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生学习《统计基础知识》兴趣的几点体会

2021-12-03 12:42韩东飞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0期
关键词:提高兴趣

韩东飞

摘要:本文介绍了提高中职生学习《统计基础知识》兴趣的几种方法:用情境导入引领学生学习,用生动有趣的案例教学方法讲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提高 统计基础知识 兴趣

《统计基础知识》是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基础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熟练掌握统计理论和技能,不仅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也为学生了解社会打开了一扇窗口。现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

创设有价值的情境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掌握的专业能力。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要基于生活,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实践,学生才能明白知識的价值。情境的创设要结合《统计基础知识》课程的特点,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统计学科的知识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讲算术平均数的特点时,可以设置以下情境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某人开了一家一人有限公司,雇员工4人,老板开给这4人的月工资分别是2000元,而给自己开的月工资为32000元,通过计算算术平均数,5人的月平均月工资将是8000元。如果这样处理数据,4名员工的平均月薪就由2000元一下子提高到8000元。这是个多么诱人的数据,但这4名员工的生活质量是否真的提高了呢?在学生积极地思考、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化总结:算术平均数用一个数值高度概括一组数据的信息,一方面它掩盖了数列中各观察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它易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影响,因此有时用算术平均数的方式估算结果是不可靠的。我在总结时,还用了这样几句顺口溜:“西村十家九家穷,只有一家千万翁,如若算得平均数,家家都是百万翁。”由此,我告诉学生,当你在媒体上看到某个数是平均数时,一定要搞清楚它是算术平均值、中位数还是众数,否则就会造成误解。

二、生动形象,激活课堂

课堂上学生只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才能够树立愿意学习的意识。这种意识也正是中职生最为欠缺的。中职学校的课堂,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课堂氛围沉闷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课堂气氛沉闷的主要表现有:课堂死气沉沉,教师一讲到底,师生无互动交流,无思想碰撞。新课改要求课堂要充满活力,呈现蓬勃向上的生机,教师激情澎湃,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兴味盎然。因此,课堂教学要做到思想、智慧和特色的有机统一。有思想,对课堂教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判断;有智慧,课堂教学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课堂迸发出无穷的智慧和魅力;有特色,经过自己不断地打磨、提炼形成独有的教学特色。统计课教学要多运用实例、对话、思维导图等技巧,增强表达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相关事例、最新消息、小故事或学生关心的话题以及适时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如讲述“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一则小故事来展开:美国某报纸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某某大学有三分之一的女毕业生嫁给了该校老师。乍一看,人们会以为该校校风不正,男教师师德存在问题。实际上,该大学过去只招男生,今年开始招收女生,但是只招了3名女生,毕业时有1名女生留校任教并嫁给了本校教师,所以从相对数来看确实是三分之一的女毕业生嫁给了该校老师。但是,从绝对数来看,总的女毕业生人数为3人,只有1人嫁给了老师。单纯看相对数,使人吓一跳,易使人产生误解,如果和绝对数结合起来看,自然真相大白。学生们从这个简单有趣的实例中可以认识到,在利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时,不能单纯只看相对数,而是要结合总量指标来观察判断。

三、联系生活,增强乐趣

基于生活,联系实际,其本质是要解决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新课改呼唤科学知识向生活回归。统计学教科书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公式多容易记混,计算量大复杂难懂,可是统计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息息相关,统计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另外统计跟我们的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管理人员要统计供产销和利税数据,学校要统计各班每天出勤情况,各年级考试结束后要统计分析学生的平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等,每天股民关心的股票指数,老百姓关心的物价指数,篮球、足球爱好者看篮球、足球比赛直播的攻守分析……以上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却都离不开统计,也是中职生已有的且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教师课堂教学时,如果能从学生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善于将抽象的统计理论和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和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心无旁骛,从而构建一个活泼高效的课堂。如在讲相关分析时,我举了这样一个案例: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请自己的好朋友为他推荐一位行政助理,有一天,好友将推荐的人选带到尼克松办公室,过后朋友问尼克松总统是否满意,尼克松说:“我不喜欢他的脸。”朋友不太理解,尼克松说:“一个人年龄过了40岁,就应该对他的相貌负责。”是的,一个人的相貌与他的阅历、知识和修养是有一定相关关系的。将这样的生活实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感到有趣,又容易理解。

再如讲解概率统计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举一些概率在生活中运用的简单例证。比如如果你是一个颜值高的女孩,在外面碰到一个人对你异常热情,不但送给你好吃的,帮你介绍理想的工作,还要带你去好玩的地方玩,那你最好提高警惕,因为这人是骗子的概率会超过90%。对于一些对人有害的小概率事件,即使它发生的概率再低,人们也不敢尝试,如“三聚氰胺”“大头娃娃”事件发生后,国外品牌的奶粉在我国销量大增。像这样贴近生活的实例,讲课时多穿插一些,就不会使学生感到统计学枯燥无味了,也可以使课堂活跃起来,不至于沉闷无趣。

四、拓展思维,提高能力

统计学学科的特点是,概念性的知识较多,抽象难理解,符号多、公式多复杂难记,各章节自成体系,又彼此联系,学生初学时确实难度较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重点知识,我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比如在每一章节学完之后,指导学生绘制本章思维导图,将每个知识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用关联图的形式加以呈现,由主干到分支,由枝到叶,由点到面,条理清晰,便于理解记忆,提高了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时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讲到重点单位和典型单位的区别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以类比。例如,有学生将重点单位想象成我们市普通的几所中学,虽然只有几所,但其在校人数却占了全市总学生数的绝大比重。而典型单位则像几所具有典型办学特色的学校一样,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基础知识》的兴趣,应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从课堂整体出发,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优化组合,统筹协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答疑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是学好统计课程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丽敏,由建勋.统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提高兴趣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