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定名时间考述
——兼论吕剧传入惠民县时间

2021-12-04 12:40曹修群李博文
人文天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吕剧志书名称

■曹修群 李博文

吕剧作为山东省的代表剧种,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因其内容贴近百姓日常生活,艺术形式群众喜闻乐见,于2008 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界对吕剧的起源时间、发祥地、创始人、名称由来、艺术形式、发展现状等诸多问题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但在“吕剧”这一称谓具体确定时间方面仍有研究的空间,本文结合民国《续修惠民县志》关于吕剧的记载,对吕剧的定名时间以及吕剧传入惠民县的时间作进一步探讨。

一、吕剧定名时间

学界关于吕剧称谓的确定时间,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一为1944 年说,代表人物是第一代吕剧艺术研究家张斌,他在《吕剧概况》一书中提到,“据查实,耀南剧团的鹏飞同志在《渤海日报》的《新地》发表了吕剧《双寻夫》剧本,吕剧这一名称开始流传开来”①张斌:《吕剧概况》,转引自张永杰:《地域文化视野中的吕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3 年,第8 页。东营市文化局:《吕剧起源与发展——东营市史料汇编》,济南:黄河出版社,1997 年,第15 页。;二为1952 年说,《吕剧起源与发展——东营市史料汇编》一书记载:“1952 年,当时任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的王统照同志在一次视察当中观看了当时的吕剧演出,认为这种带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演出形式新颖、极具地方代表性,应该将其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加以推广。考虑到该剧当时还没有一个确实的名字,于是建议取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音律之‘六吕’中的‘吕’字。”①张斌:《吕剧概况》,转引自张永杰:《地域文化视野中的吕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3 年,第8 页。东营市文化局:《吕剧起源与发展——东营市史料汇编》,济南:黄河出版社,1997 年,第15 页。

无论学者持何种观点,吕剧名称的确定时间均不早于1944 年,但成书于1936 年的《续修惠民县志文献志戏剧》中有“近又兴綹戏(即吕剧)”②阎容德、王鸿绩:《续修惠民县志》卷十三,民国二十五年手抄影印本,第十六页下。的描述,虽然寥寥八字,但却十分难得可贵,这是目前已知文献中关于吕剧最早的文字记载。该书成书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后因“七七事变”未能出版,书稿现存于山东省图书馆特藏部,惠民县史志工作者为发扬当地历史文化,曾专门复印数套,从而使这一宝贵的地方史料得以流传。时任山东省政府委员代理主席兼农矿厅长的阎容德曾为《续修惠民县志》撰写《序言》:“此次修志,上接逊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知惠民县事柳堂所修之‘补志’,迄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 年),中间三十五年。”通过这段描述,可知县志记载内容的时间下限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即书中提到的“吕剧”名称,在1934 年时已被当时惠民县官方所认可,所以才被允许写入志书,这比1944 年鹏飞同志在《渤海日报》使用“吕剧”名称发表《双寻夫》剧本整整早了10 年。

二、吕剧名称由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续修惠民县志》中使用了“綹戏”与“吕剧”两种不同名称,这主要与当时人们对吕剧的认识程度有关,“毕竟,在一种新生事物刚刚出现的时候,参与者和观众都可以根据事物的诸多要素冠以易于传诵的名称,而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等的不同,使得他们在命名时互有差异”③李沈阳:《吕剧起源诸问题研究述辩》,《滨州学院学报》2014 年第1 期。,志书中仅有吕剧记有两种名称,其余剧种的不同称谓则均一一列举,且关于吕剧仅有“八音俱全,悠扬动听”的笼统描述,可见当时惠民当地民众对吕剧这种新兴戏曲的认识还较为匮乏。

学界关于“吕剧”名称的由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山东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的记载最为详细,一是因为表演艺人在演出《王小赶脚》剧目时,使用了“驴子”作为道具,故有“驴戏”之说;二是据早期吕剧艺人孙中新回忆,吕剧是他们“摸着石头过河,捋着葫芦上架”摸索出来的,于是又有“捋戏”之说;三是吕剧表演者在剧中多是扮演夫妻双方,即“两口子”,两口为吕,所以有“吕戏”之说;四是吕剧主要伴奏乐器坠琴,在演奏时常有捋来捋去的动作,故有“捋戏”的说法;五是在吕剧形成初期,戏班多以《吕洞宾戏牡丹》作为开场戏,因而人们将剧中第一个字作为剧种的名字。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但无论是谐音说、乐器说,还是剧目说,均是围绕“吕”这个字来进行探讨的,在学界尚未见关于“綹”与“吕”的成果分析。

