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宫颈癌DNA甲基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021-12-04 15:55赵敬杨金豪综述常艳敏王蓉审校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甲基化宫颈标志物

赵敬,杨金豪综述,常艳敏,王蓉审校

(1.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天津 300052;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天津 300203;天津市南开医院检验科,天津 300100)

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数为13.3万以上,其中约有2万~3万死亡病例,且近年来我国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1]。目前研究证实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DNA甲基化相关[2]。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作用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为底物,将其提供的甲基基团加在胞嘧啶的第5位碳原子上,发生甲基化修饰,基于GC配对的机制,mCpG会在双链中对称出现。DNA甲基化对于基因的表达有重要的调节作用[3]。某些抑癌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发生甲基化,可降低其转录活性,使抑癌基因表达沉默,导致细胞增殖异常而产生恶性肿瘤。随着对甲基化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一个早期事件,是肿瘤早期诊断的非常有效的分子标志。此外,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DNA甲基化的动态改变还可以反映肿瘤的严重程度分级、侵袭转移及提示患者的预后。然而,由于种族,生存环境的不同,各国报道的宫颈癌DNA甲基化标志物差异显著。因此,本文对在中国妇女群体进行实验验证的宫颈癌DNA甲基化标志物做一总结分析,以期对后续的研究有所帮助。

1 宫颈癌高甲基化标志物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往往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正常调控,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可以把信号途径相关的甲基化基因作为宫颈癌治疗的重要靶点,通过对细胞信号途径的干预,调整靶基因表达,使其恢复正常,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治疗肿瘤的目的。从我国近几年报道的宫颈癌甲基化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来看,主要集中在p53通路、凋亡相关、DNA修复、Ras信号通路、细胞循环(细胞周期)、细胞黏附、转移和侵袭、Wnt通路等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

1.1 DNA修复DNA修复是细胞对其DNA受损伤后的一种反应。MGMT(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是一种高效的DNA直接修复酶,能修复DNA序列中的6氧甲基鸟嘌呤的损伤,是人类细胞中迄今发现的唯一一种修复该损伤的甲基转移酶。简生燕等[4]研究显示,宫颈癌组织MGMT甲基化率可达71.15%;且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并影响其基因的mRNA的表达。

1.2 细胞周期p16(INK4A)是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人类许多肿瘤存在p16基因和蛋白的改变。在宫颈癌组织中p16甲基化率(2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随病变程度加重呈现升高趋势。此外,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联,甲基化更多发生在年龄小于40岁、低分化的宫颈鳞癌患者;p16甲基化的发生是独立于HPV感染的事件,它们在宫颈癌的致病过程中有可能是选择性的作用于不同的时期。

FHIT基因属于组氨酸家族,吴庆华[5]首次在宫颈癌组织中揭示了FHIT基因5′端CpG岛甲基化及其与基因失活的相关性。同期,史惠蓉等[6]又对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宫颈癌标本中40%出现FHIT基因甲基化而正常宫颈上皮标本中未发现。任力群等[7]亦发现FHIT甲基化在宫颈癌组织(56.7%)中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组(14.3%)及慢性宫颈炎组(0)。鉴于FHIT甲基化在肿瘤组织的显著性,研究者们期待将其转化为临床可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对临床获取血清样本的检测发现,血浆FHIT甲基化的发生率与组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8-9]。

SEPT9基因是GTP结合蛋白家族成员,参与细胞骨架的形成、细胞分裂和肿瘤的发生等。其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已经做为大肠癌的标志物,最近研究显示其亦可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影响细胞周期的调控。其基因的甲基化对宫颈癌的诊断也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AUC=0.854,P<0.001)[10]。

1.3 细胞凋亡 相关蛋白激酶1(DAPK1)是细胞凋亡正调控因子,是一种抑癌基因。我国Yang等[11]发现在60%宫颈癌组织、40%宫颈癌患者血浆中DAPK1启动子区存在异常甲基化。而且还发现DAPK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程度与临床病理学分级相关,且对于鳞癌细胞的检出更敏感[12]。花敏慧[13]也得出了DAPK1甲基化在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6.43%、97.92%、96.30%和61.04%。

1.4 细胞黏附、转移和侵袭CDH1基因编码E-钙黏蛋白,属于细胞黏附分子家族,介导相邻的上皮细胞间依赖钙的细胞连接,对于维持细胞分化、极性和正常组织结构起重要作用。Chen等[14]发现在75%的宫颈癌组织中CDH1蛋白表达缺失,且40%的宫颈癌组织中呈现高甲基化,此外,CDH1基因高甲基化与DNMT1的增加相关。Ren等[15]研究了宫颈癌血清样本与组织标本一致率达76.66%。陈勇等[16]还发现CDH1基因甲基化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其甲基化率鳞癌组比腺癌组高,随肿块增大及FIGO分期升高而增高。

研究发现CADM1/TSLC1(细胞黏附分子1)在宫颈癌组织中异常甲基化率达66.2%,其中鳞癌67.8%,腺癌55.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43.3%。此外,hrHPV感染的CIN 2/3到宫颈癌的演进过程中经常发现由于启动子甲基化引起的CADM1基因表达沉默,但是CADM1/TSLC1 mRNA在非瘤性HPV永生化细胞株中表达丰富,提示CADM1/TSLC1基因表达沉默可能与HPV永生化到致瘤性表型的转化有关[17]。

EZRIN蛋白编码细胞质外周膜蛋白,主要是微绒毛的蛋白酪氨酸激酶底物作为ERM蛋白家族的一员,该蛋白主要在质膜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之间起作用。其在细胞表面的黏附、迁移和组织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与多种人类癌症有关。

