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画对青花山水画的影响

2021-12-02 01:26龚帆麒
陶瓷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青花瓷青花水墨画

龚帆麒

(景德镇美术馆,景德镇,333000)

1 题材

中国艺术家青睐山水这一题材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山水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中国人对山水的崇拜和敬畏与宗教一样。众神皆藏于山川之中,山高、水深,层峦的山川和浩瀚的水蕴藏着宇宙的无限奥秘,人们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山水观念。外国的风景画与我们传统的山水画有着根本的区别,他们是对风景的再现。而我们需要赋予自然风景内在的文化内涵,以及创作者自身的审美情趣。

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目的是表达内在情感,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不仅是展现风光之秀美,而是通过表现自然山水来表达艺术家对自然宇宙的理解。或在景观中表达土地和家园的感觉,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景观和社会审美意识。山水画较之于人物画,更加能够直接的体现人与自然的联系,更直观的感受自然之美,宇宙之美。所谓“智者赏水,仁者爱山”,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连接自然与文化的独特方式。山水画以夸张、变形、概括、简洁来表现意象,以毛笔来表现森林和季节的奇景,达到诗意如画的最高境界。中国的山水画或是青花山水画,重在表达对象的内在,而不是为了去描绘客观的形象,而是通过在风景中抒情,用笔墨创作出生动的作品。图中(图1),小桥贴近生活,流水和人们被炊烟包围;或是几笔勾勒出的空旷孤寂的隐逸山水,呈现出一种古朴、纯真、宁静、轻盈、散漫的情趣,这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是非常一致的。因此,山水画的山水比真实的山水更美,更符合人们的理想境界。山水画中的“虚拟现实”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不仅具有审美意象的多样性,而且具有丰富的立体层次。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注重突破山水画有限的形式和品质,将人们的目光引向极致,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存在”与“虚无”、“空”与“实”,在山水画中,它是“空”与“实”相结合而产生的奇景,受“空”与“实”之美的影响,艺术家刻意追求虚无之美。山象征着力量,水象征着温柔。山水的朴实与坚强反映了中国人内在的理性追求。在青花山水的世界中,山水画也会受到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左右,追求内在的意境抒发。其与西方的艺术完全不同,是追寻似与不似之间,追求山水之间的奇妙境地,给观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图1 溪山访友图

2 水墨与青花的相似之处

2.1 相似的工具

中国画的辉煌成就在于它可以像西方艺术一样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国的毛笔有着其特殊的属性,其是最为适合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的。这种一端是笔杆,一端是毛发的工具非常适合线条的营造,通过中心和侧面的灵活运用,它可以完美地表达中国画中的各种“线”。同样,这种工具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画以及青花山水的表现力,其已经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艺术家内心的写照。以笔融入自身情感,“笔”的运用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量,“笔”已成为中国画家创作和欣赏的标准。中国人民最为自豪的是这门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这也是中国艺术家令世界钦佩的一种五彩缤纷的魅力。毛笔是水墨画和青花瓷画的画笔,毛质一般相同,包括狼毛、羊毛、双毛、獾毛等。无论是中国画还是青花瓷画,对笔的运用是相同的。在长时间的实践当中,艺术家通过对笔的侧面、反转、拖动、提升等的动作,刻画出生动、流畅、优美的线条。塑造出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情感对象,尤其是在青花艺术中,完全是对艺术家感情的宣泄。

在水墨画和青花山水画中,在艺术家的笔下,一切都可以瞬息万变,“静”可以沉默不语;“动”可以迅雷。大的可以烟波浩渺,千里迢迢,小的可以使形象栩栩如生。艺术家们用纵横交错的线条、飞笔舞墨的激情、无尽的色阶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2.2 相似的构图

