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审美风格的把握与呈现研究

2021-12-02 17:40孙婷婷鲁瑾萱耿昕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舞蹈表演

孙婷婷 鲁瑾萱 耿昕

摘要:舞蹈审美通常是我们进行舞蹈审美活动的基础,舞蹈编导和舞蹈表演都离不开舞蹈审美。舞蹈家凭借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在生活中发现了美的事物,运用美的舞蹈表现形式将其反映出来。而观众必须经过对舞蹈的审审美知,才能体会和理解舞蹈作品,进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思想上受到启发。舞蹈审美是人们在观赏优秀的舞蹈作品时,在认识、感知、理解舞蹈艺术之美的过程中所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这种愉悦的状态不但影响着人们的情绪,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审美训练是舞蹈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通过审美训练后,能真正体会舞蹈的魅力,感受舞蹈中的情感,懂得什么才是舞蹈真正的美,并把审美融入舞蹈动作当中,表现出舞蹈的真正内涵。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现阶段的舞蹈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舞蹈学习能力为主,审美培养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如何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也就成为舞蹈教师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舞蹈表演审美风格的把握与呈现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舞蹈表演;审美风格;把握与呈现

引言

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升,逐渐对于精神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舞蹈逐渐受到了大众越来越多的喜爱。舞蹈表演灵魂离不开情感表现,通过情感表现强化舞蹈表演的感染力,调动起人们的情感认同,带给观赏者更加深刻的视觉体验和审审美受,发挥出情感表现的重要作用,提高舞蹈表演效果。

一、现代舞蹈艺术概述

舞蹈主要是指通过人们的各种肢体动作、形象、表情情境、审美等综合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舞蹈艺术随着人类艺术历史而不断发展变化中,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于早期的舞蹈,主要产生于古代人们的劳动之中,早期舞蹈藝术表达的是人们敢于奋斗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等,后期随着人们肢体动作的不断改变,人们内心的情感内容更加丰富,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舞蹈逐渐由实用性向着艺术性的方向转变。对于现代舞蹈艺术,从概念上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艺术舞蹈讲究的综合性,既要将舞蹈的肢体动作美传达出来,又要给人一种视觉审美,因此,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对于生活性舞蹈,更讲究的是个性化、生活化,其不需要通过专门性的舞台来表现。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影响舞蹈艺术向着现代化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各种美学特征、美学价值也越来越丰富,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二、舞蹈表演审美风格把握与呈现的不足

所谓舞蹈审美风格,是指一部舞蹈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所呈现出来的风貌、精神和气质的总和,其背后蕴含着舞蹈家的经历、个性和审美观等主观因素,也体现着历史、民族、社会等客观因素,是一部舞蹈作品的灵魂所在。近年来,随着舞蹈事业的整体发展,舞蹈表演水平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与提升。多数表演者在经过系统训练后,都掌握了较为扎实的舞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也能自然流畅地表演多类舞蹈作品。但是从审美风格的把握与呈现来说,还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即“浅”和“像”。所谓“浅”,是指审美风格的表现不深刻,仅仅停留在表面,既没有充分表现出作品的内涵与情思,也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所谓“像”是指“千人一面”,特别是在一些经典作品的表演中,不同的表演者都给人以相似的表演感受,由此也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以下几点则更加突出。首先是未能树立起风格意识。很多表演者认为只要熟练、流畅地表演完作品即可,没有认识到风格把握和呈现的重要性。其次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欠缺,包含基本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等都有待加强和提升。最后是综合素质不足。多数表演者因为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舞蹈训练,所以在文化知识、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这使得他们审视和体验作品的视角相对单一,也难以充分表现出作品风格。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审美风格的呈现已经成为当代舞蹈表演的瓶颈,如果打破这个瓶颈,必将会开辟出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建议

(一)培养学生舞蹈审美能力

在舞蹈教学中,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欣赏舞蹈,自身感官对舞蹈作品的认知,其中包括心理层面所感受的舞蹈风格、舞蹈动作、服饰造型等,通过思维活动来体验舞蹈作品中的内在审美。对此,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审美视角下分析不同的舞蹈作品,由此培养学生舞蹈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通过深入研究、层层分析,进一步理解表演者所呈现的舞蹈审美。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促使学生感受不同舞蹈的地域差异、创作风格,这也是舞蹈审美的必备要素之一,只有学生了解舞蹈的种类、风格,才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舞蹈的内在审美,通过专业学习舞蹈知识从中掌握不同审美的舞蹈表达形式。例如,舞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休息时间观看舞蹈视频,通过视频欣赏的方式了解不同国家、地域的舞蹈风格,从中感受舞蹈的表达含义,进而转化为自身所理解的舞蹈审美。

(二)开展舞蹈实践教学活动

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不仅需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和训练,还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舞台自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别人的肯定和支持,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赏析舞蹈作品,深刻认知舞蹈作品中的审美,通过反复对比、反思来丰富学生舞蹈审美。例如,舞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演出活动,由学生自行选择舞蹈作品,并由教师进行实地宣传,可以为公益演出。在学生演出后,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让学生表演后进行考,从中观察学生舞姿是否优美,肢体动作是否协调,身体的头部、手腕是否具备观赏性,促使学生通过相互对比的方式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审美认知能力。

(三)在表演过程中发挥创造力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终要在不同的舞台上以表演的方式展现给观众。一个成功的舞蹈表演,除了包含较高的舞蹈技能和触动人心的情感之外,还要能够带给观众一种新鲜感。无论何种种类的舞蹈形式,观众都不愿意舞台上呈现的是一模一样的表演,这会导致观众在感官体验上的疲倦,降低表演的审美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能够享受的东西越来越多,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观众对舞蹈表演的追求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体验,更注重表演风格和表演质量,他们更喜欢一些别具特色的舞蹈表演。因此,艺术的表演也应该关注观众的要求和反应,将艺术表演的重点从艺术技能转变为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艺术创作者应该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一个优秀的作品应该富有色彩,只有足够吸引观众的眼球,才能让观众更好地体验艺术作品的魅力。

结束语

在舞蹈教学中,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艺术表演力,还能促进学生综合艺术素质的提升,从而培养更多专业高素质的舞蹈艺术人才,推动我国舞蹈艺术事业可持续发展。在人们艺术审美需求日益提高的今天,舞蹈教师要跟紧社会发展新趋势,融入新教育观念。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舞蹈能力为导向,寻求更加科学、实效性强的教学措施,提高舞蹈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南系如.傣族舞蹈“经典剧目”表演研究[D].北京舞蹈学院,2019.

[2]郑亚楠.蒙古族“三大”女性舞蹈家表演风格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3]莫力旦·艾孜提.论木卡姆乐舞的表演风格与特点[D].北京舞蹈学院,2018.

[4]何宜晓.论道具在少数民族舞蹈表演中的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8.

[5]史青青.汉代袖舞审美风格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舞蹈表演
浅谈舞剧表演中人物塑造的特征
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的关系研究
浅析舞蹈表演中“想象力”的重要性
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浅谈舞台服装设计在舞蹈表演中的影响
浅谈舞蹈表演的身体表现力
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
浅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