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局”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大方略(三)

2021-12-04 07:16丁声俊
粮食问题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本文从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大变局切入,着眼相互交织、融合交汇的“两个大局”,全面深入地阐述了高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深远战略意义,强调在新发展观引领下、我国必须统筹谋划保障粮食安全新方略。论文着重阐明,在坚持我国制度体系及弘扬其优势的保障下,必须采取九大方略:加强道路自信,牢牢掌握粮食主动权;应对百年未有大变局,构建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建立国内粮食产需基本平衡体系,为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打牢基础;善于把“两手”结合并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培育和扩大国内消费的战略基点,强化农业粮食发展新引擎;发展现代大流通,增强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的活力;守住管好“天下粮仓”,进一步加强“定海神针”;建立健全粮食物流系统,畅通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大动脉;以科技为武器,筑牢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防线。

关键词:“两个大局”  保障粮食安全   糧食发展新方略

(接上期)

七、发展现代大流通,增强构建“双循环”的活力

创新发展现代大流通产业,是畅通粮食“双循环”,特别是畅通国内粮食大循环的强大动力与活力,也是保持国内粮食稳定平衡的主载体。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对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实质性改变和提高。但“重城轻乡、重产轻销、重工轻农”等传统观念仍有待进一步转变和纠正。当前,在农产品流通中仍然存在必须拆除的各种“堵点”,即打通阻碍现代流通业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限制,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创新发展粮食现代大流通业,是构建以国内粮食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所谓粮食现代大流通业,既包括商品组织经营,又包括现代服务和现代物流业。

(一)疏通阻碍现代流通业的“堵点”

1. 进一步降低社会流通总成本。降低社会流通总成本是发展现代流通业追求的基本目标。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措施:彻底清理不合理收费,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创新流通领域市场智能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禁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排除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禁止利用市场优势地位采取封锁、限制的非法规定,人为设置“堵点”,收取不合理费用。

2. 普及推广新业态、新模式。“互联网+流通”已成为一种平台和商贸业新模式。要鼓励商贸流通企业采用电子商务等新兴市场交易方式,发挥线下各种实体店(如连锁店、便利店、专卖店、加盟店,以及超市)的物流、服务、体验方面的优势,推动实体企业与网络市场融合发展,普及推广新业态、新模式,以发挥加快流通、节约成本和扩大销售的作用。

3. 创新流通市场监管制度。坚持对市场监管实行“四个最严”: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坚持最严肃的问责。为此,需要建立全程追溯体系,推行产品质量承诺制度。以农产品、食品、药品等对消费者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商品为重点,建立全程追溯体系。探索商务综合执法改革,提升监管效能。

4. 继续支持小微企业。据天眼查发布的《创业报告2020》显示,我国小微企业数量达8000万家,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左右。小微企业处于流通的前沿阵地,对发展社会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促进就业,增加民众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们不仅是创新的“生力军”,也是大企业的重要支撑。我国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分散,融资困难、竞争力弱,必须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信贷优惠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调整对外贸易策略

由于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区域差异性大等基本国情,所以推进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外循环相促进必须建立在统筹国内区域平衡发展的基础上。近年来,坚持弘扬我国优越的制度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取得国际公认的显著成就,在全球排名继2019年跃至第46位后,2020年再度升至第31位,跻身全球前40位,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实现了“二级跳”。然而应该清醒看到,我国的营商环境还存在短板,必须尽快补足。

1. 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球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下大功夫、真功夫,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我国的营商环境,就是增强竞争力。当前要围绕市场主体需求,聚焦转变政府职能,将“放管服”改革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确立营商环境基本制度规范。从实际需要出发,确立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基本制度规范,包括:(1)进一步狠抓“放管服”改革的关键,加大放权力度,解决“最后一公里”“中梗阻”问题,清除各种“痛点”“堵点”和“难点”,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2)从法治层面厘清政企关系,要围绕市场主体需求,聚焦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3)加强市场主体保护,依法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财产安全,对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4)提高政务公开透明度,进一步严格责任追究。通过这些措施,继续提高我国营商环境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水平。总之,改善营商环境就是优化政商关系,要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

2.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构建新型农产品对外开放合作体系。必须正确认识“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绝不是、也绝不可能走向“封闭”或“自给自足”;它的目标恰在于,探索发展更多形式、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农产品对外合作体系。为此,必须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愈益优化,就愈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引进来”;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走出去”。就前者而言,如引进专业人才和其他资源要素,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与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就后者来说,有条件的农业粮食企业可积极选择“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建立农场、农业示范园,以及农产品加工中心等,与当地合作共赢。

