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语言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2021-12-02 17:40凌严珲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形体语言民族声乐声乐演唱

凌严珲

摘要:在当今高校的音乐教育,特别是在声乐表演领域内,不仅对于专业技能训练上有了更加细化和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形体语言方面的运用也获得了更大程度上的重视,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要加强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还要对于形体训练部分更加的重视。形体课程成为了音乐表演生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训练。

关键词:民族声乐;形体语言;声乐演唱

形体语言是指在不能进行语言性沟通时,通过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在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通过优美的歌声来向听众传递情感,这时形体语言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我们无法想象一位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不使用任何的形体语言,面无表情,四肢僵硬的唱歌,这根本称不上演唱二字。声乐作品演唱的优越性就是在于演唱者对于作品的深层理解和再度创造。不加入形体语言的演唱作品是不完整的。本文主要针对使用形体语言对民族声乐演唱的增益作用以及如何正确的使用形体语言来进行民族声乐演唱等问题进行具体阐述。(本文只对民族声乐演唱进行具体分析,下文提到的声乐演唱皆指民族声乐。)

一、声乐演唱中的声形并茂

声形并茂顾名思义是指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既能保持声音的优美动听,流畅和谐又能够运用自然的形体语言完整的诠释出作品。融合形体语言与良好的嗓音条件。通过舞台的形式展现出来。从声音与动作的完美结合来激发出表演者的情感从而引发听众共鸣。

《诗·大序》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形体语言中的肢体动作还在歌唱之后,是歌唱表演的一种更加深化的表现。在我们的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并不是拥有完备的嗓音条件和技巧就可以把声乐作品完整体现出来的,特别是在舞台表现中,当听众正沉浸在优美悦耳的歌曲中时,抬头看到的却是一位双目无神,四肢僵硬的演唱者,又何谈艺术享受呢?单凭纯粹的声音来表现出的声乐艺术是残缺不足的。形体语言是一种无声语言,它与语言性表演对比来说,具有更加直观性的优势。因此形体语言对于声乐演唱来说可以是一种提升。当歌唱者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演唱技巧和嗓音条件,在舞台上进行演唱时通过融合恰当的形体语言,将动听的歌曲更加具象化。要知道听众的往往是不满足于单纯的“动听的声音”的。这样的展现出的舞台效果更加的抓人眼球,引人入胜。当然形体语言还可以担任补充舞台表现力效果的角色,良好的形体语言能够增强我们的舞台表现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台风”,成为我们声乐演唱中的加分项。

上文中我们一直提到形体语言,那么到底何为形体语言呢?形体语言即为形体表演。它是一个完备的表演系统,是由人的身体姿态、肢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所构成。主要应用于辅助有声语言或歌唱表演,使得歌曲演唱更加富有感染力,通过直观地形体表演塑造出更加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此处应注意,虽然我们能强调形体语言自成一个系统,但在声乐演唱中绝对不能将声乐演唱与形体语言二者割裂开来。强调的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一个完整优秀并且生动的艺术作品,必须是演唱者声音与身体合理的动作配合所完成。形体表演中的“表”即为声乐演唱者在舞台上形象挺拔端正,演唱时以情带声,通过无声的形体语言的直观传递,诠释出作品的音乐思想与内涵,将感情外放,来增强感染力,以此感染听众,引发共鸣。在这方面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教授也认为:“‘表’,是指歌唱中的表演,即形体语言。就中国广大观众的欣赏习惯来说,不仅要好听,还要“好看””。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形体语言还有许多不同的风格,在表演不同形式的歌曲时,形体语言也有具体的不同定义。在演唱带有不同民族风味的歌曲时,例如带有戏曲风味的歌曲,带有草原风格的歌曲等,形体语言都可以有不同的演绎。

当我们作为观众来衡量一位声乐演唱者的水平时,我们首先会从外部评价,最直观的是其歌唱是否流畅动听,动作是否自然,对于观众来说观感是否舒服。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外部评价最重要的两部分即为声音与动作。这更加要求我们要重视形体語言。因为在观众的视听过程中,是在体会声乐表演者的优美歌喉,举手投足和体态动作。这些都在传递着的声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内心情感,所以简单来说声音与动作二者缺一不可。

因此我们要清晰的把握好形体语言的几大要素:首先是手势,声乐演唱的形体语言中手势是最明显的部分,在形体训练中也应着重训练。它对于在声乐表演中传递音乐律动感起着重要作用。声乐表演过程中用到的手势与舞蹈表演不同。不具有很强的叙述性,也不太具有程式化。只是着重渲染氛围,对歌唱者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声乐演唱中的手势动作虽然简单但却是十分多元化的。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一点,声乐演唱中“唱”是主角,是重点。“演”是配角,是辅助,二者相辅相成。所以在其过程中出现的手势动作应该随着歌曲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太过花哨,过多的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则会喧宾夺主,起到反作用。第二大要素是眼神。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又有眉目传情之说。著名京剧艺术家侯喜瑞老先生也对舞台演唱中眼神部分做出了精辟的论述“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无论是戏剧还是演唱,任何一种舞台的表演形式都需要通过眼神向外传达,对表演者最高的评价莫过于“眼里有戏”四个字。这个“戏”指的就是声乐演唱中的内核。

第三大要素是面部表情,对于面部表情来说最重要的是“应景”二字,音乐作品中的人物情绪除了需要声音的表现,眼神的传递,还需要面部的配合。相比较于眼神来说,面部表情更加直观,使观众迅速捕捉到演唱者的情绪变化,喜怒哀乐是人面部最自然表现出的本能的反应,这也充分的体现出“情生于内而表于外”有了面部表情的辅助作用,观众能够快速的定位到具体情绪。为了使舞台表现更加的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还需要对面部表情进行具有的训练,注意自己的微表情变化,培养五官的协调度。虽说演唱要真情实感但艺术是高于生活的,我们展现出的是艺术形象,还需要进行度的把握,切记过犹不及。

在形体语言的设计与运用上面,要符合两大原则一是协调性原则,二是精炼性原则。首先对于观众来说,并没有过高的专业素养,所以他们的关注点在歌曲是否好听,表演者做的动作让人看着是否舒服。这个“舒服”其实就是符合了观众的审美特征,还有就是我们设计的形体语言必须要符合我们所演唱的作品,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和性格特征。不同的人物形象,差别迥异,要善于捕捉关键性和代表性的动作,性格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的态度也是有所差别,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则含蓄内敛。只有符合了这类原则,演唱者所呈现出来的人物才会更加的细腻完整。

精炼性原则是在形体语言使用上的第二大原则。无论如何,形体语言都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所以在形体语言的设计上不应太过繁杂花哨,可在歌曲高潮或结尾处设计动作,如果形体语言过于丰富,不但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而且还会破坏歌唱的整体状态,适得其反。

形体语言是民族声乐演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声乐学习者要给予形体语言应有的重视。正确的运用形体语言,发挥其锦上添花的积极作用,增强自己的舞台表现力与感染力。在训练和运用中还要注意遵守形体语言的使用原则和规避形体语言的几类问题。不断学习,努力奋进,坚持不懈的追求成为更优秀声乐表演者的目标!

猜你喜欢
形体语言民族声乐声乐演唱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应用
浅谈形体语言与演员内心节奏间的影响
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研究
高校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