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对公共健康的影响研究

2021-12-02 10:18郑会玲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

郑会玲

摘要:我国城市化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近年传染性疾病的大爆发,已经显现出现代化城市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城市绿地作为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对市民的身心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潍坊城市公共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公共绿地的功能设置与身心健康的相关关系。结合城市规划设计,从居民健康的角度,提出城市公共绿地的规划策略,为市民的人文健康在城市绿地建设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公共绿地;公共健康;建设策略

一.现代化城市发展现状

1.现代城市发展造成城市居民人口比重加大

世界多数国家城市人口的统计显示,不少国家市民人口比重达到了50%以上,更有发达国家高达80%以上。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人口的数量也在急剧攀升,据近几年的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城居人口比重已超过50%。按照正常发展速度,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5%。[1]以上几组数字让我们清晰的看到,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地方生态系统发生了质的变化,对城市人们健康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现代城市发展给人们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

城市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更多便利,当然也极大的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有诸多的问题一一暴露。城市化空气污染造成热岛效应的问题;城市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影响了正常生活的问题;城市绿地破坏违背了自然规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高消耗、高污染产业的发展,使得城乡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现代城市的发展使得人们心理疾病加剧。这些问题正在慢慢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并且越来越危险。

3.城市公共绿地与公共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们的健康始终要有新鲜的空气和舒适的自然环境.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为缓解工作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也为了健康的生活,在紧张工作的同时,尽可能的去接触大自然的绿色美景。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让市民们感受到了渴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美景的美妙享受。城市绿地不仅仅美丽城市,扮靓城市,同时它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它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各种绿植在生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效,它们可以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可以降低噪声,恢复安宁;可以除尘净化空气;可以净化心灵;可以改善心情。所以说城市绿地有着潜在的健康保健功能。

二.建设城市公共绿地意义

1.公共绿地建设的意义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平衡的调控者。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绿色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功能上,有效增进人类的心理健康,只要多增进与绿色植物接触的机会,是能够有益于心理健康。

1.1绿地植物调和新鲜的空气,有利于人们健康的呼吸

绿地植物不仅能为动物及人类提供食物,而且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大量的氧气,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维持平衡。城市空气中大量尘埃、油烟、碳粒等降低了太阳的照明度和辐射强度,削弱了紫外线,污染了空气,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增加。[2]城市中绿地植物叶面粗糙多毛,有的能分泌黏液和油脂,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比如路旁的行道树依靠叶面的吸附和枝干的拦截,过滤掉空气中的污染灰尘60%左右。从而保证了清新的空气,人们的健康呼吸。

1.2公共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城市内的辐射和光照在大气污染的影响下, 温度湿度等指数有很大的改变。所谓的城市“热岛”效应,是因为城市上空的污染物增加导致的。城市绿地改善小气候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首先在调节温度方面,由于受乔灌草的影响,太阳的辐射被吸收和反射, 以及枝叶减缓了空气流通速度, 平稳了气温的日变化,缩小了日振幅, 可以形成较好的绿地小气候环境。其次在增强湿度方面,植物可通过根吸收大量水分, 然后经过叶面蒸腾,转移挥发大量了水分,天然的增加了空气湿度,同时也降低了温度。再者是通风防风方面,城市的防护林带可以起到降低风速, 减轻风害的防护作用。城市绿地通过绿植直接或者间接的调节环境小气候,从而有益于人们的健康成长环境。

1.3公共绿地可以减小噪音,创建健康安怡的环境

大部分的声音都是以放射状的形式传播开来。在传播过程中,若是遇到树木等粗糙物体,就被吸收掉一部分,声音就会大大的减弱。绿色植物可以有效吸收噪音,植物对噪声的减弱跟绿地结构组成有很重要的关系。针叶树、阔叶树和常绿树消减噪声的效果尤为好,空旷地较差。大量的噪声让人们烦躁不安,通过绿色植物的吸收转换创造安静环境,有益人们心神安怡,健康神经。[3]