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等方式,促进我国农业粮食对外开放型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扩大农业粮食对外合作和农产品对外贸易,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创造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促进我国农业粮食对外开放型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也将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保持行稳致远的发展态势。

3. 加强司法治理体系建设。通过司法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主要包括:(1)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主要是发挥其对创新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加快完善细分领域,如商业秘密领域的立法工作,支持和鼓励科技企业探索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机制,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能力。(2)完善我国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中国司法管辖权,解决涉外知识产权管辖争议。(3)改革财产保全制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设立针对企业的行为保全制度,明确财产保全的举证要件,完善保全担保制度,统一错误保全赔偿的裁判规则等。(4)健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全面推动域外法查明信息共享,拓宽国际商事法庭法官选任渠道,强化涉外司法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持续推进扩大开放。

4. 积极扩大开发,建立多元化农产品外贸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谋发展。在“两个大局”以及新冠疫情加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将继续扩大农产品开放合作。其总原则是:在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和“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继续扩大粮食等农产品对外开放与合作;紧紧把住主动权,积极开拓、善于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健全新的农产品开放合作体系;坚持公平与公正、互利与共赢,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在总原则下,探索建立多元化农业粮食对外贸易体系。它与片面倚重少数国家或地区具有多种优越性。一是拓宽贸易渠道,变狭窄为广阔;二是改善贸易结构,变片面倚重为多面平衡;三是保持贸易主动,变受制于人为具有话语权,有力把住粮食安全主权;四是加强竞争力和战斗力,可有效应对个别国家的发动的贸易摩擦、贸易战、甚至制裁。

八、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加强“定海神针”

中国是世界粮食史上最早建立粮食储备制度的国家,早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粮食储备的思想萌芽,随后的历代王朝,设立常平仓、社仓、丰储仓,以及预备仓等,都是为储粮备荒或备战、调剂粮食余缺而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粮仓形式或制度。与此并行,还产生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粮食储备思想,以及多位提出经典性粮食储备观的杰出的哲人。例如,汉代政论家贾谊在《论积贮疏》中曾提出著名的论点:“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但真正创建国家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和垂直粮食储备体系,则是从1990年开端的,迄今已有30多年胜利发展的历程。

(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的重大意义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其基本国情包括如下特点: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巨大;幅员辽阔,粮食流通量巨大;变幻莫测,市场风险频袭;风雨跌宕,自然灾害频发。还必须看到,粮食作物是生态性产品,是一季或双季生产、多年需求。这些重要特点决定,建立粮食储备,关键在于“储备”一词。自1990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以来,具有我国特色的粮食储备制度和垂直储备体系在发展和完善的整个过程中,经守住了严峻考验和洗礼,发挥了重大作用:从2007年以来,首先是,遭遇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进而爆发的全球粮食危机的袭击;接踵而来的是,国内发生的严重冰雪冷冻灾害、汶川和玉林大地震,以及目前蔓延世界的新冠肺炎的严重疫情。面对频发的严酷自然灾害,我国的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和垂直储备体系,发挥了国家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的“铁壁铜墙”作用,成为维护粮食农产品市场的正常秩序的“定盘星”;保障民生供应的“蓄水池”;服务粮食宏观调控的“主力军”;应对国际市场波动冲击的“定海神针”;稳定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二)我国已建立起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

1990年9月1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国发[1990]55号),宣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储备制度的诞生。以此为契机,经过30余年的创新发展,已形成以港口为粮食物流枢纽,以各级粮食中心库为节点,以遍布全国的粮食收纳库为基础,以中央储备粮为主体、地方各级政府粮食储备相配套、粮食企业库存和农户存粮相结合的粮食储备体系。

1. 建立了储备粮的垂直管理体系。我国粮食储备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而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强柱石。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粮食储备垂直管理体系。中储粮系统培养和锻造了一支忠于职守、勇于担当的专业队伍。全系统建立和布局了980多个直属库和分库,实现了产区和销区全覆盖;4万多名员工攻坚克难、负重前行,不断夯实“两个确保”基础,努力守住管好“大国粮仓”。同时,中储粮系统还建立委托收购网点和租赁库点13000多个。此外,国家粮食产能企业还积极支持农村百万经纪人大军,使之成为新的粮食收购主体。中央储备粮主要担负全国范围守住底线、应对严重事件、抵御特大灾害、稳定市场预期的职能。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储粮将坚守初心使命,在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发挥好顶梁柱作用。成为守住管好“大国粮仓”、实现“两个确保”的“国家队”。

