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理论叙事学在影视剧中的运用

2021-12-02 17:39杨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叙事结构人物塑造

杨阳

摘要: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剧和家庭教育剧成为影视剧中持续关注的热点。电视剧《小欢喜》以高考为主要线索,对三个家庭所产生的现实问题进行展开叙事,关注中国式亲子关系,呈现出较为完整的中国式家庭教育现状。本文将通过中国古典理论来分析叙事学在电视剧《小欢喜》中的运用,从叙事学的不同角度阐释出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中国古典理论;叙事结构;叙事空间;人物塑造

“叙事学”的概念来自于文学领域,但其研究对象并不限于文学领域,以中国叙事学为代表可以运用在影视剧创作研究中。我国较早有中华经典名著《文心雕龙》中就阐述了中国传统的叙事原则,中国古典美学中也运用到了叙事学方法。当然,中国古典理论的叙事学研究完全可以运用到影视剧中,以聚焦社会热点的家庭题材剧《小欢喜》为例,从多种角度阐述影视中包含着叙事学,叙事学渗透在影视剧中。

一、经典的线性叙事结构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指出:“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奇妙的联想和想象活动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作者的精神或说是主观情思与客观外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很好的论述了构思的原则问题。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一书从“结构”入手,从结构中延伸,系统阐述了结构与意义、结构与故事背景,结构与人物的各种关系,依据故事情节来建构的创作。

《小欢喜》讲述了三个备战高考的家庭不仅面对升学压力,还面对着教育选择、亲子关系的社会热点问题。三个家庭分别代表着三种家庭结构,学渣方一凡因为成绩问题和女强人高管妈妈童文洁斗智斗勇,慈父方圆在其两者之间起到调和作用,方一凡的表弟在高考这一年因为北京户口也来了北京。单身妈妈宋茜为了女儿乔英子全心备战高考,以爱的名义控制其生活,爸爸乔卫东是英子的救命稻草。从小缺失父母的爱的季杨杨在高三这一年有了“空降”过来的父母,古板的爸爸季胜利和温和的妈妈刘静尝试与孩子接近,给孩子温暖。三个家庭代表着三种家庭结构,在高考为背景下以四个孩子为中心,一起诠释成长与爱的意义。同时三种家庭结构也是中国式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导演将三组家庭串联起来,共同组成了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基本故事。

在影视剧中,戏剧性结构可以被规定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小欢喜》中也是如此,从一件小事可以牵扯出许许多多的事,如方一凡向乔英子借安眠药偷偷给林磊儿吃,宋茜询问,童文洁表示不知,才知方一凡为了和女神黄芷陶住的近一点,给林磊儿下药,让父母搬家。每个人物可以牵扯出更多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是互为关联不可缺少的,各种矛盾冲突的设置也恰到好处,按照事件的发展逻辑展开叙事,观众也可以更好的理解。《神思》篇中的构思原则问题在《小欢喜》的线性叙事结构中得以体现。

二、银幕的空间叙事

在影视剧创作中,空间处理深受中国传统空间美学的影响,“意象”尤为突出。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神思》篇“意象”作为整体概念出现;“窥意象而运斤”,后有何景明提到的“夫意象应曰合,意象乘曰离”。先产生意象观念,从而追求美学意境。《小欢喜》运用纪实风格的影像美学将三组家庭的内在与外在空间呈现,客观反映了中国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银幕中的空间叙事是不可缺少的。

《小欢喜》中用镜头对准三组家庭的居住环境以及学校等行动与场景发生的物理空间,从客观镜头反应真实环境,在画面上与观众进行交流,引起共鸣,同时也为剧中的人物提供身临其境的氛围。故事以北京这座城市为大环境,以三组家庭的居住环境为小环境,交代了故事的发生地点。四个孩子所面对的不管是外在空间还是内在空间的改变,追溯其因是因为中国环境中特别严峻的代名词“高考”。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对整个中国家庭的影响巨大,高考也被冠上了可以改变人一生的词汇,中国家庭也以此来做文章。剧中在乔英子患抑郁症期间遇到丁一这一角色,他学习优秀并考入名校,但因为父母过于极端的管教方式选择了自杀,在他之前的居住环境里墙面上写着“我恨”,曾对着错题纸发呆,稀少的空间叙事以及和乔英子就可以了解,大环境以及小环境给予丁一的压力非同小可,推动了人物的走向。

