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装的创新设计与发展研究

2021-12-02 05:58赵凌漪张卓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创新设计

赵凌漪 张卓

摘要:唐朝是中国古代服装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其经济,政治,军事等许多外在条件发展的十分充分,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民风开放,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在唐朝时期民丰鼎盛,无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休闲、娱乐发展的都尤为鼎盛,有大唐盛世之美名,尤其是在歌舞以及服装和配饰妆面等方面由负盛名。唐朝服装也是中国服装发展史上五次重大变革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朝服装的繁荣主要凸显在女性的服装以及妆面上,以丰盈为美,雍容大度的款式,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的穿着方式,变化多端的发髻,造型千变万化的妆面等。

关键词:唐朝女装;服饰特点;创新设计

1.唐代女装的传承与发展

唐代女装继承了之前各个朝代在服装上的发展,可以说是之前几代服装的集大成,唐代服装融合了商周时期服饰上的豁达严谨、春秋战国的舒展、秦汉时的磅礴明快、魏晋的飘逸,并在此基础上更凸显雍容华贵、富丽大气,使服装、服饰图案达到了封建社会历史上的高峰,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至今。唐代服饰融合了多种元素,在发展过程中结合了中西文化相交流,使之空前的繁荣,尤其體现在女子服装上,其雍容华丽、千姿百态的服装款式,形式多样的穿着方式,种类繁杂的装饰妆扮体现着及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的时代。唐代的妇女服饰,是历代中的佼佼者,同时唐代女装对于后世以及现代女装来讲都影响颇深。

1.1唐代女装的服饰特点

与前代相比,唐朝女服的色彩、款式、面料都有大大的突破,可谓五彩斑斓、绚丽多姿。众多裙子的样式在唐诗中有所体现,如“上仙初着翠霞裙”,“荷叶罗裙一色裁”、“两人抬起隐花裙”、“竹叶裙”、“碧纱裙”、“竹叶裙”、“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等。唐朝女裙多姿多彩,深红、杏黄、绛紫、月青、青绿均为女子所喜好的颜色。

2.唐代女装的代表类型与特点

2.1窄袖襦裙,长裙

襦裙指的是唐朝女子上着短襦或衫,下穿长裙,佩披帛,加半臂 (即短袖) 的传统装束。唐朝女子襦裙装吸纳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取其精华并保留了自我的原形,于是襦裙装成为唐朝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绚丽的一种配套装束。襦的样式很短,一般只长至腰,是唐朝女服的特点。与其相近的衫,却长至胯或更长。

唐朝女服中的襦、衫等上衣是各个阶层都可以穿着的常服。红色,浅红或淡赭,浅绿等色是唐代女子着襦时喜欢的服色,并加上“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的金银彩绣为饰,外观更是美不可言。

2.2胡服

胡服是古代诸夏汉人对西方和北方各族胡人所穿的的服装的总称,即塞外民族西戎和东胡的服装,与当时中原地区宽大博带式的汉族汉服,有较大差异。后亦泛称汉服以外的外族服装。胡服一般多穿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活动便利。胡服进入华夏始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史记·赵世家)。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为了对抗游牧民族的骑马军推行胡服骑射。胡服与当时中原地区宽衣博带的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衣长齐膝,裤子紧窄,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便于骑射活动。因为胡服轻便实用,所以很快从军队传至民间,被广泛采用。

当时西域将这种装有带扣的胡带称之为“师比”,译成汉语,也作“犀比”或“胥毗”。赵武灵王引进胡服时,考虑到它的便利,也引进了这种腰带。 同时引进的还有胡履。过去,汉族人民所穿之履往往以丝帛为面,麻缕为底,朝会之舄则用木底,唐人喜欢舞蹈,尤其喜欢跳胡舞。据说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善胡舞”的能手,由于统治者的提倡,胡舞在民间也非常盛行,用白居易的话来说,一时间“臣妾人人学团转”,简直到了入魔的程度。因为对胡舞的崇尚,发展到对胡服的模仿,进而出现了“胡妆”盛行的情况。正如元稹《法曲》一诗所称:“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 竟纷泊。”从文献记载来看,胡舞的动作姿态,与舞蹈者的衣帽装饰有密切关系。譬如从西域康国传入的“胡旋舞”,表演者的服饰就很有特点,据当时杜佑所编的《通典》一书记载,舞蹈者通常 为两人,都穿“绯袄,锦绣绿缓浑裆裤,赤皮靴,白袴、双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又如石国传入的“胡腾舞”,舞人都要戴一种虚顶的“织成蕃帽”,身穿窄袖的细毡胡衫。

2.3女穿男装

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女着男装是较为罕见的现象。《礼记内则》曾规定,“男女不通衣服。”尽管事实上不可能这么绝对,但是女子着男装,常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不本分的表现。在汉朝和魏晋时期,男女服装样式差异较小,但不属于女着男装,只有在社会风貌繁荣昌盛、气氛非常宽松的唐朝,女着男装才有可能蔚然成风,即使这样,还应将一部分起因归于游牧少数民族的影响。马上民族的服饰对当时中原服饰的影响占了绝大多数。那些讲究贴身的服饰,随之也对唐朝女性着装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渗透的,也为女子穿着男性服装创造并提供了氛围。

结语

唐代多民族交融的特定历史条件,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结构。这种多元文化结构对社会审美价值取向和审美行为的渗透、影响和支配,给当时的人们构思、设计各种服饰提供了文化依据。可以况,唐朝女装就是整个社会“开放包容”审美意识的尽情挥洒。唐代女子能够充分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尽情发挥审美想象,而不再畏惧触犯了礼教的天条和显贵的忌讳。从胡服、男装的阳刚之气,到袒领装所体现的美学风韵;从袒领裙装的大胆创新,到面部妆饰的标新立异无不反映出唐代文化的开放、包容、豁达,以及服饰审美意识的多元化趋向。唐代女装多样性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现在我们中华民族服饰的多样性的基础,使得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也是也已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奠基石。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服饰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袁杰英编著,2006.

[2]中国历代妆饰[M].中国纺织出版社,李芽著,2004.

[3]新编中外服装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陈东生,甘应进主编,2002.

[4]唐代女性服饰研究[D].郑恩姬.苏州大学2009.

[5]论唐代本土与异域服饰文化的融合[D].左毓.天津师范大学2010.

[6]唐代服饰时尚[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纳春英,2009.

[7]唐代贵族女子流行服饰及其特点[J].默盼.保定学院学报.2011(01).

猜你喜欢
创新设计
浅述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服装设计
汽车外观造型创新设计遗传算法的应用
基于常熟地域文化的公交候车亭设计探索
TRIZ理论在多功能被褥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戏剧舞台灯光艺术创新分析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