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罗家矿区基本地质特征及勘查方法选择

2021-12-04 15:00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产状层状砂岩

廖 林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江西总队,江西 上饶 334000)

1 基本情况与区域地质特征

1.1 位置、交通

该砂岩矿区位于弋阳县城343°方位,直距25公里处,属弋阳县中坂镇管辖。矿区经S205省道可连沪昆高铁,沪昆高速、上万高速至全国各地,交通便利。

1.2 区域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华夏板块(Ⅱ)钦杭结合带中段(Ⅱ1)宜(丰)德(兴)混杂叠覆造山带(Ⅱ11)万年推覆地体(Ⅱ11-2)之南东部,赣东北深断裂带北侧,属于沙坂-杉山街断陷盆地内复式向斜的哑铃状构造南西端膨胀部位。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下亚群(Pt2sha)、上亚群(Pt2shb)、古生界石炭系上统黄龙组(C2h)、船山组(C2c)、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安洲组(P1a)、中生界侏罗系下统多江组(J1d)、林山组(J1l)、第四系(Q)。

区域内构造形变特征方面,基底构造以强烈的塑性变形为主,形成一系列紧闭型线状褶皱,局部发生倒转,断裂变形占次要地位。盖层的构造形变相对较弱,主要发育有宽展型褶皱和一些规模较大的走向及横向断裂;中生代后出现一系列长条形陆相构造盆地,断裂构造甚为发育,局部地段有小型线状褶皱相伴产出。与矿区有关的构造主要有。

(1)丁源山—戴家村倒转向斜:发育于复式向斜哑铃状构造南西端膨胀部位的北西翼,轴线走向近乎北东—南西,北西翼正常,南东翼向南东倒转,轴面产状120°∠75°左右,北西翼产状120°∠40°左右,南东翼产状110°∠55°左右。向斜核部为林山组上亚组上段,西南部被抬起,出露下亚组上段。两翼从新至老为林山组上亚组下段、下亚组及多江组等地层组成。

(2)沙坂—杉山街断裂群:形成于燕山期,主要发育于沙坂—杉山街断陷盆地边缘及盆地中,大部分为走向断层。其中以北东向的断层规模较大且最发育,北北东向断层占次要且规模较小,并往往错断北东向断层。断层以压扭性为主,尤其是发育于断陷盆地的南东侧及边部断裂,断面倾向变质岩一侧,使变质岩仰冲或推覆于早侏罗系地层之上。断层多与褶皱轴近乎平行,断层带特征明显,岩石挤压破碎,挤压片理及透镜体十分发育,断层面一般呈舒缓波状,且倾角较平缓。张性断层也有发育,张裂带岩石常出现破碎和角砾化,破碎带常有石英脉和方解石脉充填,地貌上出现一些笔直冲沟及陡峭断层崖。

区域内主要矿产有较小的烟煤层,建筑原料、配料,砖瓦原料等。

2 矿区地质特征矿

(1)矿区内出露地层如下:第四系残坡积粘土、侏罗系下统多江组(J1d)、林山组下亚组下段(J1l11),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侏罗系下统多江组(J1d):分布于勘查区北部,为勘查区赋矿层位,按岩性组合可分为五段,从上往下分述如下。

五段为黄褐色、灰黄色细粒石英砂岩夹少量透镜状杂色粉砂质泥页岩,与上伏林山组地层整合接触。石英砂岩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是石英,偶见黄铁矿团块,本段厚约50m;

四段为灰黄、灰褐、灰黑等色薄层状杂色页岩,局部夹炭质页岩,该段页岩颜色较杂,间杂兰紫、青灰、灰白等色,页理发育,岩石较松散,厚约45m;

三段为青灰色、浅灰黄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夹少量粉砂质页岩,其中砂岩为中细粒结构,硬度相对较高。页岩颜色较杂,有灰黄色、黄褐色、灰黑色等,呈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本段在矿区南西部厚约30m,北东部厚约50m;

二段为灰黄、灰白、灰褐、灰黑等色薄层状杂色粉砂质泥页岩,页理发育,呈似层状—层状产出,局部地表缺失,平均厚约40m。

一段为灰黄色、棕黄色、黄褐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夹少量透镜状杂色粉砂质泥页岩,砂岩为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页岩颜色较杂,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该段位于矿区北西面,厚约200m,在矿区范围内未见底。

侏罗系下统林山组下亚组下段(J1l11):分布于勘查区南部,岩性主要为杂色粉砂质页岩、灰黑色含炭粉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含炭粉砂质页岩层可见黄铁矿,水平层理发育,0线最厚214m(未见顶)。与下伏多江组(J1d)地层呈整合接触。

(2)矿区构造。勘查区属于丁源山—戴家村倒转向斜的北西翼,呈单斜构造,但产状变化较大,产状126°~175°∠20°~72°。在勘查区4线以南西,产状较陡,轴线走向北东55°,倾角39°~72°;在勘查区4线以北东产状较为平缓,轴线走向转向北东75°,倾角20°~58°。

