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湖南“禾计划”项目实践

2021-12-02 10:18肖可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社工站点乡镇

肖可

湖南“禾计划”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将政府的一些实质性的行政,通过嵌入性的社会工作进入到基层,再通过相关的制度、项目、人员进行内深化的行为,畅通社会工作的专业、规范之路,最终达到“脱嵌”。聚焦民政主责业,通过政府购买的服务方式,在乡镇设站点,建设社工队伍,用专业的方法提升基层民政经办能力,整合搭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本文基于2019-2021年对湖南省乡镇(街道)社工站项目的跟踪,以零陵区青年社工本土化培育作为案例,研究在国家乡村振興战略布局中。以社工站平台为依托的社工人才本土化培育过程。

一、湖南省“禾计划”项目基本情况

(一)湖南省乡镇(街道)社工站项目自2018年6月启动,适逢乡村振兴作为国家“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之年,湖南省民政厅在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组织近4000名社工运营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1940个,该项目率先实现了社工站覆盖全部乡镇(街道),通过在全省全域招聘社工从业人员,支持培育社工人才发展,加强培育基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高民政服务水平,健全和充实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

(二)零陵区社工人才情况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查阅档案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并对零陵区社工站项目的执行队伍进行分析,从人员来源、工作内容、项目开展情况分析了该项目的基本人才情况。零陵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服务项目通过政府招投标的方式由中标方进行运营,全区共16个社工站点,配备42名社工。零陵区社会工作服务总站,是零陵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标,引进符合要求具备丰富经验的优秀社工组织进行管理和运营。社工总站负责全区16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和驻站社工的管理和督导工作,服务于全区老年人、儿童、妇女、贫困户、低收入人群、特困供养人员等各类弱势群体。

社工总站通过专业的社工人才队伍,促进我区社会治理的健康发展,积极、广泛、深入参入到基层,弥合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发展矛盾,营造积极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维护基层社会的稳定发展。让社会治理更有温度,人民生活更加和谐,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引导好、服务好、满足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远化、深层次的精神文明生活需求。社工总站的发展始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强化政府在社会工作服务能力建设中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二、青年社工人才培育成效

(一)多方参与人才培养,青年社工本土化比例高

零陵区社工站项目共16个一线社工站,设社工站指导服务平台作为社工总站。总站亦通过公开招标由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统筹全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工作。研究以项目落地实施人员到岗作为起始时间,即2019年3月起,以2021年6月人才情况调研作为时间终点,分析3年项目周期中人才结构的变化。2019年3月项目落地实施后,笔者对比项目实施前后社工人才队伍数据,在社工人才队伍数量、持有社工证或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社工比例、本地社工的比例及青年社工比例和受过专业育或培训的人员比例均有所增长。三年后本土人才和青年社工人才的比例均保持在80%以上,更加体现了项目初始阶段对于本土和青年两个人才维度规划的可行性。

(二)重视人才专业化建设,社区服务成效明显

零陵区以人才本土化培育为突破口,通过人才振兴推动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人才队伍稳定性、专业性以及显著服务成效三个方面。

1.人才队伍稳定性提高。人员流动问题是社会工作行业存在的显著问题,而在“禾计划”项目中,人员流动仍然是全省乡镇(街道)社工站面临的难题。零陵区民政局从项目初始阶段便认识到人员稳定的重要性,因此从社工福利保障,工作环境优化和工作困难解决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支持,在季度评估和年度评估中加强人员稳定性的重视和引导,2021年零陵区该项目人员流动数量为7人,流动率约为11.9%,其中有3人流动原因是岗位调整或考上公务员,团队成员离职率明显降低,人员流失率较低,团队结构稳定。

2.人员专业水平提高。社工站项目运行3年,社工持证率由15.7%上升至52.6%,持证率提升36.9%。此外,社工站一线从业人员通过省、市、县民政部门组织培训、零陵区社工站指导服务平台督导及培训、受雇机构开展专业咨询和督导,专业水平普遍提高,2020年全部站点均明确站点一对一督导,并实际开展督导计划,通过访谈和满意度问卷评估,结果显示社工专业化水平有所提升。

3.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成效明显

以石山脚街道为例,石山脚街道社工站成立于2019年1月1日,社工站由两名组员一名督导组成,负责石山脚街道18个村,2个社区的民政工作。本辖区有低保302户710人,特困349户,90岁高龄老人84人,敬老院30人,百岁老人6人,残疾人1180人。贫困户3241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6人,留守儿童36人,留守妇女10人,留守老人57人。社工站的基本工作是把辖区内留守人员、低保困难家庭、特困人员、未成年人、失独失能家庭人员和社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首先先进行走访,摸清具体情况,根据摸底的详细情况,建立完整的档案。开展针对性的活动。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寻求社区需要与社区资源的有效配合,以满足社区需要,解决或预测社会问题,改善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促进社区进步;追求权力和资源的公平分配;发挥人民的潜能。自石山脚街道社工站成立以来,链接志愿服务举办六城同创活动6次;与零陵志愿者一起举办10次防溺水知识宣讲;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活动22次;为石山脚的居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质量。这一年来石山脚社工站合计为石山脚的困难居民链接资源送去了5万余元的爱心款项,为需要帮助居民解决暂时的困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憧憬,有一个更美好的期待。

社工人才每天在窗口值班,熟悉民政的各类业务,民政业务各线上的数据的录入,接待来寻求帮助的民众,2020年度办理临时救助200例,协助申请办理低保60户,申请残疾人护理补贴65人,申请残疾人生活补贴52人,事实无人儿童办理36人,90岁高龄补贴12人。申请办理特困供养10人,家庭矛盾调解12起。

三、青年社工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青年社工流动大,服务可持续性受影响

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体现为劳动者年龄、职业、学历等内部结构的合理安排,还体现为人才在不同的职业、岗位、地区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与物质资源的有效结合,从而提升物质资源利用水平。项目运行3年以来,社工站人员整体流动率高,以2019年的16个社工站来看,截至2021年6月,仅3个社工站维持项目初期到岗人员原班团队,其余13个站点均出现过1人以上人员变动。16个站点中,人员变动在2次以上的站点有9个,人员变动次数在3—10次。以项目初期42人团队规模来看,有27位社会工作者未进行过岗位调整,即人员流动率超过50%。

(二)本土社工专业化水平低,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目前社工存在的困难是基本每个乡镇只配备2名社工,平时需要在窗口办理业务,入户走访的时间与范围有限,不能全面的掌握的辖区所有在困境的居民;宣传力度也没有达到,甚至大部分居民都不知道社工是做什么的。在平时工作中遇到问题,社工本身的专业知识不够,有时遇到问题,不能更专业的去解决问题,会把情绪带入其中,不能很好的服务案主。社工对于专业词汇和工作方法缺乏认识,但出于工作进度压力,站点通常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此,服务质量常常难以保障。

猜你喜欢
社工站点乡镇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A Social Crisis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以“夏季百日攻坚”推进远教工作拓展提升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怕被人认出
先进站点应与落后站点开展结对帮扶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