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秦腔现代戏《李仪祉》中“传统戏曲形体”的运用

2021-12-04 10:14赵荣家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0期

赵荣家

摘要:近年,戏曲舞台上出现了大量的“话剧加唱”现象,陕西渭南市蒲城县秦腔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李仪祉》则打破了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对该剧形体的运用、戏曲化的舞蹈、跟头的运用三方面的阐述,强调对传统戏曲的尊重和对传统程式的运用。

关键词:秦腔现代戏;《李仪祉》;形体的运用

近些年来,戏曲舞台上出现了大量的“话剧加唱”现象,陕西渭南市蒲城县秦腔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李仪祉》则打破了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对该剧形体的运用、戏曲化的舞蹈、跟头的运用三方面的阐述,强调对传统戏曲的尊重和对传统程式的运用。

样板戏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戏曲舞台上出现了大量的“话剧加唱”现象,尤以新编现代戏、地方戏体现的最为明显。

样板戏和“话剧加唱”形成了中国戏曲舞台上的两个极端。前者的利弊,已有结论,不作赘述。后者的争论,同样不绝于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此是现今戏曲界的一桩“公案”

陕西渭南市蒲城县秦腔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李仪祉》,以其高亢激昂的声腔,别致的演出样式,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该剧成功塑造了民国时期水利专家李仪祉的艺术形象。李仪祉两度赴德国留学,他有着一般学子没有的天赋,更有着一般学子所欠缺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他是中国第一代海归,以治水为志,效大禹之业,凿泾引渭,治黄导淮,主持了四大惠渠建设,树立起我国现代灌溉工程样板,被誉为一代水利大师。剧作以真人真事为创作素材,运用戏曲艺术的灵动形式,鲜活而逼真地展现了李仪祉好学立身、兴办教育为国育才、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科学治河水利救国、爱国爱民爱家乡的波澜壮阔的人生奋斗历程。整个剧情高潮迭起、逶迤跌宕,桥段营造曲折动人。剧作构架大开大合,让主人公在百折不挠的拼搏间,撞击出爱国主义的大情怀、迸发出战胜千难万险的毅力、萌生出爱大家忘小家的情结和鞠躬尽瘁、造福于民的不尽决心,从而使主人公在命运的冲突中磨亮了英勇不屈的个性,唱响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赞歌。全剧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简约唯美的舞台景象、传统醇厚的秦腔唱腔、精彩炫目的表演群像,汇聚了浓浓的艺术张力,烘托出舞台上的李仪祉那真实、高大的艺术形象。尤其值得点赞的是,剧中李仪祉的艺术形象并非到此定格。一场将人物精神风貌更加凸显的重头戏,再为李仪祉的艺术形象增色添彩。一边,老父亲病危进入弥留之际,另一边,关键工程隧洞施工遭遇渗水,随时会有塌方毁洞的危险。亲情,险情,李仪祉踌躇、盘旋在良知与担当交织的十字路口。毋庸置疑,此时此刻他的心境、心绪、精神层面的极大冲突,将人物铺排得何等血肉饱满,将人物的精神世界展示得何等铺张蹈厉。“天地生我为治水,苍天谅我治水人。”王新仓唱得悠长响亮、浑厚凝重、酣畅淋漓。正是在这样的情愫对撞中,李仪祉的性格全然豁透出来,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跃然舞台。

该剧剧本,这里不去讨论。单说戏中大量运用的传统形体设计,真可谓是匠心独具,恰到好处。

一、形体的运用

剧中所有人物都一改现代戏中常见的样态,而是巧妙地运用了传统戏曲中“四功,五法”的程式。如主人公李仪祉在“学成归来”一场中的出场,用“导板”至“九龙口”亮相,接“回龙”,这个出场既遵循传统,又符合人物身份。

之所以说遵循传统,是传统戏曲舞台上,主要人物上场都是在“九龙口”亮相,因为“九龙口”那个点是戏曲舞台的“黄金点”,这是通过多少代人的实践得出的结论。

说符合人物身份,是因为李仪祉是中国著名水利学家,教育家,被毛主席誉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四个科学家”之一。再比如“积极投入”勘探一场,随行秘书“小翻提”上,接“旋子”,转“飞脚”落地“变叉”。李从上场门后平台“圆场步”上,一个趔趄,转“搓步”,上“掂步”亮相。这一套干净利落,配合默契的程式化形体组合,赢得满堂喝采。因为渭南山路陡峭,地势参差,这里用上这组动作表现,既符合规定情境,又符合人物心情,所以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就不难理解了。同样的情形,还有“三惠受阻”一场,李仪祉和省长的“对手戏”,“拍桌”、“推椅”、“逼步”、“抖臂”等动作,也是如此精彩呈现。

在《当头一棒》“塌方”一场,李情急之下的“串翻身”变“抢背”、“跪步”等传统动作,都是在符合特定环境下的合理运用,也产生了非常好的视觉效果。

罗锦麟先生说“戏曲也是视觉艺术……根据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大脑对视觉的接受要比听觉大十倍”。从罗先生的讲话中,我感到《李仪祉》一剧的导演在现代戏中探讨如何运用传统程式动作是下了一番苦心的。

二、戏曲化的舞蹈

第二场“一腔热血”中,在缺水缺粮、民不聊生的境况下,导演用群舞表现渭南百姓的生存惨状。这个舞蹈,既不是简简单单的现代舞,也不是悲悲戚戚的古典舞,而是大量运用传统戏曲中的拖步、跪步、翻身、水袖等程式化的戏曲身段来表现,再加上戏曲演员的特殊服装和造型,短短一两分钟,就把渭南灾民的痛苦,悲怆体现的哀怨凄楚,令人动容。在“泾惠通水”中,还有一段集体红绸舞,也是用同样的手法,既有现代舞的奔放,又有天女散花的柔美。

三、跟头的运用

当前的现代戏舞台,一般情况下,不太会用跟头来表现人物。可是,该剧大胆突破,勇于创新,许多场次都运用了传统戏中的跟头。这个突破,创新是有依据的。首先就是环境。渭南是山区,山路必然是高洼不平,乱石丛生,这样就为跟头的运用提供了基础。其次,秘书随李仪祉勘察地形的那个出场,以及“塌方”一场,充分运用跟头表现规定情境是再合适不过了。隧道里的工人一见隧道塌方,一个个忙不迭地往外跑。怎么跑?这里就用跟头来表现了“出场”、“前扑”、“甩脆”、“串小翻”等等。

曾有一位老师说过“戏曲舞台上,没有能不能做的,只有恰不恰当”,斯理至正。总之,在看惯了“话剧加唱”的今天,蒲城县秦腔《李仪祉》确如一股清流,醒人耳目,沁人心脾。他们对传统戏曲的尊重和对传统程式的运用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同时,也应该引发我们深刻的反思。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