2. 建立了完整的粮食储备体系。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国建造和改造了大批新型现代化粮食仓库,布局于全国城乡,特别是在水陆交通大动脉沿线,形成沿铁路和江河主干道的物流运输“粮食走廊”,以及以公路枢纽为中心的低成本的散粮公路运输网。迄今,全国共拥有标准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億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了7倍多,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其中,中储粮集团公司砥砺奋进20年,储备体系不断完善、储备规模不断扩大,储备品种结构不断丰富,实现了产区和销区全覆盖。如今,拥有足够的粮源,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中储粮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市场化方式开展轮换经营。事实表明,我国已建立起数量充裕、结构合理、分布适当的粮食储备体系。

3. 建立绿色生态储粮体系。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大了科技研发力度,包括绿色储粮储粮技术。它是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保护环境,避免粮食污染,确保储粮安全,使人民群众吃到新鲜、营养、可口、无毒的放心粮的新技术。迄今,国家储备粮库普遍采用现代化绿色生态储粮技术,积极进行区域绿色储粮创新。在温控储粮技术方面,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冷源的优势,开展“三低”储粮技术、自动化排风控温控湿技术,以及无公害防虫防霉技术和粮情电子测控与储粮品质监控技术。在构筑科学储粮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粮库实际,制定出安全储粮技术优化方案,区别不同仓型,运用不同的储粮技术,使存粮向优质化方向发展。中央储备粮系统积极推广普及智能化储粮技术,有效提高了绿色生态储粮水平,维护了储粮的品质质量:智能化储粮覆盖率达98%,储粮宜存率达95%,粮食损失率不到1%,受到国外相关粮农组织级及专家的赞扬。

(三)继续加强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

客观经济规律和历史经验有力证明,一个拥有14.2亿众多人口的中国,面对“两个大局”和构建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时代背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和垂直储备体系,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保障世界超大规模市场稳定、价格稳定、人心稳定的需要;是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的需要;是应对世界市场产业链、供应链和物流链变化、不确定性加大增强竞争力的需要;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和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的需要;也是巩固、发展和完善我国粮食改革开放成果的需要。

九、健全粮食物流系统,畅通粮食“双循环”的大动脉

构建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其动力与活力来源于“循环”。所谓“循环”,它的本意就是指事物周而复始的运动和变化。其中必须以“通”,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不管是国内粮食大循环,还是国际粮食大循环,以上“五通”是不可替代的必要条件。

(一)创新打造现代粮食物流系统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现代粮食物流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包括粮食现代化码头、集散枢纽,以及“四散”技术推广运用等,都取得许多成果和显著成效。然而,我国现代粮食物流还存在一些短板:(1)在思想认识方面,一部分人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建立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更没有树立现代粮食物流系统的观念。(2)在管理体制方面,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各自为政,相互抵消,难于协调统一。(3)在粮食仓储方面,迄今普遍采用的仍然是平房仓,优质粮与普通品种粮都“混存”于一个库房内,极不利于“优粮优存”,不适应现代粮食物流的需要。(4)在专业人才方面,不管是物流业管理人才,还是专业技术力量都比较薄弱。

上述短板造成的负面结果是:大量物流节点、物流设施等互不连接、分散孤立、未完全形成系统,无法充分发挥现代粮食物流的节约消耗和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以及增强农业粮食竞争力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特别要强调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和严重冲击,加剧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方式的巨大变迁。在这种大变局和大变迁下,建立健全现代粮食物流系统更具有现实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创新打造现代粮食物流系统的理念

如上述,我国现代粮食物流还存在的关键性短板是,大量物流设施处于分散状态,“物流系统”还不健全。因此,必须首先转变理念,树立和创新现代粮食物流系统的理念。从理论上讲,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相比有很大的优势,第一,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第二,有利于开展现代贸易;第三,有利于缩短经济联系空间;第四,有利于减少社会库存量;第五,有利减少流通费用等。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规划不周,贪大求洋,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可能会加大物流成本,降低效益。如果物流企业条件设备上不去,那么现代物流的优势就显示不出来。因此,要要从实际出发,走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道路。

