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电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1-12-02 09:00翟峰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新工科电气应用型

摘要:目前我国电气行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本文依托新工科行业背景,通过分析电气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构建集综合实践平台的建设、校企合作模式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拟为高校探索适应新工科要求的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工科;电气;人才培养;应用型

1.目前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1 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不足

新工科建设概念与内涵基本清晰的基础上,探索人才培养道路,大力完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当下国内高校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1]。实践能力是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因此专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工科院校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仍是学分制,修完一定学分即满足毕业条件的学分要求,而在综合实践环节并无过多要求,没有突出适应电气专业特色的专业实践性。同时,多数高校电气专业实践平台不够完善,对基于“互联网+”搭建各种专业实践平台投入比较少,学生接触到的实验课程也多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1.2高校对校企合作的投入不足

随着电气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用人单位对电气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当下高校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期望不相适应,毕业生未能实现高质量就业,而用人单位也缺乏与专业能力相匹配的应用型人才。多数高校并没有有效的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对电气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仍停留在实验室,而未能走出校园与新兴产业及龙头企业进行合作。高校电气专业人才培养应当与新时代技术推广、产品研发、创业引导和社会服务转化等方面有效结合,建立不同形态的实践环境和创业孵化器。

1.3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不完善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密切协作以着力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举措。首先,高校对教师开展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扶持不足,教师缺少学习工程实践项目的机会,其次,教师自身对企业中的技术开发、工程实践运用、产品研发等核心环节的参与不足。教师没有匹配本专业的专长、师资力量有限、教学资源不足等都会成为阻碍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学校的教师整体学历水平不高,同时缺乏很多高水准的教学资源,造成科研团队培养的运行受到严重阻碍[2]。

2.电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加强综合实践平台的建设

综合实践平台的建设应根据电气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电气行业的发展方向不断改革实践课程模块,建立智慧化课程结构的体系。首先,校内实验室应根据需求在课余时间实现开放,构建“学生想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对于创意新颖的想法,给予场地、人员和经费支持,让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将创意逐步实现,形成积极奋进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成立电气专业方向科技工作室,吸引优秀的学生加入,共同筹建与电气专业课程相关的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利用各种线上线下资源进行项目的研究学习和创业实践。在现代化科技的迅猛发展下,高校还应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人、机、物等对象的全面互联,形成从整体方案、合作设计、创新实践的智慧化体系,并且能够将教师和学生的想法进行个性化定制,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化共享,同时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智能化实践。

2.2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投入

建立校企合作是校内实践的补充和延伸,既能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又能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两者紧密结合。高校校企合作不仅要实现学生环节校企合作,也要实现教师与企业的项目合作以深化产教融合。可以建立案例化教学的培养模式,围绕电气行业实际项目,设置相关课程,以高校教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的联合教学和考核的模式,定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依托电气专业的优势,在高校周围建立电气工程综合实训基地,引导学生积极进入实训基地进行创意创新项目实训,并且将毕业设计、专业化设计等课程实践环节全程在实训基地完成,以提高学生综合的实践能力和电气专业创新能力。合作企业也可将实训基地作为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基地,解决电气专业科研研发过程中技术突破难、自身设备参数不匹配等问题。综合实训基地既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进行自主实践,同时又能促进高校与企业创新团队融合和不断进步,对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深化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3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注重开展教师产学研工作,向电气行业内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并发展资历深、实践能力突出的专家成为教师骨干。同时,高校自聘教师自身也要积极参与企业中的技术开发、 电气设备实践运用、产品研发等核心环节,提高教师自身实践能力。 通过每学期教师综合评价,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可以在学校开设技术专题讲座和专业选修课,通过实践平台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企业的客座教授也可以参与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通过优秀教师和企业的客座教授传授给学生的众多新鲜、前沿的学术观点,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学质量得到了巨大提高,从而激励更多的教师积极实践,进而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提高电气教师队伍实践学习的积极性、自学能力和专业水准,并和企业客座教授之间不断地交流学习,已然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结 语

新工科背景下的电气专业综合实践平台的建设、校企合作培养体系的建立以及师资队伍的完善对全面提升适应新工科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专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必须要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针对电气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应用型培养模式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蔡映辉.新工科体制机制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高教探索,2019(1):37-39,117.

[2]乔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方法实践及创新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9(7):297.

作者簡介:翟峰,男(1989.3-),汉族 山东莱阳,本科,助理实验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猜你喜欢
新工科电气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及变频调速技术应用探讨
浅析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电气接地和电气安全的问题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