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模型的医学教育提升研究

2021-12-03 14:15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医科实力幸福感

叶 明

(广州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0182)

1 培养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播非常迅速。由于缺少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及有效的正面引导,当代大学生容易产生许多负面情绪,从而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医科大学生为例,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在良莠不分的各种网络信息传播下,许多医科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担忧、害怕、焦虑、恐慌等应激反应。看到不少医生在疫情中付出生命,个别医科大学生对自己的医学职业选择产生了怀疑,有的甚至选择转专业。然而,更多医科大学生由于切实喜欢从事医学这个职业,虽然很苦很累,也可能很危险,但是由于喜欢,再苦再累都能从医学工作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因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医科大学生的幸福软实力,树立幸福的职场价值观,即培养其与未来医学职场相关联的主观幸福感,对于其专业知识的掌握、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及坚定未来从事医学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1]。

1.1 幸福软实力模型

幸福软实力模型指以职场幸福为导向,对目标职业或岗位从业者需具备的所有软性素质的集合。这些软性素质包括从业者的自我形象、动机以及性格特征等。这些素质是可观察和测量的,将对职业或岗位从业者的绩效产生关键影响。幸福软实力模型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从业者需要具备哪些内在素质;二是从业者的哪些行为将产生幸福体验和高绩效。幸福感又称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基于一定的标准对自身工作生活的幸福体验程度[2]。它已经成为个体衡量自身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软实力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它相对于硬实力而言,强调国家、组织或个人不是通过军事、强制或命令等硬核方式对别国或别人施威,而是通过自身魅力以及吸引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来影响组织和个人。在强调“以人为本”的时代,软实力往往比硬实力更加重要且更有意义。从岗位任职角度来看,幸福软实力模型是以某种职业为基础,驱动从业者产生快乐和优秀的工作绩效的各种个体特征的集合,它包括以不同方式展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的整合,是从业者产生幸福和高绩效的驱动因素[3]。

1.2 培养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意义重大

医科大学生是未来从事救死扶伤医学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具有幸福感且能够胜任医务工作的新一代医学生意义重大。当前,对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的研究比较少,目前的研究较集中在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例如,笔者团队曾经对广州地区医科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过调研。南方医科大刘欢欢曾对医科大学生权威取向人格现状及其在不同情境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过研究。国外对这个主题的研究也不多见。可见,在信息化、多样化的时代,鉴于培养新一代幸福医科大学生,进而培育未来好医生的需要,开展对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的研究与探索意义重大[4]。

2 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模型的构建

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以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行为事件访谈(BEI)、胜任力核检表、案例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高校医科大学生的幸福软实力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构建了高等医学教育医科大学生的幸福软实力模型,形成幸福医科大学生的画像。

2.1 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模型

本研究所建构的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模型(见表1)包括19项软实力,其中超越性幸福软实力有10项,基准性幸福软实力有9项。基准性幸福软实力即医科大学生的门槛性幸福软实力,这也是作为未来从事医学行业的准医生的合格性软实力。然而,只具备合格性幸福软实力还不行,未来成为高绩效且快乐的医生,还要具备超越性幸福软实力。

