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2021-12-02 09:00牛志成李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对策

牛志成 李星

摘要: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是当今社会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对欺凌者、受欺凌者、旁观者都有严重的危害,不仅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青少年身心健康,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从分析中学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的成因着手,从几个不同角度,探讨解决青少年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校园欺凌;原因分析;对策

当前,中学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不断被新闻媒体报道,已成为当今社会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据报道,我国中小学生中的欺凌和暴力事件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有些事件还呈现出性质非常恶劣、方式翻新等特点。

一、中学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及其特点分析

研究表明,当前校园中学生欺凌和暴力现象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根据学生发生暴力的场所,可以将初中生的暴力行为分成课堂中、课堂外和学校外的暴力行为。根据学生暴力行为的指向,可以将其分为人身攻击、制度反抗、不良心理暴露等不同种类。其中,直接的人身攻击,多是有针对性地指向同学、教师或是同学家长的报复性行为,多数是有计划、有结果预期的行动,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占学生暴力事件的比例较大。针对学校制度、教育行为的反抗情绪引起的暴力行为,包括砸毁学校公共财产、散播攻击性言语威胁等反教育的行为。这类暴力行为具有隐蔽性和爆发性,也容易引发群体行为,在非正式群体中有较强的传播性。另外,寻事滋事、暴力勒索、性骚扰等伤害的行为,集中表现在特定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之间,这类暴力事件虽然发生频率不高且容易追踪处理,但因具有恶劣的影响性而须予以重视【1】。

对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而言,明确地知道何谓欺凌都是非常重要的。国际上关于欺凌的研究已经有近五十年的历史,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学校暴力欺凌的预防和应对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行之有效的经验。鉴于我国近年来学校暴力欺凌事件频发,而且有日益严重的倾向,我国教育部在 2017 年 2 月 17 日召开的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把学校欺凌作为学校安全工作要突出的“三项治理”之一,并明确要在全国开展学校暴力欺凌专项治理工作,开展系统治理、综合施策,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暴力欺凌事件,以有效遏制此类事件发生。

二、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防治策略

1.加强家庭暴力教育

许多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都对青少年学生违反社会、学校的规范制度行为作了不同视角的解释。有学者强调,由于缺乏家庭和社区的各种资源,因而弱势群体的子女无法从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获得利益,如由于贫穷、文化障碍或语言差异等原因,一些青少年学生往往具有较低的学术成就和较高的辍学率,而这些群体就容易具有暴力倾向并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须深入探讨影响青少年学生暴力行为的直接原因,就是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如果在青少年在家庭中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对于其走进校园的行为也会有良性影响,做到与人为善,其行为活动也就不再倾向于暴力了。

重视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的质量以及父母的行为方式,关系孩子的终身发展。从对一些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分析来看,不少施暴者来自暴力家庭,存在父母监护缺位、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导致孩子身心成长发生了严重偏差。而大多数暴力和欺凌事件又发生在校外,家庭的监护责任尤其重要。家长要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建立对欺凌暴力的正确认知,掌握合理的应对方法。及时了解掌握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从源头上防治孩子欺凌暴力行为的养成。在与孩子一起面对“欺凌事件"时,家长应尊重孩子,注意加强与孩子心灵的沟通。孩子若不愿意告诉被欺凌的事,家长可以选择在其他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情况、出谋划策,或直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2.加强预防学校校园欺凌和暴力的行为

对于学校而言,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应从落实《中学生 守则》和校规校纪开始,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学生遵规守 纪的良好品德。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学校,学校和教师必须从集体入手,摒除学生的骄奢淫逸、逞强好胜、一味讲究江湖义气的错误观念。在日常授课的例证中,尽量举出有积极意义的正面事件,对反面的例证予以及时的否定,以阻止缺乏识别能力和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去模仿和尝试消极的行为方式。教育部门应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努力构建较为完善的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体系,减少因家庭教育缺失 导致的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开展家校互动活动,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委员会、设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帮助家长开展好家庭教育,强化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及教育责任,引导家长言传身教,做孩子遵纪守法的榜样[2]。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特别要动员父亲多参加亲子活动,多参与家庭教育。建立教育专家热线,便于家长向相关教育专家、心理专家、法律专家等多力人员咨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管理制度的服从人,面对争端的出现都极力保护自己的权益,有时会出现不理智的选择。因此,针对当前初中学生在校园内外的反学校、反教育的暴力行为,教育者须在校园普及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前提背景下,在强调教育资源学生共享的基础上,构建防治体系。教师集体应恪尽职守,从杜绝教育冷漠、学业歧视开始,平等关爱学生,防止教师滥用惩戒管理权力,严禁教师树立暴力施教的反例。可以采用以下举措:(1)大力营造反欺凌氛围。通过法制视频、主题班会、“法治进校园”、以及邀请法制副校长作专题报告(讲座) 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暴力欺凌的危害性,从而起到警示作用。同时,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不能简单地否定,要做到積极疏导,努力转化;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校规 校纪处分,发挥教育惩戒的威慑作用。对于情节较重或多次施 暴的学生 ,交由公安机关依法惩戒,或转入专门学校就读。 (2)突出关爱教育。把关爱、帮扶差生作为师德教育的专项 内容。对待差生,教师要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帮扶结对,积极 转化。既要和帮扶对象沟通交流,用爱心转化,也要充分发挥他 们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其自信,更要实行分层设标教学,使不同 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同时,要密切关注 学生的异常表现,及时调查、了解其原因,防控潜在的欺凌和暴 力行为。(3)引导学生正确疏导早恋心理。加强对学生进行青春期 教育,引导学生认清早恋可能产生的后果,树立男女生正常交往 的方式,从而疏导早恋心理,预防可能引发的暴力倾向。(4)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严把出入关,加强值班、巡查力度,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

3.加强社会良性引导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当前网络、报刊等传媒的发展和普及,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和教育研究中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于社会而言,应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依法取缔校园周边黑网吧,加强网络信息管控;同时,加强学生上下学期间的 治安巡防力度,严防黑恶势力或社会不良青年对校园的冲击和 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应尽一切努力做到教育资源的均衡,尤其是专职心理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3]。

除了社会媒介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之外,对于个人而言,首先应加强自身素养,对他人宽容体谅、不斤斤计较,注意团结同学,友好相处;其次,树立班级荣誉感,踊跃参与各种班级活动和文体活动,舒缓学习压力,保持健康心态;再次,平时保持低调不炫耀,在楼道拐角、厕所等偏僻角 落及上下学路上注意结伴而行,谨慎交友,不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远离不良行为,争做一个求实、上进的好学生。

总之,防治中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应坚持教育预防为主,疏导、惩戒并行,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同,共同守护孩子成长 的天空。只要我们人人重视、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遏制中学生 校园欺凌和暴力,还校园一片真正的净土!防治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凝聚社会、家庭、学校多方合力,构建安全成长的良好环境,呵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海荣.初中生暴力倾向的相关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0(3):157.

[2]于目元.浅谈中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的防治与思考. 当代教育2018(3):58.

[3]朱光平.校园暴力频发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1(9):304.

注: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实践研究》(JCJYC21180706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