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辽西传统囤顶民居建造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1-12-02 14:24马劲骄刘戬涵何美轮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民居

马劲骄 刘戬涵 何美轮

摘要:辽西囤顶民居文化区位于辽河以西辽宁省的西部地区。西南接河北省东部的秦皇岛市,西北依松岭山脉,南临渤海辽东湾,东北接辽河平原。地形地貌主要以丘陵台地为主,其次为平原。整体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西北部以海拔 300~400 米的低山丘陵为主,山区森林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向东南逐渐过渡到海拔 50 米以下的由河流冲积而成的滨海平原,地势平缓,起伏极低。囤顶是辽西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符号,也是辽西民居建筑不同于东北其它地区民居建筑最具鲜明之处,是辽西民居建筑独特风格的缩影。通过对囤顶建筑的分布,以及囤顶形成的地理影响因素和社会文化影响因素,囤顶的构造与做法。

关键词:囤顶;民居;美丽乡村

1 囤顶民居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囤顶民居建筑是辽西地区民居建筑的特色,也是辽西民居建筑不同于东北其它地区民居建筑最具鲜明之处。辽西地区是指位于辽宁省辽河平原以西与内蒙古、河北接壤的辽宁西部地区,狭义上辽西地区特指辽西走廊,即从今日的锦州城区到山海关城区之间的一条狭长地带。

囤顶民居没有南方民居诸多民居一样有知名度,但是通过调研发现,辽宁民居在功能、结构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调研价值。例如,由于其独特的气候环境,在抗寒性、抗风性能方面,传统民居的许多方式都值得我们借鉴并运用于现代创作中去。让国内外民众不仅知道“福建土楼”、“徽派建筑”等,也让“囤顶民居”这一群体纳入到大家的知识范围内。

2 囤顶民居的研究价值

在调研的过程中,辽西这一文化交融区,逾百龄的古村落恐怕保持原貌的没有了,很多年代久远具有保护意义的民居正逐渐变得衰败。这些还在活的古村落,怎么让它健康地活下去,却是面临的急切思考的课题。传统村落并不是物质文化遗产,也不同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兼有物质和非物质的特征,即村里所有的建筑房屋中都有人居住和生活,村落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地,也是村民的家。这里独有的历史记忆、宗教传衍、村约民规的建立和生产方式等。

随着时代变迁和发展,建造材料和技术的进步,在民间工匠建造技术经验的传承过程中,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同的派系,虽然都是囤顶建筑,但也会大同小异。有的地方相对落后,交通闭塞,仍然使用的是粘土坯的屋顶,而有 些地方使用的是混凝土屋顶,因为材料不同,建筑形式也必然不尽相同,但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囤顶建筑形式。当今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原有的建筑形式和功能不能满足现代的生活要求,开始进行大量的拆迁和翻建,演变成现在的平顶房,我们也叫它北京平。保留着传统的具有辽西建筑特色的囤顶建筑越来越少,因此对具有辽西地域文化特色的囤顶建筑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3 囤顶民居的应用策略研究

辽西地区作为古老的移民走廊,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直接接触的交汇地带,同时也是中原文化传进东北地区最主要的通道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這里在历史上战乱、戌边、移民等现象不断发生,形成了独特的移民文化圈。可以说辽西地区的满族构成可以说是东北整个地区源流最为复杂的,他们在融合到满族群体的过程中也把各自的文化带进了满族的机体。反应在民居建造上则表现为文化的涵化现象要远大于东北其他文化区,这也使得辽西地区的满族民居在建造方面与其临近的华北平原更为接近,但同时又保留满族老屋很多的典型特征,如火坑的使用、口袋房的布局、支摘窗的样式等。文化的融汇促使了民居建造的多元化,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辽西满族囤顶民居文化景观。