“知白守黑”观可以说是水墨画和青花画的重要原则,是中华民族艺术形式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至白的意思就是艺术家有目的的留白,给观者以足够的空间进行想象。使得整个画面详略得当,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所谓“守黑”就是在笔墨的地方努力工作,坚持生动、全心全意地描绘,使画面给家具有内容,让空白的地方给这段处理增加空间。在艺术处理上,白色意味着放弃、简化和缩小,用白色代替不重要的物体,简化复杂琐碎的画面;在笔墨的组织中,白是空而稀的,黑是实而密的,白与黑相互呼应,相互渗透,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无论是青花山水还是国画水墨,无论是瓷器固有的白色,还是国画中的白色颜料,都成为艺术形式中相对于“现实”和“空白”的极端。虽然视线是空的,但灵魂却能感受到其真实的存在,是我们观者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引发遐想。

青花本身由于釉料以及瓷器本身的质感就非常美观,而青花的颜色在山水画中也有黑白虚实相对应的想过。这样的对比,使得主体与客体相互呼应,强弱对比,虚实相间使得整个画面巧妙生动,回味无穷。

3 当代青花山水的艺术特征

中国陶瓷艺术和中国水墨画都具有地方民族性,都是基于中国千年的文化传统。青花自身散发的优雅气质,完美的符合了中国特有的东方文化内涵。它与中国水墨画共同体现了中国的艺术精神,体现了中国独特的美学。当代的陶瓷绘画运用不同的装饰形式、不同的材质以及不同的表现凡事,与中国画一样,根植于中华文化当中。在中国传统艺术的长河中,青花艺术与水墨画一样,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都极力的表现着中国绘画艺术的广阔审美情感。

青花艺术所体现的水墨魅力在于其技术的进步。青花料的应用具有书画墨的特殊性;泥坯为青花瓷画提供了与宣纸相似的绘画表现,使青花瓷画艺术如画一般,也具有中国画的审美方向。青花的蓝色和瓷器的白色,他们就像是水墨画中的墨与纸;青花的蓝白,呼应着几千年农业文明社会的中国风光;这是中国文人表达情感所追求的精神生活。人们心理中的青花感觉淡漠、恬静、典雅、质朴,符合中国人崇尚含蓄自然的青花山水艺术的精神。青花瓷以其清新典雅的视觉感受,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蓝白艺术中的蓝白两种颜色是蓝白艺术独特的色彩风格。其幽雅的特点是受老子“见朴、抱朴”思想的影响。蓝白二色性是一种宇宙“互补”关系,即所谓的“阴阳合一关系”。蓝色和白色符合道教和佛教的清净无为思想。水墨视觉的静观与清凉月光的美,是一种和谐与默契。

艺术家熟悉青花瓷画中中国画美学的内在美和空灵美。通过“存在”与“虚无”、“现实”与“空白”的暗示,他忘却了自己,忘却了事物,自由摆动,用灵巧的线条表达了内心的净土。

青花瓷山水画表现了一种情景交融、观道的艺术理想境界。它显示了简单和神秘的含义。它以大自然的山、河、草、云为创作源泉,赋予瓷器以灵感。景观已经成为创造者书写情感和思想的媒介。中国的水墨画、诗歌和陶瓷艺术都喜欢以山水境界为中心来表达和吟咏情趣。意欲将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融为一体,展现中国人民追求的思想情趣和审美情趣。因此,在中国山水画向青花山水画发展的过程中,对山水画微妙变化的追求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意识。

4 结语

在一般艺术词汇中,青花艺术的艺术词汇与中国画审美情趣的艺术词汇是一致的。“青”与“黑”两种颜色的恬静意境,在同一审美语境中,是中国文化美学的根源,让我们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境界,感受生活的节奏,清新典雅的瓷感和水墨画中情感的升华和精神的飞跃。应该说,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框架内,它们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心理理论兴趣的确认,是对深厚文化内涵的价值判断。

猜你喜欢
青花瓷青花水墨画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水墨画作品
青花
牡 丹 (水墨画)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纯净的青花瓷
韩潮水墨画作品
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