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开展康复治疗及护理的效果

2021-12-02 13:26程鹏王其迪郭超越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护理

程鹏 王其迪 郭超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开展康复治疗以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整理我院妇产科于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30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6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以及护理干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受损症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92.31%(600/65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73.54%(478/650),P<0.05;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治疗的满意率95.54%(621/65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83.08%(540/650),P<0.05。结论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中应用康复治疗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增强阴道肌群弹性,减少不良症状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护理

引言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大便失禁、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尿失禁。女性的盆底主是由三层肌肉和筋膜组成的,盆底肌肉更容易遭受妊娠、分娩、难产、子宫及阴道手术等严重的压力和创伤,在绝经后失去卵巢功能,性激素减少,导致盆底肌肉和神经损伤。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胎儿过度生长的情况相对较严重,加上孕妇自身的身体状况,以至于难产,从而加重了盆底的损伤。有研究表明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盆底肌修复技术术及盆底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该病的康复。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是最常见有效的治疗手段,将患者受损的肌肉神经进行纠正,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院妇产科于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30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29.58±6.48)岁;病程0.5~8年,平均(5.14±2.48)年;其中426例初产妇,224例经产妇。观察组患者年龄20~39岁,平均(30.46±5.81)岁;病程0.5~7年,平均(4.28±2.34)年;其中421例初产妇,229例经产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随机分组对比研究标准。

1.2方法

(1)甲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产妇实施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对产妇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将康复训练的方法教给产妇,使其自行进行盆底康复训练。(2)乙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具体如下:①腹式呼吸训练:护理人员要科学合理地评估产妇的盆底功能障碍情况,然后以产妇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指导其开展腹式呼吸训练,保持去枕平卧位的姿势,然后双手放置于腹部,指导其开展深呼吸训练,在深呼吸的时候同时开展腹部肌肉收缩训练;②提臀训练:以产妇的具体恢复情况指导并且协助其开展个性化的提臀训练,训练内容为在收缩盆底肌肉的时候提起臀部然后与产妇的呼吸频率相结合开展相应的臀部肌肉和腹部肌肉收缩训练;③提肛训练:在臀部训练结束之后,护理人员还要对产妇进行指导,使其开展提肛训练,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5min左右;④会阴训练:由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平卧,然后开展会阴训练,每次训练时间持续5s,休息5min后再进行下一次训练,每天共计进行5次;⑤电刺激干预:以产妇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用强度不同的传导电流对其阴道内的肌肉和神经进行有规律的刺激,每周进行2次干预,每次干预的时间20min,每2周以产妇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电刺激频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康复情况,根据会阴机理测试法对盆底肌力恢复进行评估,可分为1~5级,其中1~2级表示盆底肌力康复较差,3~4级表示盆底肌力康复良好,5级则表示盆底肌力康复优。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总分100分,分数>80分则为非常满意,60~80分则为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受损症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康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

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治疗的满意率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受损症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不良受损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受损症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时间往往较长,少则1个月,较慢者需要1年甚至更长时间。然而,一般自然分娩产妇于产后3~5d即可出院,住院期间不能获取充分的盆底康复知识,且出院后缺乏康复训练督导,使产妇居家盆底康复训练较为盲目,康复训练依从性欠佳。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妇产科逐渐展开。本研究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产妇展开院外延续性健康教育与康复训练指导,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纤维力等级显著优于对照组,肌电位显著高于对照组,盆底功能障碍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后盆底肌纤维力和肌电位,改善盆底功能。研究表明,盆底肌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院外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产妇出院后,由于缺乏专业的护理指导,获取信息的来源受限,其锻炼依从性不高。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App设计,通过语音、图片、视频等不同方式推送盆底肌康复相关知识,使宣教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更易于产妇理解。产妇可以自主选择接受宣教的形式,增加了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的积极主动性,推动产妇参与其中。采用线上宣教形式,使信息的供给更加方便快捷,拓宽了产妇对于盆底肌康复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提高其知识知晓率,同时克服了地域和时间限制,利于产妇随时随地接受宣教,激发产妇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产妇的院外康复锻炼得到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盆底功能,減少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邓传鹂.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雌激素在改善妇女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药,2019,32(06):1348-1349.

[2]凌琳,王文艳,张妤,付娟娟,卫兵.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安徽医学,2019,40(08):862-865.

[3]任华.盆底康复训练护理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3):10.

[4]欧学鸳,刘晖,高红梅,周春燕.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8,23(05):495-497.

[5]胡群芳,朱燕飞,胡密淑,王天意.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8):4108-4110.

猜你喜欢
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促进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肛提肌的MRI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