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探究

2021-12-04 15:00魏小军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1期
关键词:矿区矿山结构

魏小军

(甘肃煤田地质局一三三队,甘肃 白银 730900)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对于地质灾害造成一定的破坏。尤其是在开采自然资源的过程当中,容易对于当地地质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导致地质结构不稳定,导致地质灾害的出现。对地质结构破坏是一个长期过程,这样容易出现地质结构出现坍塌、土地侵蚀等地质灾害。但是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必然会对于地质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需要加强防治,从而更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地质灾害分析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本文主要探究的是矿山采空区出现的各种地质灾害,以及灾害表现的特征,同时结合这些特征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从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地影响[1]。而采空区是最容易出现遭受地质灾害的地质结构,因此这种结构长时间在外界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地面塌陷事故,对于当地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影响当地百姓正常生活,同时也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1.1 矿山地质环境被破坏

矿山地质灾害除了滑坡,泥石流等也还体现在水文灾害上,造成这种危害主要有以下体现:一是矿坑突水。矿坑突水的产什么主要是因为地下水层的结构被打乱,结构不稳定,导致地下水不断溢出积累造成的。因此,要注意矿区开采中的定期排水,若长期处在基坑积水的情况,要注意开采矿区基坑边破塌陷的问题出现;二是要注意开采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开采工法[2]。经过一些实际研究勘查分析,采矿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地下水的排除,因为在水流疏导过程中,容易带走原有能够溶于水的物质,比如,可溶性岩石等,这些物质往往是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容易给矿山地质结构稳定性造成破坏,从而出现坍塌,或者崩塌等,造成开采安全事故发生。

1.2 对于土地资源影响

采空区在开采过后,会造成当地的地面变形,而且如果是采空区面积较大时,就会造成地面塌陷。这样就使得原本稳定的地区的地质结构不稳定,若遇到有强大的外力作用,常会出现地质表面土石塌落的危险[3]。

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对于我们的地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不可避免的在实际开采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就比如有:①对土地的利用率不高,造成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②矿区开采后,容易造成水污染严重,致使当地用水受到影响;③开采后的矿区附近,地质构造不稳定,经雨季大量雨水冲刷或其他自然气候灾害影响,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④过渡开采后,给矿区周边的自然资源,以及水土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不能及时修复,会二次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

2 加强地质灾害治理的几点建议

2.1 加大对水文环境和地质环境的勘测

为了更好地做好地质环境的监测工作,必须要加强对于水文环境和地质环境的监测工作,掌握水文环境和地质环境的相关信息,从而更好地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4]。

只有掌握地质结构的相关特征和数据,才能够更好地开展预防工作。通过分析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特点,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更好地做好应对工作。另外,还需要根据收集的数据建立一个完善的预警系统,通过搜集的数据来提升对于地质灾害的预警工作,从而更好地对于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进而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而且通过这个预警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掌握地质灾害的相关特征,从而更好地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2.2 制定坍塌地区的生态恢复工程目标和任务

目前,我国很多个矿山矿区土地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面坍塌,这对日常开采中非常不利,因此需要结合相应的生态学,环境工程等相关知识,进行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建设,并且需要利用生物进化相关理论和观点进行生物建设和生态系统恢复地相关工作。

具体可以根据矿山区域地形地势对项目区土地进行平整,并结合整理,将区内工矿废弃地整理为耕地;配套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健全区内道路交通工程,营造生态林网,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排涝、交通、抗灾等保障体系,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高效利用。因此在进行土地的重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指导相应的建设。

此外,信息化技术和生态技术的创新也为恢复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比如,智能传感器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能够对矿区土壤PH值、土壤所含的各种离子含量、甚至是矿区的空气质量等等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检测,可以大大缩短矿区生态演化的时间。

2.3 提升地质灾害治理的实时性

目前,我国一些矿山地区的地质灾害频发,而在治理地质灾害过程中又欠缺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治理方案,这就使得矿山复杂的地质灾害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通常情况下,治理过程中,常采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但这种治理方法并不适用目前矿山地区开采的实际情况,这对后期的开采工作非常不利。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地质检测工作的开展,可有效的将地质结果股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记录与分析,这种对矿山地质环境参数进行挖掘与信息处理,可以有效的分析矿山矿床地质构造潜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可以依据这些数据采取有效的治理和预防措施。

地质监测的应用可以提升矿山地质灾害的实效性和整体效率,降低各方面的投入,从而更好地提升地质灾害的质量和效率。

2.4 不断实现矿山开采技术创新

很多矿山地质灾害的出现都是开发技术不合理造成地。因为目前开采的矿产资源大多分布在地下深层,或者是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的地区,这给开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需要矿山工作者不断加强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落实技术应用,为更好掌握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地质结构的相关情况,从而制定完善的开采计划。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当地地质的实际结构,减少对于当地结构的破坏。而且在开发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各种防护工作,例如生态建设工作,尽可能减少对于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2.5 加强环境工程建设理论在矿山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可以将环境工程建设理论应用到矿山地质灾害建设过程当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国土空间利用的质量和效率。地质灾害建设应确立空间优化原则,以空间发展控制和总量控制为基本要求。

从空间规划控制和新时代背景要求的角度进行思考。严格控制区域的刚性底线,获得生态空间和生态效益,同时确保城市更好地获得发展。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有效地考虑到弹性空间的问题,就是各个方面的协调问题,更好地协调好国土空间的各种资源,包括了河流,森林,田野和湖泊在该地区,以促进该地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优化空间布局,首先要研究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匹配资源和信息能否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整体的统一。运用这些理论,可以整合协调国土资源、生态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地质灾害建设中的开发,增强空间布局的优化处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种类涉及地种类很多,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多,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需要结合具体环境制定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最大可能减少地质灾害影响,从而更好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矿区矿山结构
煤炭矿区耕地土壤有机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估测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沙湾矿区东区总体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论结构
矿区智能勘测设备中单片机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