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文化工作要从过去为革命这一中心任务服务转向当前为经济建设服务,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花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在“建设主导型”文化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成绩,积累了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培养了一批从事文化建设的骨干人才,初步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但是,1957年下半年反右斗争开始后,“革命型”的文化建设思维又开始逐渐占据上风,“政治运动”、“文化批判”和“阶级斗争”又成为推动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在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基于长期的革命斗争经验所形成的“革命型”思维,使党在非常情况下极易将革命战争年代的政治斗争手段运用到文化领域中去,再加上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判断,因而,使当时的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日趋“革命化”,使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严重脱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对我国文化事业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建设上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重新审视文化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文化建设的重心由为阶级斗争服务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彻底扭转了过去以“文化批判”、“政治运动”进行文化建设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改革主导型”的文化建设方针。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二为”方向以及“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针,都是紧紧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而提出的,是对社会主义时期“建设主导型”文化方针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世纪之交,面对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文化建设上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的方针及“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经济全球化势头的迅猛发展和世界上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以及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及体制环境的深刻变化,在文化建设上继续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出了“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以人为本”、“三个贴近”以及建设和谐文化等文化建设方针,使文化建设紧扣时代脉搏,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刻洞悉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新课题,在文化建设上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继承建国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方针基础上,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等新思想和新论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坚持文化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发展相统一、讲党性与讲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文化自信与加强文化交流互鉴相统一等“改革主导型”的文化建设指导方针,在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了党的文化建设方针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三)文化自觉意识不断提升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必要前提,作为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是否能够深刻认识文化的本质内涵、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等,直接关系到文化建设的成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在建党100年的风雨历程中,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注重发挥先进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批判旧文化、创立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文化的本质及规律的认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深刻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3](P663)。这一论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的深刻认识及其所具有的高度文化自觉。在民主革命时期,由于革命战争的需要,党一直强调文化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功能,注重文化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注重发挥文化对人民的宣传、动员和激励作用,从而有力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及整个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党由于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本质及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加之对革命时期文化建设的“路径依赖”,因而在新形势下继续偏重文化为政治服务的功能,甚至将文化看成是单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从而忽视了文化的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毛泽东文化思想基础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突破了过去一段时期内片面强调文化为政治服务的思维模式,在强调文化服务功能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的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到“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论,从“文化软实力”论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论和“文化自信”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觉意识的不断提升和对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百年演进的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百年发展和演进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启示。这些经验启示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一)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制定文化方针政策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文化必须与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相适应,与国情相适应。这就要求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文化发展的目标,而不能脱离实际、脱离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而盲目进行文化建设,那样只能欲速不达,适得其反。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等各个不同时期,党始终注重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着眼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水平科学制定文化的方针政策,使文化建设不断与经济政治及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发展要求,提出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政策,从而以文化建设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科学的文化方针政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贯彻落实“双百方针”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再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从“文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到“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再到到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等等,党在新时期关于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不断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相适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党的文化方针政策应着眼于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着眼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而更加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使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地助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着眼时代发展变化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也就必然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如果说先进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能够着眼于时代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那么,作为指导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则更需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立时代之潮头,应时代之需要,发时代之先声,才能赢得主动,才能不断以理论创新的新成果、实践创新的新成就不断推进文化建设事业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长盛不衰,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其能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程,从文化上来讲既是领导中国民族文化走向复兴的过程,也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而不断以理论创新引领文化建设实践创新的过程。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变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相继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建设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中国近现代先进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历史与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先进的文化思想理念揭示文化发展规律、引领文化发展进程、不断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从而始终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同时,不同文明间的冲突、碰撞和交锋也更加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竭力鼓吹“文明冲突论” 、“西方文明优越论”以及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等,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行其“文化霸权主义”,试图让资本主义文明一统天下。面对时代风云变幻,面对世界不同文明及意识形态间激烈复杂的斗争,党必须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掌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话语权,进一步推动文化的发展创新,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抢占世界文化的制高点,力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

(三)以宽阔的视野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必要条件。纵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发展演进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领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党能够始终以宽阔的战略视野,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态度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积极学习、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就如何正确处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关系、如何解决文化的继承和学习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阐明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文化建设方针,为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在继承毛泽东文化思想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文化的继承、学习和借鉴问题,一方面,强调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实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另一方面,强调“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10]等,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所应坚持的原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世纪之交和新世纪国际局势的新变化,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着眼于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相继提出了“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11]、“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12]以及“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13]等新思想和新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P313),强调“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14]进一步阐明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博大的胸襟和宽阔的视野融贯古今、汇通中西,以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为世界文化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文化观中国共产党时代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