1.5 Ras信号通路 宫颈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首先是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被发现的,常处于失活状态。最近也有研究显示,RASSF1A基因在宫颈癌组织甲基化阳性率为35%,其甲基化率随着临床分期呈逐渐升高趋势。同时,宫颈鳞癌的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宫颈腺癌,但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关[18]。

1.6 Wnt信号通路 正常的APC蛋白与Axin、Gsk-3β形成复合物可降解β-catenin,保证Wnt信号途径对细胞特化、增殖以及迁移的正常调节[19]。APC基因表达异常使游离β-catenin增多,引起基因不正常表达,将导致细胞黏附、生长、分化等方面的重要改变,使细胞发生癌变。宋银宏和张昌菊[20]研究发现APC启动子区CpG岛在Hela细胞中全甲基化,在Siha细胞中无甲基化。

SFRP1是Wnt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因子,主要与FZ受体竞争结合Wnt蛋白,阻断Wnt信号的转导,调节细胞的增殖、凋亡。胡丹尼等[21]探讨了SFR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宫颈癌进展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甲基化率大于80%的CpG多分布于CIN2/3和宫颈癌组织之中。Chung等[22]研究也证实SFRP1基因高甲基化与宫颈癌的进展相关。

1.7 转录因子SOX家族基因参与性别决定、骨组织发育、血细胞形成、神经系统发育及晶状体发育等多种组织器官的发育过程。目前,SOX1和SOX9甲基化与宫颈癌的关系在我国已有报道。张秀茹等[23]报道了宫颈癌组织中SOX1 CpG岛的甲基化率大于50%,且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巫剑红等[24]则鉴定了SOX9基因的甲基化,发现宫颈癌组平均甲基化分值高于正常宫颈组,鳞癌高于腺癌,G3高于G1/G2,有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的。

PAX1也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骨骼发育形成。Pax1的基因突变会导致严重的脊柱缺陷。分别采用MSP、QMSP和测序等多种方法对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PAX1甲基化率进行了检测和临床评价,结果显示Pax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随着病变加重而增高,可应用于临床宫颈癌的筛查。

2 HPV基因组的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也可以调节HPV的基因表达。胡元晶[25]对HPV16 L1基因3′端和LCR基因进行了测序。结果位于E6/E7启动子的5个位点存在随病情进展甲基化水平逐渐降低的趋势,宫颈癌组患者的甲基化水平最低。位于L1基因3′端的3个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在携带组、CIN组与宫颈癌组患者间比较有差异。由此推断,HPV16甲基化状况可能预测宫颈癌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发生。

3 地区及种族特异性报道的甲基化基因

新疆是我国宫颈癌高发区之一,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病率,病死率在全国少数民族中占第1位[26]。目前,报道过的和宫颈癌发生相关的甲基化基因包括DAPKTFPI-2CALCACADM1、SFRP1、P16、MDR1、CCNA1、APM、EGFR、hRFT2、IFITM1和HS3ST2等,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玛依拉·卡米力江等[27]认为RAR基因高甲基化是维吾尔族宫颈癌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标志。

此外,除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关于宫颈癌甲基化标志物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其中,LAI等[28-29]研究发现宫颈癌DNA甲基化基因包括SOX1、PAX1、LMX1A、NKX6-1、WT1和ONECUT1等。近期研究显示LMX1A、NKX6-1、PAX1、PTPRR、SOX1和ZNF582也是宫颈腺癌中出现的高甲基化基因[30]。

4 宫颈癌低甲基化标志物

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一个早期事件,是肿瘤早期诊断的非常有效的分子标志。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高甲基化基因,而低甲基化基因报道较少。有报道STK31基因在HPV16/18阳性宫颈癌细胞系中,其启动子/外显子1呈现低甲基化,从而诱导HPV16E7/E6的整合[31]。也有报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OX21-AS1低甲基化在宫颈癌中有着临床预后价值,lncRNA SOX21-AS1在宫颈癌中参与的生物过程如表皮发展、脱皮周期、皮肤表皮及分子功能等,lncRNA SOX21-AS1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是一种良好的宫颈癌预后指标[32]。

5 小结

DNA甲基化肿瘤标志物由于其样本来源广泛,检测方法简便稳定,并且可以实现高通量检测,易于临床转化等优点,而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每年,欧美国家都有一些宫颈癌相关的新的甲基化标志物不断涌现,如荷兰报道6个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法(ASCL1、LHX8、ST6GALNAC5、GHSR、SST、ZIC1)[33]。同时,欧美国家在积极推进宫颈癌甲基化标志物的临床转化。目前,荷兰、德国已经推出了商业化的宫颈癌甲基化的检测试剂盒,包括PreCursor-M®,QIAsureMethylation Test®,GynTect,Oncgnostics®等[34]。相对于世界的研究水平,我国宫颈癌DNA甲基化的研究相对滞后很多,首先,缺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针对中国妇女群体的宫颈癌甲基化标志物;其次,目标分散,缺少系统的大样本群研究;再次,严重缺乏临床转化研究,缺乏在特殊人群如孕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群体的评价等,缺少对自检样本的检测结果的评价,缺少随访研究等。最后,DNA甲基化标志物要想真正进入临床,还需在方法学上进行改善优化,开发即时检验(POCT)产品;而持续深入研究这些甲基化基因的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深入调查启动子低甲基化的基因亦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甲基化宫颈标志物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一种肿瘤甲基化谱纯化的统计方法朱宜静
5-氮杂胞苷调节植物基因表达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甲基苯丙胺改变成瘾小鼠突触可塑性基因的甲基化修饰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