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协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途径思考

2021-12-02 00:06王丽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产业链驱动协同

王丽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是当前我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途径。随着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由服务、支撑产业经济发展向提供源头供给和发展动力转变,科技与经济联系不紧密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一大痼疾。而随着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风险不断升级,资金更是保障创新链各环节之间有效联接的关键要素,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也更加紧密。因此,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之间的有效协同,成为化解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重要手段,也是真正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途径。

一、创新潜力释放依赖“三链协同”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内部压力也日益增加,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法再依靠过去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要尽快转入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制定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具体任务。

针对当前我国创新投入和产出要素累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创新对产业的支撑明显不足这一难题,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这三链的协同发展,有利于释放我国巨大的创新潜力、进一步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1、首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高创新活动有效性。

判断技术创新活动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标准是能否转化为推动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现实动力,否则创新成果只能是散落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技术孤岛”。

随着全球竞争由产品竞争转入产业链竞争,技术创新的模式也由过去的单项技术突破转为多项技术的集成创新,产业链上下游技术的关联性和融合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

于是,围绕产业链需求部署创新活动,是发挥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作用这一改革任务的重要着陆。一方面,依托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项目,将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统筹和串联,使创新成果相互衔接、集成,支撑产业链整体发展创新。另一方面,产业链上的创新活动主体,通过建设产学研联盟整合创新资源,实现技术的群体突破,进而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如我国的TD-SCDMA重大专项的成功实施得益于国家围绕产业链部署了多个科技项目,通过各环节的技术创新打通了从核心芯片、元器件、软件到基站、网络系统整条产业链,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效协同。

2、其次,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提高资源投放精准性。

技术创新是高投入伴随高风险的活动,任何一项新技术的突破和新产品的形成都离不开大量资金支持,如苹果第一代iPhone产品在三年内就投入了15亿美元的研发资金、再如windows操作系统Vista的开发成本也超过了60亿美元。

一项产品的创新要依靠产业链上各环节技术创新来实现,因此需要在产业链、创新链的不同环节上精准合理地投入创新资金,提高创新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机制。从科技角度,需要对科技资金的投放强度和投放方式进行安排,201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已超过1万亿元,但科技成果向产业的供给却相对不足,提高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效率已成当务之急。从金融角度,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政策、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手段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加灵活的服务方式,实现资金链对创新链的支撑保障,提高创新资金投放的精准性。

二、制约“三链协同”的主要问题

1、创新资源碎片化。

当前,我国科技计划、创新资源投入还相对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碎片化现象,导致了创新成果彼此相互独立,创新链与产业链难以协同。科技创新项目较为分散,又多以单项技术为主设立,本就存在着体量小、学科单一、综合度低等问题,这些项目分散下达到多个承担单位,每个项目承担单位彼此独立,只需完成技术研发任务,对项目的下达部门负责,而不考虑成果能否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技术匹配衔接,进而转化为实际的产品,这直接阻碍了科技创新项目成果的产业化。

2、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仍未有效确立。

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仍未真正确立,主要体现在企业创新投入水平较低,尚未成為主导科技创新项目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首先,我国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总体上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不到14%,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77%,即使是2013年的中国500强企业的研发投入也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27%,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

其次,企业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参与程度依然较低。虽然我国大企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所占比重在逐年提高,根据科技部的数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5%以上的项目都有企业参与,国家重大专项课题中,企业牵头的超过50%。但从科研项目最初的指南到后期的评审,还是由专家和政府主导,尚未真正发挥大企业了解市场、了解行业的优势,并未真正围绕产业和市场的需求进行项目的部署。

3、投融资渠道不畅。

在2012年德国安联集团公布的《全球财富报告》中,中国大陆的金融资产已达6.5万亿欧元,位列亚洲第二,说明我国的金融资产已非常丰富,但金融对创新的支撑作用却仍然有限。

在政府层面,没有形成完善的鼓励企业增加自主创新投入的财税政策体系。我国政府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主要是通过设立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平台建设项目和国家奖励项目等形式,将资金直接拨付给实施单位或获奖单位。但是,这种形式仅适合于需要国家重点支持的研发方向和领域,并不能起到在较大范围内为企业分担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的作用。

在市场层面,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支撑尚未完全确立,企业自主创新融资难;我国支持创新的资本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尚未建立不同层次资本市场间转板机制,以及资本市场现有的发审制度、发审标准等安排并不适用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的需要;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尚未形成,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足。

三、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解决上述制约我国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协同发展的问题,必须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建议有以下几点:

1、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政府支持机制。

加强创新驱动的组织整合,强化科技资源统筹协调、高效配置,避免分散重复。继续推动深化大部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梳理各部门科技管理职能,归并整合,并争取将创新管理职能和资源更多地落实到产业部门,强化对技术创新的综合管理、统筹协调、指导服务,解决好科技创新活动投入分散、管理交叉等问题。

2、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突出企业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径选择、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在国家科技项目设立和制定产业政策时,吸纳企业参与决策,听取企业和产业界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技术创新骨干作用,并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及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同时,鼓励中小企業积极参与重大科技项目“三链协同”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关键途径配套工程,释放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协同互动。

3、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条件。

推动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充分发挥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支撑转化作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完善不同层次市场的转板机制,积极探索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金融产品;加快建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引导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金融服务领域。

结语

一项产品的创新要依靠产业链上各环节技术创新来实现,因此需要在产业链、创新链的不同环节上精准合理地投入创新资金,以提高创新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完善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机制。

参考文献:

[1]林淼等.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

[2]吴晓波,吴冬.论创新链的系统演化及其政策含义.

[3]杨继涛.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产业链驱动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京津冀协同发展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