对于其特殊的文化符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3.1 墙体

室内墙体的装饰。民居一般建筑以砖石房子为主体,一是取材就地便利,另外原因是砖的价格相对比石材高,所以辽西的老房子都是石材砌筑居多,还有一种是泥坯为砌筑材料的房子。石材砌筑的房子表面抹泥坯找平,泥坯有两种作用,一是增加墙体的强度,另外是增加保温性能。泥坯墙最大的优点是冬暖夏凉,具有很好的保温性,就地取材,具有取材便利性。缺点是本身强度不够,易受刮擦破损。为了增加泥坯的强度,一般要在泥土中加入打碎的秸秆,叫做加瓤筋,以增加强度。这种墙面的基础上以白面浆糊做粘结剂,报纸基材找平,一般至少糊2层~3层报纸,墙面基本平整后报纸或者蜡花纸饰面。墙面装饰工程基本完工。也有在墙角或者拼接处粘贴剪纸的花芽子,盘长纹居多。在春节时期贴上民俗年画,一年一换,就形成了室内的民俗风。

3.2 窗户

民房一般讲究一点的人家都是在结婚时或者过年的时候要做吊顶,当时叫做“扎糊棚”,包含“扎”“糊”两种工艺。扎就含有绑扎的意思,绑扎顶棚的骨架取材以当地农作物高粱的秸秆。选取粗细均匀,整体通直的高粱秸秆,晾晒干透,过节处用刀刮磨光滑,用旧报纸条螺旋缠糊一遍,目的是在粘结报纸底层的时候粘结牢固。为了凹凸结合牢固,连接处做凹槽处理,并附以竹签做连接件固件。只有在整体框架和屋顶的梁架连接的时候,才会用到钉子。不用胶,安全环保。吊顶基材一般为旧报纸,或者旧书本报。胶结材料为面制的浆糊,反复裱糊几遍找平。如果节约一点的人家就直接用报纸做表面了,斑斑驳驳的报纸纹理和图案,别有一番风格。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则用白纸作为表面主材,裱糊完的效果整齐洁白。也有一种比较昂贵的面材:蜡花纸,类似于现代壁纸,纸基上印刷各种连续纹样的图案,对花铺贴,整齐美观。在灯具位置一般都贴上红色剪纸的纹样,剪纸纹样的内容都是葫芦,桃子,蝙蝠等连续吉祥纹样,非常有民俗特色。因为有这些剪纸艺术技术结合在里面,因而,限制了裱糊工匠的人群,一般都是比较有点剪纸和绘画艺术的人才能做。所以,传承裱糊工艺到现在并不是一种普及技术,而是集中在少数匠人手里。随着这一代匠人的老去,并受到新兴工业建筑装饰材料的冲击,这种技艺将无所传承。

3.3 地面铺装

较早的地面比较简陋,一般都是素土夯实,经过日常洒水扫地的过程后,板结成一体,日常保洁上有扬尘的缺点,若是洒水降尘的话,容易产生泥泞效果。因此,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开始用红砖铺地,红砖比较其他材料,铺就的地面透水性好,民居中洒水保洁时,因为透水快而不会产生泥泞;铺装简单,直接按照一定的纹理方式铺砌后,用沙子扫缝,打扫干净即可完工。另外因为砖规则的尺寸,铺地的方式有席纹,风车纹的铺砌方式,既平整又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也会有一些民居采用水泥砂浆找平,表面用水泥擀压光面。

4 囤顶民居的研究对建筑设计及美丽乡村规划的启示

屋顶不单纯是一个建筑构件,更多的也是一种建筑文化的载体。我国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种多样,纵观各地传统建筑,屋顶样式各不相同,极具地方特色,带有民族特征,深究其背后的形成原因,在早期自然科学知识和建造技术落后的情况下,独特屋顶形式的出现恰恰是前人趋利避害,适应特定气候的智慧结晶。囤顶作为辽西地区民居建筑中独特建筑形式的延续,正是适应了辽西地区冬季严寒多雪、夏季较热、春秋风沙较大等气候特征的必然结果。

5 结语

囤顶民居建筑是辽西地区民居建筑的特色,也是辽西民居建筑不同于东北其它地区民居建筑最具鲜明之处。在这一特定的民居中,我们在现代新农村民居的设计中运用到绿色技术并结合囤顶民居的特征,创造出新型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辽西可持续发展住宅。

参考文献

[1]何美轮,何冠一,王志强.绿色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广[J].中国科技投资,2018(17).

[2]何美轮,付群博,邹旭尧.论可持续发展的锦州新型农村住宅[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5(14).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民居
谈油画家笔下的民居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这样来介绍民居建筑
这样介绍民居建筑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独特的中国少数民族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