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农村小学践行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

2021-12-02 12:12邵德常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融合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深化国家教育改革,小学教育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積极创新教学方法,在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使教学质量得到优化与提升,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浓厚持久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融合

当今社会,高科技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互联网则是信息库和信息交换的中心,它拥有不可限量的信息索取渠道以及数据在不同的信息实体之间进行交互的机能。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信息技术融合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仅能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还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创设形式多样的情感氛围,构建高效课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为多方面的工作领域带来了诸多益处,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让先进科技在教学方面发挥更优质的作用,是小学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应大力开展以信息化环境背景的教学活动,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进而让教学工作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内容更加精彩,方式更加多样。如,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公共场所拒绝危险》这节课程时,如果教师只用语言简单对公共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描述时,学生难以想象到公共场所存在的危险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会造成哪些极大的危害,如果教师在正式开始授课之前,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为学生展示安全标志图片让学生认识,熟知一些基础的安全标志,如:当心触电、严禁烟火、当心台阶、小心地滑、库房重地闲人免进等等。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认识各种安全标志后,就会知道安全标志与安全设施之间存在的必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播放事先从网上下载好的极端抓拍视频录像,让学生分组讨论视频中的行为对不对?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在课后,让学生以真实的体验去感受生活,哪些公共场所存在危险隐患,通过针对性的活动体验,使学生增强了自我保护、安全意识,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安全规则。这样有实质性的教学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增强学生感受事物的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产生主动遵守公共安全规则的意识,拒绝危险,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安全事故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以及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和损失,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提高教学质量[1]。

二、借助多媒体素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行为习惯,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只依靠品德教师单纯的说教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仅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解相关事件或现象,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正确的观点是比较困难的。在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展现,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完整地呈现出来,使抽象的知识或概念更加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内容,例如,在学习《节约用水》这节课程时,由于生活中学生每次打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不能真正体会到水的重要性和感受到水资源的缺乏,当今小学生因为没有经历过旱灾,更没有感受过缺水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不便,所以很难理解水的宝贵。这时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极度缺水恶劣状况的图片,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极强的视觉冲击,可以使学生在思想上能自觉、自愿地节约用水,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在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够消除学生与课堂教材之间产生的距离感,还使学生在视觉体验下对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事物有深入的了解,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教材有更全面的理解,不断突破教学难点,使其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等主体性品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更直观更有效,进而达到知行合一,加快品格养成的目的[2]。

三、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主动的发现者、探索者、是主体得以确立的内在依据。在我国新的教育方针提出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成为了当下小学开展教育教学的主旋律,在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品德教师应积极运用形式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教材中的内容充分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换个角度想一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播放提前搜集到的同学之间闹矛盾的视频,并找几名学生将教材中的事例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回忆与同学之间是否出现过类似的矛盾或冲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将客观现实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是在课堂教学中仅仅依靠教师讲述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幻灯片、影像资料等辅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例如:教师展示四个小朋友生活习惯的影像,学生通过观察,展开讨论,最后说出哪个小朋友的生活习惯是对的;或者教师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模仿情节,进行表演。丰富多彩的课件,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兴趣,再配上一段合适的背景音乐,或者有趣的卡通图像,通多视觉和听觉的直面冲击,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良好品德养成是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因此教师在设计各项教学活动时,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联系,使学生可以再现到实际生活与学习场景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与道德情感,使学生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提高思想认识,进而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性[3]。

结束语: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在提升自身水平能力的同时,也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发展,打造高效课堂。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方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农村小学品德教师的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终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桂春.浅析如何在农村小学践行信息技术与品德学科教学的融合[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v.38;No.365(12):086-089.

[2]寇生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思考[J].2021.v.40;No.445(11):336-369.

[3]王晓梅.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J].2021,v.400;No.778(085):018-060.

作者简介:邵德常,男,汉,1970年8月生,山东宁阳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管理。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