表1 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模型

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模型包括认知软实力、服务软实力、成就软实力、管理软实力以及个人软实力。(1)认知软实力包括创新能力、信息搜寻、专业知识。其中专业知识是指医科大学生能够掌握医疗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真正为患者解决临床医学问题。掌握专业知识是任何一名医科大学生必备的基础前提。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真正为患者排忧解难,救死扶伤,真正为患者服务。(2)成就软实力包括成就导向、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其中积极主动是指医科大学生能够主动作为,勇敢迎接各种挑战。该特征主要考察医科大学生能否积极做好准备和计划,主动完成任务,接受更大的挑战。积极主动是医科大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的一种表现。积极主动的医科大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工作的成果也会比较显著,因而能够产生较强的幸福感。(3)服务软实力包括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应变能力。其中服务意识是指医科大学生能将服务患者作为自己职业出发点和价值追求。在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满足他们的医疗需求。以服务者的心态来定位自己,从而赢得患者的尊重与信任。作为医科大学生,必须具备服务意识,这样才能够胜任岗位要求。(4)管理软实力包括团队精神、团队领导、医患和谐。毋庸置疑,当前医患关系是一个敏感问题。对于医务人员来说,能否处理好医患关系是影响医疗效果与医生自身幸福感体验的重要因素。因此,医科大学生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必须通过提高沟通技巧来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实现医患和谐。(5)个人软实力包括职业操守、责任心、耐心细致、人际和谐、自我平衡、家庭和睦。其中自我平衡是由于医疗工作特点,医科大学生在工作中出现较大压力是很正常的。在信息化时代,由于各种负面信息的传播,医科大学生情绪可能出现波动,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对于医科大学生的幸福体验异常重要。那些能够有效掌控自身情绪,懂得自我解压的医科大学生往往更能体验到幸福。

2.2 幸福软实力独特性分析

本研究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通过实证研究和分析构建了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模型,将医科大学生的幸福软实力具象化。以培养幸福的未来好医生为导向,对模型进行了行业与岗位特点分析。从行业属性来看,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模型因其所处医护行业的独特性而具有明显的行业素质要求:医患和谐、医学专业知识以及医科大学生职业操守。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医科大学生所从事的救死扶伤的医疗救护行业的特性决定的,这要求医科大学生以职业幸福为导向,必须具备医学专业知识,注重职业操守并且妥善处理好医患关系。从岗位属性来看,医科大学生必须具备服务意识、耐心细致和应变能力。面对患者,医科大学生必须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全力为患者服务。医科大学生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心思和精力,需要具备耐心细致的软实力方能胜任岗位要求。另外,随着医疗需求的变化,医科大学生将面临更多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对此,只有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方能妥善处理各种挑战,进而成为一名幸福而合格的医生。

3 基于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模型的医学教育模式提升

本研究的结论与成果可为高等医学教育进行职业化的医科大学生培养与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力依据。基于医科大学生的幸福软实力模型,在全面了解当前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的基础上,从个人及高校组织视角出发,进一步完善新一代医科大学生的培育方案,为国家科学培育下一代幸福好医生,从而真正推动中国医学教育发展。

3.1 帮助医科大学生成长为新一代幸福好医生

伴随着医学快速发展,对医科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通过构建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模型,进一步明确将来能够成为合格与幸福的医科大学生的软性素质要求。在这一标准指引下,医科大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短板,然后针对性地提升自身幸福软实力,最终实现医院与医科大学生“双赢”。因此,对于医科大学生来说,有了幸福软实力的标准,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将帮助医科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且幸福的好医生。

3.2 进一步提升高校医科大学生培养水平

医科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会受到外在客观因素和自身主观因素影响,这就要求医学院校以医科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模型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医科大学生培育体系,提升医学人才培养效果。职业精神和对职业的幸福感受对于未来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科大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高校应秉承德艺双馨的培养原则,把健全医科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第一出发点。在工作中引导医科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培养医科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只有医科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得到良好培养,医科大学生才不会在各种负面信息中迷失方向,才能将压力转化成动力,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幸福感的新一代好医生。

在医科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应突出幸福软实力教育,以幸福感为指引,进一步明确当前医科大学生思政工作的终极目标。在工作中,鼓励医科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追求幸福的能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发挥幸福医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医科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幸福观,促进医科大学生健康成长。同时,要鼓励医科大学生积极开展各类体育锻炼,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缓解消极情绪,坦然应对各种负面信息,不断完善自我。另外,一方面要鼓励医科大学生加强自身医学专业课学习,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要鼓励医科大学生加强人文学习,更多接触文学、哲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提高自身精神层次,从而寻觅幸福的真谛,成为快乐而幸福的好医生。

猜你喜欢
医科实力幸福感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生命教育视域下医科院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探究
实力抢镜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医科生科研思维培 养中的应用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医者难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