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对大学教师的启示

2021-12-02 18:55宋丹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启示

宋丹丹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和实践家,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的生理成长规律,大学生呈现出更强的主体意识、更宽广的视野和格局等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价值观扭曲、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动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问题。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并结合大学教学目的和当代大学生特点,谈谈对大学教师的启示,以期助力大学教育发展。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大学教育;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完成了大量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通过分析学生特点,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经验,被众多教师奉为金科玉律。每当提起大学生,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少年说》里的一段话总是萦绕在耳边,振聋发聩——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段话充分强调了大学生对国家的重要性。虽然苏霍姆林斯基的实践对象是中小学生,但仍有许多观点对于大学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将《给教师的建议》应用于大学教育,结合大学教学目的和当代大学生特点,总结了几点对大学教师的启示。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的指路明灯和第一推动者”。首先,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更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把智力财富传授下去。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他认为教师应该善于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领域和各种技能。最后,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是教师的第一素养,教师应该尝试创造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容易的理解和运用知识。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不经意的话语可能会触动进而影响学生的一生,每位教师应努力托起学生的梦想。

二、大学教学目标和当代大学生特点分析

(一)大学教学目标

使学生产生自我认识和实现自我教育是大学教学目标之一。大学教师不可能把人生的方方面面都传授给学生,怎样生活得更幸福?怎样保持身体健康?怎样过好自己的家庭生活?怎样更好的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等这些问题不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专业知识就能解决好,更重要在于大学生要培养自己的自我认识和实现自我教育。大学生只有大学教学的另一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思想的社会一分子,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学业,更应关注他人,关注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特点分析

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学习、交流和发声的平台。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主力军,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中心意识,具有了更强的独立自主人格。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周围,阅读变得更简单了。以往大学生只有在图书馆才能阅读书报资源的时代过去了,借助计算机和手机,大学生就能很容易的学习到政治、历史、经济和理工等多种知识。大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活跃了,具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和格局。

但是,当代大学生也存在很多缺点。计算机和手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网络上也有很多有害资源,吸毒、色情和暴力等等,使得很多大学生滋生了扭曲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长期的依赖电脑和手机使得大学生更多的被动接受知识,而自主学习意识和动手能力变得更弱了。同时,由于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的改善,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是娇生惯养成长起来的,这使得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往往一点挫折就会让他们爬不起来。

三、对大学教师的启示

(一)培养学生阅读和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这点对于大学教育也同样适用。他主张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时代,虽然大学生能够更容易的去阅读,但网络资源错综复杂。大学教师应做好引导和督促的作用,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网站和阅读书目,帮助学生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同时,教师也应做到警示和监督作用,多和大学生沟通交流近期的阅读,避免大学生接触到不健康的书籍资源。帮助学生建立阅读体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

(二)大学老师要有“两套教学大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当然,大学的“两套教学大纲”不同于中小学。直观地说,中小学的教育可以认为是应试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为中高考服务的,而大学生更要注重对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毕业主要有两个出路:工作和考研。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需要多种技能,如思维创新、组织协调、人际交往、外语听说和软件运用等能力,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就要在学好各种技能。因此,大学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的毕业规划,除了传授课本知识以外,推荐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和参加实习工作,同时拓展学生思维,为工作做好准备。对于备考研究生的大学生,一方面要教授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主要是转变思维,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思考问题,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同时为大学生推荐相关研究方向的专业书籍。

(三)要使知识“活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当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活学活用,并能激发新知识的产生才是教育的目的。这一点对于大学教育更为重要。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独立人格,无论是毕业后工作还是从事科学研究,都应该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

大学教师在授课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避免背诵和枯燥死板地讲授知识点,注重讲授知识点的发现过程和应用场景。在讲课中多提問题引起大学生的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实现知识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苏霍姆林斯基. 育人三部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启示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改善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