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保法”上新啦

2021-12-02 11:05
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口音丁丁小事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国家为少年儿童送上了一份关怀大礼包,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正式实施……

亲爱的小朋友们,“未保法”就像一把大伞,是国家专门为我们未成年人打造的。它可以为我们未成年人“遮风挡雨”——维护合法权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困境或难题,第一时间就要想到这把“大伞”,并主动撑起这把大伞,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哦。本期小编将通过一个小故事,带大家走进新修订的“未保法”……

这不是小事

关键词:学生欺凌

开学后,三(1)班出现了一个新面孔,他是从外地农村新转来的同学天天。天天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是口音与大家不同,一句“同学们好”惹得全班哄堂大笑,为此,他一个星期没敢说话。

一个学期里,天天似乎成了一些同學嘲笑、挖苦的对象,有的同学喜欢和天天开恶意的“玩笑”,比如把他的帽子藏起来,有的同学则故意推搡他……

一次大扫除,老师布置打扫卫生任务,叫天天去拿拖把拖地,天天随口应了一声“是”。这个“是”字传到同学们耳朵里就变成了“死”,平常总拿天天取乐的丁丁学着他的口音发出一个长长的音:“死——”在场的同学爆笑,天天变成了大红脸。虽然老师制止了大家的笑声,但天天的怒火却没压下去,和丁丁扭打起来,把丁丁的眼睛弄伤了。

事情发生后,班主任联系了天天和丁丁的家长共同来处理,还请了学校的心理老师参与其中,并在课上严肃地批评了嘲笑挖苦天天的同学,组织举办了关于“拒绝欺凌,爱护同学”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深刻地意识到平日里挖苦取笑同学的行为是不对的,这不是小事!

一些人总认为同学间的打架斗殴才是“学生欺凌”,其实,在校园里更多的是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在同学QQ或微信群里恶意排挤某位同学,总是针对某个同学开恶意玩笑等等。那也许有小朋友会问,“学生欺凌”是什么呢?“未保法”对此又有何规定呢?

学生欺凌属于校园欺凌的一种,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猜你喜欢
口音丁丁小事
法国立法禁止嘲笑他人口音
关于发型这件小事
别人都在说英语,只有中国人在说口音
小事
一件小事,两种态度
动物“叫”各不同
你说话的口音反映出什么?
一起去踏春
谈天气
神奇的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