1.4绿地植物具有杀菌抑制病毒功效,保证健康洁净的生存环境

城市绿地植物作为天然的杀菌抗菌物质,其枝叶对粉尘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可以降低空气中细菌数量。另外就是一些植物的挥发物质如香精油类物质和氨基酸、生物碱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水生植物芦苇可通过降解作用,有效去除地表径流水中的污染物,由于它是挺水植物,可与多种微生物共生,促进净化作用;另外,草地可以大量滞留许多有害的金属,吸收地表污物;树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有些植物如木槿樹、侧柏、香樟就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减少大气中的毒物含量。

三.潍坊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潍坊城市化发展快速推进中,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1)中心区人口密集;(2)居住环境较差;(3)环境污染相对严重,开发建设导致大量植被、绿地被占用和破坏,绿地数量减少、生态功能蜕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四.潍坊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相应对策

城市建设为人民,不断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和宜居宜业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城市设计导则管理以打造城市特色风貌,优化生态环境为指引路线。

(一)潍坊城市公共绿地建设遵循的原则。

1.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法则。生物多样性的城市绿地建设,更加贴近了人工生态系统的自然化,为满足人们感知自然、走进自然,了解自然提供了保障。在公共绿地建设时,有以下注意事项①尽可能选择本地乡土树种作为绿地建设的主打种类;②探寻自然尽可能模仿自然生境建设公共绿地;③构建原生态的地容地貌作为公共绿地形;④引进种植一些边缘性物种,丰富植物品种。

2.自然修复重生原则。为了尽可能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恢复曾经损坏的自然环境,将对原有的沟渠、河道、滩涂等原生态面貌实行修复维护,尽量营造原生生境,建设自然生态环境。

3.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法则,健康则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前提基础。因此,如何搞好城市绿地建设才能保证人们的健康,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4]从人们健康的心理、生理和社会交往方面总结建设健康的环境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二是提供一定的活动场所;三是创建有兴趣激发感官的设施;四是种植能量型绿植。

(二)潍坊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对策探讨

城市公共绿地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消极的工作生活方式不仅仅给个人造成一定的伤害,也会给整个公众健康带来灾难。基于健康考虑,也从根本上塑造适合大家的生态环境。

1.积极营造宜居的生活空间。城市公共绿地聚焦“增花添彩、疏林间植、建设特色路”,大力推进公园景区更新、绿化景观营造。规划建设城市动物园和大型综合植物园,普遍建设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加快绿化立法,提高绿化指标。

2.加快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城市建设理念,建立產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低端制造业发展。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3.全力打造城市公共绿地的动静之美

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动态之美,孤寂的人们可以在这种喧闹场所中得以缓解宣泄,给自己精神的舒缓。生物动态景观中还要规划设计休闲娱乐的空间,来满足人们漫步、交流、娱乐,健身、运动的放松活动,从而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当然,有动的空间就要有静的场所,所以,城市公共绿地也要规划建设一些相对安静的环境供人们观赏、静思,消除一身的疲劳和紧张情绪。[5]

4.选择有利于环境和健康双重功效的植物种植。植物利用本身具有的特性形状、颜色、味道等变化等作为城市公共绿地活力元素。还可以借助景观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让人陶醉其中。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中,从视觉、听觉、美观、健康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乔灌草的配置,适时营造出各种空间,当然,在植物的选择上,注意其健康保健安全功效。植物是天然的人体健康医生,城市绿地建设上的植物运用种植还在探索中。

五.结束语

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所带来的环境恶化现象,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更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无论从生态环境建设出发,还是促进人类健康角度来看,将自然引入城市,城市公共绿地是实现这种现实的唯一办法。呼吁广大市民提高对公共绿地有益健康意识,进一步发挥绿地的健康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平,健康与健康促进,中国健康教育[J]1998,14-4

[2]李树华,园艺疗法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3]城市公共绿地供给与居民健康的空间关联[J].谭冰清,武书帆,苏世亮,翁敏.城市建筑.2018(24)

[4]工业区园林植物种类组成及其丰富度分析[J].肖荣波,周志翔,王鹏程,郭尔祥,叶贞清,冀广超.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

[5]浅谈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杜树荣.林业调查规划2007(4)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
小学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数字化时代下国有大型企业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策略
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析
乡镇中心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略探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