区内未见大的断裂构造。节理发育造成岩石破碎是本勘查区的特征。在深部,岩石节理面被白色石英细脉充填,在浅部受风化作用影响,节理面被铁质薄膜浸染为褐黄色~褐黑色,节理的发育给矿床的风化淋滤作用造成了良好的条件,故大气降水后地表水向下渗滤,岩石受水潮湿后发生风化,致使近地表矿石较为松软,铁含量升高,碱含量流失,颜色发生改变。

3 矿石自然类型及质量特征

根据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特征,主要有石英砂岩、石英砾岩、含砾石英砂岩三种矿石自然类型。

(1)石英砂岩型:是矿区主要矿石类型,分布于全区。岩石新鲜面主要呈青灰色、灰黑色,风化后呈浅黄褐色、灰黄色、棕黄色等,砂状结构,层状构造。矿石矿物成份主要为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组成,碎屑颗粒主要成份石英、岩屑、白云母,少量的长石及褐铁矿,分选性较差,磨圆度为次棱角状~次滚圆状;胶结物成分为泥质和铁质,胶结类型为孔隙式胶结。

(2)石英砾岩型:是矿区次要矿石自然类型之一,主要为层间砾岩,ZK002-39可见,矿石主要呈浅青灰色~浅灰白色,砾状结构,层状构造。矿石矿物成份主要为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组成。碎屑颗粒主要成份石英和岩屑,分选性较差,磨圆度为次棱角-次滚圆状,砾径2mm~26mm不等;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和铁质胶结,可见极少量硅质胶结;胶结类型为孔隙式胶结。

(3)含砾石英砂岩型:是矿区次要矿石自然类型之一,在ZK002-44、ZK102-14~15、ZK202-24~1、ZK401-42与ZK402-52位置可见。矿石主要呈青灰色~灰白色,含砾砂状结构,层状构造。矿石矿物成份主要为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组成,碎屑颗粒主要成份石英、岩屑及少量的黄铁矿,胶结类型为孔隙式胶结。

(4)风化型石英砂岩:是矿区次要矿石自然类型之一,在各钻孔顶部可见,上部为浅黄褐色、浅黄色疏松状亚砂土,由于近地表岩石裂隙发育风化作用更为强烈,泥质成分较高。

粉砂质泥页岩型:是矿区伴生矿主要矿石类型,与主矿体砂岩共生,岩石新鲜面主要呈为灰黄、灰褐、灰黑等色薄层状杂色页岩,局部夹炭质页岩,页岩颜色较杂,间杂兰紫、青灰、灰白等色,页理发育,岩石较松散。

4 勘查类型、勘查手段及方法的选择

4.1 勘查类型的选择

(1)砂岩矿矿石主要化学组分沿走向变化系数小18.45%,平均倾向变化系数:SiO24.36%,Al2O324.68%,Fe2O335.18%,R2O 27.50%,由此可见矿石质量变化稳定。矿体中粘土质共生矿发育,与矿体呈互层状,多呈透镜状和似层状产出,厚度变化相对较大。矿体内部结构复杂程度属中等。

(2)粘土质原料矿矿石主要化学组分沿走向变化系数小14.72%,平均倾向变化系数:硅酸率SM 21.22%,R2O18.27%,由此可见矿石质量变化稳定。矿体与砂岩矿共生矿发育,与矿体呈互层状,多呈透镜状和似层状产出,厚度变化相对较大。矿体内部结构复杂程度属中等。

(3)矿体厚度较稳定,矿体连续,厚度变化较小,厚度变化系数34.15%。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属稳定。

(4)矿体呈单斜构造,产状变化较大,在矿区南西侧,产状较陡,轴线走向北东55°,倾角39°~72°;北东侧产状较为平缓,轴线走向转向北东75°,倾角20°~58°。区内未见大的断裂构造,仅矿区南侧见F1逆断层,对矿体无影响。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

4.2 勘查方法的选择

本次勘探地质工作方法主要有地质测量、槽探、钻探、采样测试等。在原详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规范加密布置勘探线及钻孔,各勘探线施工探槽,在原详查工作的基础上,在0线和2线之间以75m间距施放2′号勘探线,在2线和4线之间施放4′线,槽探工程在2′和4′线施工,钻探工程在0、2′、2、4′四条勘探线上施工对各地质工程按照规范进行系统采样及测试分析,达到系统地控制矿体的目的。野外测量则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控制测量,以提高本次勘查工作的精度。室内资料整理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数字化成图,以提高勘探地质报告的编制效率和质量。

5 结论

综上所述,矿区内粘土质原料小矿体呈透镜体状、似层状展布,大小及分布规律性较差,经本次勘探工作,在各线上均已圈出,但在矿区北东及南西两侧,深部控制相对较差,如果对材料质量有较大影响,建议矿山在以后的生产勘探中增加钻探工程,以达到更好地控制目的。

猜你喜欢
产状层状砂岩
华北春季降水性层状云中冰相粒子形状分布
浅谈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旺苍地区灯影组层状硅质岩类孔洞充填特征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三点解析法”估算地质体产状及应用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砂岩:黏结在一起的沙子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山坑石墨矿中的应用
新型铋系超导体有望加速层状功能材料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