(三)积极发展创新现代粮食物流链

发展创新粮食物流链,是建立健全现代粮食物流系统的发展和创新。它具有社会化、信息化、企业化、系统化等特点,承担由专门企业完成的大物流职能。主要包括:以高技术实现了物流社会化服务,包括物资采购的配送和产品销售物流,第三方物流服务得到普遍采用。由于作为社会化大生产产物的物流社会化服务、涉及到很多部门和很多环节,所以必须体现系统性特征。在社会化服务的条件下,商业、仓储、港口、码头、公路、铁路,以及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必须完备,连接为一个系统,以实现运转过程系统性特征。在其中,涉及到的物流的每一环节各自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物流产业。再如运输,它是物流的动力,以各种方式使商品的位移得以实现。还有仓储,在物流中起着“蓄水池”的作用,没有仓储就没有社会化的大物流。同时,还有车站、码头、港口、机场、商检等,就是物流的“闸门”,开启闸门,商品就顺着已开掘好的渠道流向目的地。以上各个环节都有各自的内容和程序,环环紧扣,相互无缝链接成系统化物流链。

(四)积极发展和创新“智慧物流”

1. 狠抓关键,创新和健全现代粮食物流系统。打造现代粮食物流系统,关键在于“系统”二字。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来分散的、低效率和高成本的物流活动转化成物流资源互相联接、互相整合、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条,形成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物流系统。现代物流活动逐渐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专业化的新型经济活动。由此进一步形成现代物流系统的概念。即:适合顾客的需求,按照一定的管理流程,由产地到终端消费的全过程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等进行无缝链接和供应,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

2. 创新发展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智慧物流借助集成智能化技术,健全粮食等农产品现代物流业的结构,如“绿色物流”“绿色通道”“粮食走廊”“水陆联运”,以及运用散储、散运、散装、散卸等“四散化”运输方式。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具有多种优越性:一是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企業利润。二是加速了物流业的发展,促进智慧物流的建设,加速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获得规模效益。三是为打造智慧企业提供科技支撑,给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等各种系统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础,使企业物流完全智慧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四是促使消费者节约成本。智慧物流对产品或货物的生产、运输、供给、销售,实现了全方位、全流程、自动化监管,不仅使政府部门监管工作简约化,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使监管更透明更完全。

十、以科技为武器,筑牢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和肆虐,再次给人类敲响警钟:全世界必须切实加强对包括农业粮食在内的、生物安全风险的防范和监管,建设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安全体系。所谓生态环境安全体系,是由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系统安全等“三大安全”组成的动态安全体系。它既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加强生物安全防控和治理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要举

所谓生物安全,其核心是提高生物安全能力,即对生物风险的认识、评估、防范、化解和消弭能力。这种能力是指:有效地应对与生物因素密切相关的各种损害性、破坏性风险,以及维护和保障公民生命安全、健康安全、粮食安全乃至总体国家安全的状态和能力。

1. 生物安全的“三性”特点与粮食安全密不可分。所谓生物安全的“三性”,即广泛性、传统性和动态性,它们完全体现了粮食安全的特性。所谓生物安全的广泛性是指,涉及所有与生物体、生物制品关联的实践领域。如涉及生物检验检疫、植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以及生态保护等。这些特性在农业粮食产业领域都是普遍存在、十分突出的。所谓生物安全的传统性是指,许多传统的生物安全的风险类型还依然存在,如人类传染病、动物疫病、外来生物入侵、病原体跨物种感染和跨地域传播等。所谓生物安全的动态性是指,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组学、基因编辑、合成生物技术等的误用、滥用,带来了极复杂的新型生物风险,以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传染病疫情等危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物安全风险波及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危害性更大,对农业粮食产业、乃至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更普遍、更严重的威胁。

2. 环境恶化导致农作物多样性减少威胁粮食安全。由于對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过度开发利用和外来物种侵入等原因,导致包括粮食作物在内的生物物种的减少,严重威胁到粮食安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世纪全球栽培作物的多样性减少了75%,目前的作物将有三分之一在2050年消失。农作物多样性的丧失导致人们食物品种减少,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只能依赖于几种主要作物生活,这将引起人们饮食的“均质化”,又可能诱发两种负面影响:一是,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脏病患病率上升;二是,增加农业粮食遭受干旱、虫害和病害的危险性。为提高粮食产业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需要扩展农作物的多样性。早在2014年,欧洲议会就通过一项决议,呼吁欧盟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作物的生物和遗传多样性,并向种植者提供能够应对气候变化和满足提高产量需求的、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显示,2018年,草地贪夜蛾在12个非洲国家导致玉米减产1770万吨,相当于数千万人一年的口粮。目前,草地贪夜蛾已侵入我国,对玉米、小麦、高粱、甘蔗等重要农作物的生产构成威胁。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粮食大国和人口大国,面临着严峻的生物安全风险的挑战。近年来,在农业领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等动物烈性传染病频频发生。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在我国流行或散发的动物疾病有200余种,各类疫病造成的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此外,农作物有害生物带来的危害也令人吃惊,常年发生1700余种,发生灾害作物面积超过4亿公顷/次。像草地贪夜蛾、麦瘟病、梨一号病、赤霉病等植物疫情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