形象空间作为影片整体结构意义上的空间,具有相对完整和呈封闭性的系统性质。也就是说,影片结构中的每一个局部空间都是作为影片整体空间构成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并获得“形象”含义的。 作为电视剧的封闭性空间,它能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视觉角度。《小欢喜》为家庭教育题材剧,剧中的家庭关系及情节都需在家庭住所这一封闭场所才能完成,而空间的呈现于装置也与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剧中的装修风格与装饰已经不是简单的空间布景,而是成为为观众传达话语的手段。

通过对物理空间环境的展示以及运用艺术化的手法,让观众对剧中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电视剧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涵上建构完整真实的人物形象,独特的空间美学理念也在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为探求艺术与伦理意义、人物塑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多功能型的人物塑造

冯梦龙的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的序言认为:“野史近真乎?曰不必也;近膺乎?曰不必也。然则,去其膺而存其真乎?曰不必也。”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真假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事真而理不膺”,即事膺而理亦真。 也就是讲,人物和事件可以进行虚构,但要合情合理,要符合逻辑。另一方面,优秀的作品在揭示人物真相的同时还会仔细刻画描写出人物本性变化轨迹,无论是朝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发展。 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对现实题材电视剧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成长环境和人物性格的不同,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会有较大的差异。

以剧中的小主人公为例,方一凡从小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虽然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但性情温和,情商极高,剧中在期中考试成绩出来时和母亲发生最激烈争吵,成功说服父亲方圆瞒着母亲争取艺考。林磊儿在母亲去世后被小姨童文洁接到北京,可以感受到从一开始对方一凡一家小心翼翼到后来逐渐找回真实的自己,把自己当作家庭成员的一份子,慢慢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酷爱天文的乔英子因为母亲特殊的爱让其感到窒息,一次考试成绩的失利被剥夺了喜欢的东西,和母亲的每一次吵架都让人心疼,但在自己小小的航空梦里仍然充满力量。从小缺失父母陪伴的季杨杨丝毫感受不到父母的用心良苦,甚至体会到更多的是困惑,但母亲生病季杨杨果断剃掉了自己的头发,和她一起抗癌,这一转变让观众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电视剧中每一个小人物都有其闪光点,通过一系列符合逻辑的事件塑造出多功能型的人物,每个人物和事件都推动着故事剧情的发展,真的做到了“事真而理不膺”。

四、结语

中国古典文学中包含着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主创者们也会沿着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运用中国叙事学理论来分析中国现当代电视剧,是探寻影视剧作品规律的关键所在。

中国古典文学之所以有名人进行评点,在于作品着实精彩。评点家也把高深的叙事理论的阐释和高明的叙事谋略的揭破,融合在对经典作品的轻松愉快的解读之中。它们往往能够在复杂纷纭的线索中剔出条理,在看似平淡無奇中点破作者出手不凡的苦心,从而使评点也成为高品位的创造,令人惊叹于评点者胸有全局,眼有慧光。 电视剧《小欢喜》可以从叙事学不同的角度找到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也更好的证明了中国古典文学具有丰富性,同时也使《小欢喜》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更高的水准。

参考文献

[1]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

[2]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119.

[3]聂付生.冯梦龙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0.

[4]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

[5]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叙事结构人物塑造
从唐传奇到电影的文本变迁
《傲慢与偏见》之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安排论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手法与影响探析
《哈利·波特》的魔幻叙事解析
贾樟柯电影叙事的板块结构分析
回家之路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大师与玛格利特》中空间变换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电影《明日边缘》叙事动力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