笔者认为,之所以选用“绺”字,称为“绺戏”,是因为使用了方言的缘故。据《黄河三角洲方言研究》第二章《语音同音字汇》的记载,“吕”“铝”“旅”“缕”“捋”“绺”为同音字,均为“吕”字音,故志书中才采用了“绺”字,同时为使读者明白,便用括号加以说明,注明了“吕剧”。①参见沈兴华:《黄河三角洲方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5 年,第26 页。这说明当时编纂人员已经十分注意口头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表述关系,也正因如此,才使我们今天对吕剧的定名时间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三、吕剧传入惠民县时间

从上文的“近又”一词,至少可解读两层含义,一是吕剧传入惠民县境时间不长;二是吕剧的传入使惠民戏剧种类进一步丰富,故志书中有“邑境昆腔最古,因词尚文雅,而好殊不易。最近风行者,唯柳子腔,亦名梆子腔,此戏分两派,一为西路,一为东路,西路山西梆子根基为秦腔,东路亦名章丘梆子,内带昆腔,因声调高低疾徐之不同,而略有变更,亦名笛柳子、乱弹皮黄,以上两种通名叫大戏。此外哈哈腔,亦名四根弦;秧歌调,亦名诌鼓子、河西梆子、傀儡头子;近又兴绺戏(即吕剧)。除秧歌调只有板眼,而无丝弦外,余则八音俱全,悠扬动听”的相关记载。但由于“近”是一个模糊概念,关于吕剧传入的具体时间很难确定,而光绪三十二年(1906)的《惠民县乡土志》中没有关于吕剧相关情况的记载,因此,需结合吕剧诞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惠民县戏剧需求市场等因素来综合分析。

学界关于吕剧诞生的具体时间,目前仍有较大争议,至少存在八种不同的学术观点。“要确定吕剧诞生的时间,除了化妆扬琴这一外在标识外,必须明确四平腔创设的时间”②李沈阳:《吕剧起源诸问题研究述辨》,《滨州学院学报》2014 年第1 期。,李沈阳在《吕剧起源诸问题研究述辨》一文中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根据现有史料提出吕剧形成的时间宜采取模糊说法,即“无论说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还是说清代末年,甚至说清末民国,都可以”的观点。在吕剧的起源地方面,无论是“博兴说”,还是“广饶说”,都发源于黄河三角洲地区,与同属黄河三角洲区域的惠民县距离较近,仅有百余里之遥,彼此商贸往来,人员流动十分频繁。

惠民县自北宋以来历为州、郡、府治所驻地,有“鲁北首邑”“燕齐门户”“神京锁钥”之称,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人口众多,且当地人有听戏的传统习俗,故戏剧需求市场广阔。清朝末年,县城仍存有城隍庙、南门外广场和大士阁3 处戏楼,城隍庙于“每年九月初七大会,各地戏班在此排演,有时一日换3 个戏班”③安作璋:《山东通史·近代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424 页。,1918 年,地方绅董在城隍庙东广场创办了物资交流大会,“会期定为农历二月初七,又名‘二七交易大会’,会期6 天,由戏班助兴……秋季物资交易大会,定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七”,期间主要进行排演戏剧和物资交易。除县城之外,乡村的戏剧市场更加广阔。“邑境素称穷辟,农民终岁劳苦,苦无娱乐之设备,更无机会开情尽欢,精神无所寄托,每遇春秋农闲之际,藉以立会酬神,演戏数天,以助兴趣,消除劳倦。年计五十村中定有数村演戏几天,全县计千余村,约演一百台戏,每台四天或五六天,年计四五百天,每天几乎都在戏中,靡费之资,不可计算,人情所不能己者,圣人弗禁,亦不能免也,而对社会之影响,利害各半。”①阎容德、王鸿绩:《续修惠民县志》卷十三,民国二十五年手抄影印本,第十五页下。由此可见惠民县戏剧市场之广阔。又因“戏剧之感人最为深,而为教亦易普,移风易俗,善于乐信”的功能,统治者十分支持与推崇,使戏曲能在惠民县内进一步扩散流行。

人口流动特别是民间艺人的流动是促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吕剧自然也不例外,为了谋生的戏曲艺人通常选择需求市场广阔且离家较近的地方进行表演,既可节省时间又能赚取更多的钱财,惠民县顺理成章成为吕剧艺人的首选。由此,说唱艺人便把新兴的吕剧带入了县境,由于其源于本土、通俗易懂且贴近生活,很快便被当地爱听戏曲的老百姓所接纳,并融入了日常生活。所以在编纂志书时,人们才将其收录,但鉴于对其了解有限,介绍较为简略。

通过对以上资料的综合分析,可知吕剧传入惠民县域的时间应为民国初年,故而在志书中使用了“近又”一词,即吕剧诞生后不久便由说唱艺人带入了惠民县。

猜你喜欢
吕剧志书名称
瓜田篱下系列二十七——家乡的吕剧
吕剧进乡村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试论地方志书质量与市场的关系
吕剧进校园 唱响家乡戏
浅论黄河口吕剧的传承与保护
情系志书藏古今
志书图片的放置原则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