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治疗介入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

2021-12-02 17:40刘冬霞李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

刘冬霞 李沛

摘要: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社会工作专业有很强的指引作用,已成为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以留守儿童的个案为例,呈现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儿童个案工作中的介入流程,以期对该类社会服务工作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派;留守儿童

一、个案背景

案主张某,男,13岁,郑州高新区某村人,初中辍学。张某性格腼腆、孤僻、自卑,习惯独来独往,学习成绩较差。父母是在广州务工人员,母亲性格急躁,喜欢埋怨,父亲性格较强势,因而经常发生家庭矛盾。张某父母总是在不同場合抱怨其学习不好,导致张某学习压力大,逐渐形成自卑的心理。经过自己的努力,张某考上了一所初中,上学没多久因不善人际关系或无法接受所教知识等原因辍学,并外出打工,还频繁换工作。一年半前,张某再一次由于不合群离职后,一直没有找工作,也不回学校读书。远在广州的父母对张某的行为非常不解,觉得他不务正业,父亲更是常常对其冷嘲热讽,怒斥张某没出息。

二、案主资料收集

案主的舅舅通过电话主动向社工求助,第一次面谈时,张某将心中的困惑告知社工。张某过年在老家和父母产生了很大摩擦,希望通过自己这一年多对心理学和神学的研究,和父母分享,缓解家庭的矛盾。社工了解到案主童年过得非常不开心,得不到双亲的鼓励和支持,父母一直用打骂的方式对待他,导致自己自卑,性格孤僻。在过去的一年,案主一直在自学心理学和神学,觉得这些课程能帮助放松自己。父母却认为他不务正业,没有出息。此外,案主认为父母相处存在不少问题,试图让他们接受心理学,提高幸福感。案主表示,自己没有朋友,生活中一直独来独往,迷恋网上虚拟世界,现实生活一团糟。家里从来没有搞过卫生,东西堆积满屋子,自己也无从下手收拾,头绪很乱。

为进一步了解案主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社工从他周边群体了解更多的情况。通过案主的父母、姐姐了解到张某自从一年前从学校辍学后,就经常呆在家中,到处去参加心理学和神学培训班。又由于小时候家人对其比较严厉,希望他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没想到给案主带来那么大的伤害,让他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变得偏激固执。、

三、案主的问题评估

1.个人层面问题

自信心不足与自卑心理。父母从小对案主要求严厉,缺乏关爱是导致案主产生自卑的重要原因。进入初中之后,案主在学校屡屡受挫,导致其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与交际能力都产生了较大的怀疑更打击了他的自信心,致使他对自己的未来感觉的焦虑。

2.家庭层面问题

案主公开抱怨和指责家人,认为无法和家人不能和睦,父母不懂自爱,不会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给自己造成重大的心理创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父母在管教孩子方面有很大不足,但案主没有看到家庭成员为他的付出,缺乏对家庭成员的理解,导致家庭成员关系紧张。

3.社会层面问题

想出去打工,一是年龄小,二是找工作困难。近十年来,职场上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的各方面要求,特别是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案主对工作待遇要求也很高,以案主的学历层次,找一份案主认为理想的工作是有难度,这使案主产生对生活的恐慌感。

四、介入目标

(一)帮助案主挖掘自己的优点和能力,提高案主和老师与同学的互动,通过义工活动,使他学会融入到班集体中去。

(二)帮助案主与远在广州的父母进行有效沟通,使得双方可以相互理解,友善相处。

(三)帮他联系学校,争取完成初中学业。

五、个案工作理论模式

在个案工作运用过程中,“人在情境中”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核心概念,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其中“人”是指个人内在的心理体系,“情境”指个人生活的社会网络及物质环境。

对于本案例的留守儿童而言,他的生活网络功能的情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认知状况,案主自我效能感底,自我认知能力不足。这种情况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尽可能建立帮助案主建立朋辈关系,参与互动,从优势视角挖掘案主优势,从而给案主增能,提高其自信心;协助重建家庭支持网络,促进案主和父母互相了解,让案主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的态度来面对遇到的问题。

六、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1.初步了解(一个月左右)

因是舅舅介绍,案主比较信任社工,讲述了自己过年和父母发生的不愉快经历。社工用非反思技巧,肯定和接纳案主的问题,给予案主支持,寻找案主感兴趣的话题,鼓励案主分享和父母互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并且注意倾听案主的言语,感受案主的情绪变化,建立与案主相互信任的关系。

多次约见案主,通过反思性治疗技术,用讨论、发问等访谈方式,鼓励案主进行自我反思,帮助案主厘清他的想法,改变自我认知水平。

用间接治疗方法改善案主家庭支持系统。案主父母在广州务工,经案主同意,社工与案主父母进行电话会谈,通过交谈了解其父母对于案主的看法和期待,和他们讲述案主目前的状况和困惑,同时肯定他们对案主的培养,并引导他们反思以往与案主相处方式的不当之处。引导父母接纳案主的情绪,理解案主希望为他们增能的苦心。

2.加深认识(一个半月左右)

用反思性治疗技术鼓励案主反思过往和父母冲突的情景,修正自我认知,对错误的自我形象进行纠正,建立正确的自我意向。另一方面,鼓励案主积极和父母多沟通,表明自己迫切改变现状的心理状态和行动,请求获得父母的支持,也引导案主多反思父母的培养之恩,肯定父母对案主的付出和努力。

社工征求案主的同意,创造合适的机会让案主来做义工,通过义工服务,参与社会互动;鼓励案主参与,提高学习知识的方法与技巧;此外,社工邀请案主参加增能、提高自信心小组,通过小组分享,鼓励案主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建立和不熟悉人交流的自信,发现个人的优点,减轻心理压力。

3.评估与结案(一周)

社工与案主评估目标达成情况,同意结案。社工提前一周和案主讨论结案问题,社工帮案主回顾整个工作过程,肯定案主的努力,巩固案主已经取得的改变,增强案主自主解决问题的信心。

案主与部分一起参加活动的义工建立了联系,热心参加儿童兴趣培训班。案主从刚开始不愿回到学校,到现在愿意尝试在学校学习,提升了自我价值。对于家庭成员关系处理,案主会定期打电话给父母,增加了与父母的沟通,相处较融洽。

七、总结反思

(一)个案实施结束的效果评估

本次个案采用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相关方法对案主的问题进行了个案介入,整个治疗的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案主正确认识自我,和家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缓解,改善了家庭支持系统,在社会参与过程,提高社会融入集体的意识,极大增强了案主克服困难的决心。

(二)个案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

在本个案中,发现案主的问题是多变的,这与其处于未成年时期,心理与思想不成熟有很大关系,大多数青少年案主求助时并不清晰自己的核心问题所在或者不清楚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社工必须运用合适的工作手法,通过深挖和澄清,协助案主找到导致问题的关键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实现高质量的帮扶。

作者简介

刘冬霞(1981.2-),女,荥阳市民政局。

李沛(1981.2-),女,郑州高新区益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留守儿童法律权益保护问题及优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