(二)构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从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必须做好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的系统规划,其中,必须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要内容置于重要地位。

1. 加强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的顶层设计。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领域来源多、时空广,应对这个领域的生物安全的威胁,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整体谋划、全盘考虑、全域防御,构建系统性、全谱性的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的战略设计和战略规划,对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领域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进行战略部署,明确维护其生物安全的路线图,提供行动指南。我国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立足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的基点,加强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领域的顶层设计,统筹考虑生物安全涉及的各个要素间的关系,设计出符合于中国国情和需求的生物安全战略和政策,使其有机融进国家安全体系中。国家生物安全战略规划,要整合国家力量,加强对国家生物安全领域的统筹协调和系统布局,健全完善农业粮食生物安全科学高效的应对计划和应急救治机制。

2. 健全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的体制机制。国家生物安全体制机制,是党和政府对国家生物安全工作领导的实现方式,也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并达到既定目标的重要保证。基于此,必须采取重要措施健全和完善防控和治理体制机制。

一是加强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组织领导。要强化国家生物安全工作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协调行动,打通条块分割的生物安全管理格局,优化整合一切积极有效的社会治理力量,提高国家生物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国家生物安全重大问题的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

二是健全农业粮食生物安全制度保障机制。包括决策咨询制度、应急预演和救援制度、生物及其制品进出口的安全风险防范与控制制度、生物安全的国家报告制度等。同时,要健全农业粮食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国家生物安全领域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军地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协同联动。

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预防预警监管机制。完善的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风险预防、评估和预警机制,能降低和减少生物安全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加强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主要内容包括:预防预警生物事件的发生、发展与成灾等态势分析,预测预警措施,以及筛选优化应对策略;健全农业粮食生物安全的审查和监管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风险。

3. 完善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监管体系。面对农业粮食复杂的生物安全风险问题,建立健全其完备的防控和监管体系,是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武器和防线。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农业粮食的科学、规范、高效的生物安全的法律防线。当前,急需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构建农业粮食生物安全法规体系,为生物安全防范、生物恐怖主义防范与打击、生物安全药物研发、公共卫生防御等领域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必须健全完善农业粮食科研生物安全管控体系。主要包括:建立生物安全防控管理组织结构;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防范支撑条件,完善生物安全设施装备和配套设备;加强生物安全监督,杜绝生物安全隐患;建立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加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防患于未然。再次,加强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的装备技术保障。

(三)新起点,开新局,高质量筑牢“防火墙”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新起点要开新局、迈出新步伐、取得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防控和监管的新作为。为此,首先,抓实基础工作。包括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领域立法,完善生物安全领域相關法律法规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功能性,维持足够的生态空间,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其次,实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其重点是构建复合生态系统、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恢复生态平衡;遏制病原体媒介和宿主的生存条件,进而防止传染病发生流行。再次,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加大野生动物保护的执法力度,实行野生动物分区划片的保护措施,禁止滥捕、贩运野生动物,最大限度避免病原体由野生动物向人类传播。最后,加强对商品物流,特别是对冷链物流加强监督和监管。包括对港口、商品集散地、枢纽、运输工具和从业人员等,要全面加强严格监管,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和安全防控体系。

结 论

经历过70余载风雨无阻的奋进,谱写出40多年改革开放的华章,迈入了“两个变局”交汇的新时代。我国农业粮食产业既面临新机遇,又遭遇新挑战。“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保障端牢14.2亿人口的饭碗,依然是“悠悠万事”中的大事。展望未来,保障粮食安全任重道远,必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坚守底线,把建立健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特别是口粮绝对安全置于头等地位。通过健全、完善和弘扬中国的制度优势,实施重大的、攸关农业粮食产业创新、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回顾历史,成就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坚持和发挥两个“不忘”的内在逻辑力量,激发众志成城抗风险,兴农富民保“粮安”,促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粮业更兴,民生更好。

参考文献:

[1]白美清.中国粮食储备改革与创新[D].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2]郑新立.“十四五”时期应以改革释放四大增长潜力[J].中国发展观察,2021(9).

[3]邓亦武.使命与担当——中储粮集团公司砥砺奋进20年[D].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12).

[4]丁声俊.中国“粮业”大变与加强“粮安”大保障的研究(上篇)[J].粮食问题研究,2021(1).

[5]刘道义.试论双循环[J].新华文摘,2021(3).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