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大队的“轻骑兵”

2021-12-05 12:31秦福军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1年8期
关键词:轻骑兵沙盘军区

秦福军

岁月倥偬,白驹过隙。一晃我已年近古稀,离开部队也已有几十年了。回首往事,特别是进入原武汉军区测绘大队制图队标图中队,在军区首长身边和司令部机关工作的那些岁月,至今还历历在目。

标图中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现有的多种比例尺军事地形图,用地图图示符号和军队标号,将首长和司令部机关的决心和意图完美地展现和标示出来。大家常在军事题材的电影、电视里看到的那些作战室墙上画有红蓝箭头和部队集结,进攻、防守标识的地图,以及推演战情的沙盘模型,就是测绘参谋或标图人员的“作品”。

标图中队长年保持在10 人左右,人员主要从测绘大队调入,组织关系和日常管理都在作战部机关。一言概之,标图中队的责任就是执行军区司令部机关及军区首长部署的战时和日常测绘勤务保障任务。

首先是日常测绘勤务。除了直接完成军区及作战部首长交办的各种绝密、机密、秘密级图文标绘文本,标图中队也常参加军事演习导演部的工作。1978 年夏秋之交,我便奉命加入了在豫东举行的“加强陆军实兵演习”导演部。

那天我从军区押送一批演习所用的1∶5 万、1∶10 万比例尺军用地形图到达河南商丘。但见演兵场上硝烟弥漫,战场情况瞬息万变,而接下来需要我做的便是将指挥部里大量的动态情况准确、及时地标绘在地图上。尽管也算得上是标图中队的个中高手,其时我却汗如雨下,大感力有不逮,直到战友李征从武汉赶来支援,我们两人携手才圆满完成了演习图标绘任务,并受到了指挥部导演部的表扬。

其次是战时测绘勤务。练兵千日,用兵一时,战时才是检验我们功夫深不深、能力强不强的试金石。1978 年柬越战争和1979 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武汉军区作为全军的战略总预备队,时时处于战备状态,我们标图中队人员和作战参谋人员分班轮流24 小时值守在作战值班室和作战室,而作战室图壁的那五层活动图版就是我们的战场。

当时,我们所使用的越南地图还是1954 年奠边府战役时缴获的1919 年法军1∶10 万地形图,地图信息极不准确,且需专人将法文地名翻译成中文。我们就这样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准确、及时地将前方战况标绘在地图上,军区首长经常一边看情况通报,一边看我们标绘的地图。

在支援测绘勤务方面,我们亦参与了大量工作。军区作战部编著了大量的古今战例、军事理论、参谋业务手册等方面的书籍,如《中原城市史略》《沙俄侵略扩张史》《中国古代战争一百例》等。这其中涉及大量的中外古今战例地图,我们均要一一考证,并编绘、清绘。为此我们还专门调来一台照相植字机,并先后添置了照相机和放大机,建立了暗室,由我来操作,自己绘图、植字。

为了配合总参谋部下达的支援“三北”地区军事演习任务,我们抽调人员和测绘大队的一个建制中队一起,历经数月,制作了当时全军最大的“三北”地区永久性沙盘模型。记得沙盘制作完毕后,我们把十几组沙盘拉到位于武昌洪山大院的司令部第四机关食堂进行拼装,军区和司令部首长先后去参观,其中一个首长看得入神,一边讲解地形,一边就情不自禁地抬脚走上了沙盘。此举令我们大惊失色,赶紧提醒,首长忙从沙盘上下来,笑称沙盘太逼真了,竟然错觉是在实地勘察地形。而再看沙盘,依然坚固未受任何损伤,这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

后来,我还应总参第三测绘大队胡希道大队长之邀,去该大队干部教导队授课,讲授“战役和战术标图”“沙盘模型制作”,并先后参与了军区测绘工作大会,军区科技工作大会,军区及信阳陆军学院的党史、军史展览布展工作。

在业务建设方面,我们也是严格自我要求并逐步提升业务素质和水平。在计算机引入之前,写、画、传、读、记、算,是我军参谋“六会”的基本功。由于标图所需图名、图内文字标记等需醒目,因此熟练书写宋体、等线体、仿宋体、新魏、隶书、楷书等,就成为标图人员的基本功之一。在军区作战部比学赶帮的优良作风影响下,人人都练就了一手好字。标图中队每人都能熟练掌握三种以上的字体书写技艺,曾先后被派往各种大会、展会参与会标的书写。

有一次,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军事教学片《一江山岛战役》,片方通过军区首长找到我们,希望派人去书写战争场面巨幅标语牌用字,要求用老宋体繁体字,以符合上世纪50 年代初的战场氛围。我和刘新华应命来到洪山南麓的军区工程维护大队的篮球场上,新华给我帮忙,我将两个大号排刷固定成一排,书写那两米乘一米五的巨型字。几十个字写完后,我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厂方非常满意和感动,我却笑侃自己成了油漆匠。

1974 年,我们在全军率先建立业务标准,编著了《标图常用字体集》《标图手册》下发部队,并在1975 年向军事科学院上报了《关于简化军队标号的建议》,被1980 年版总参谋部颁发的《军队标号》采纳,其中部分军队标号沿用至今。

在创造发明方面,我们也做了不少工作。标图一直没有适用的工具,我们除了用一些制图时所需的曲线笔、直线笔、大小圆规外,还要用到毛笔、排笔、油画笔等。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于是根据工作需要,我们摸索着将一些曲线笔、直线笔改造,把小笔尖、蘸水笔头改造,自制了不少工具。

1979 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各参战部队缺乏统一的、制式的测绘标图工具,总部通知各大军区及海军、空军、二炮部队设计并上报便携式测绘标图工具箱图纸,其中武汉军区的设计方案一举中标、脱颖而出。总部机关令武汉军区派出一人参与总部设计方案修改并督办试生产,作战部便派我去北京报到参与此事。在北京,我参看了各大单位上报的设计方案,并根据由总参作战部、军训部、装备部、测绘局及军事科学院方面组成的领导小组会议要求,进一步修改优化我们的设计图纸。而后我去了西安101(总参测绘仪器)厂,与该厂工程师一起赴上海选购一些内地没有或不能生产的产品部件。两个月后,我和工程师带着产品样品前去总部汇报验收,然后又根据领导小组要求,去往石家庄陆军学院、新乡54 军并161 师、郑州解放军测绘学院、河南省军区、武汉军区、广州军区、南京军区征求意见并进一步修改:除工具箱外,又增加了一个简易折叠标图桌,内含隐形折叠伞和台灯,便于夜间野战条件下标图。设计终获认可,批量生产后被装备到了全军团以上作战部队。

在人才培养和输送方面,标图中队也是成绩斐然。俗话说,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标图中队像是个培训基地,先后向总参谋部、军区作战部、情报部、军事交通部、20军、43 军、54 军及河南省军区司令部输出了参谋人员十数人。1985年,标图中队输送到54 集团军任副团长的杨南征,发明了“步兵团快速测绘保障系统”,获总参谋部颁发的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批量生产后,装备了全军7 个大军区、10 个集团军的34 个步兵团。

1985 年,我已转业到河南省测绘局工作。一次,我受邀参加河南省人民防空演习,特别制作了4幅图件,被省人防办带去参加全国人防会议,图件一经展出,立即被国家人防委定为标杆,要求全国各省、市均以此为标绘标准。我想,我该是无愧于标图中队对我的多年培养吧。

猜你喜欢
轻骑兵沙盘军区
湖南省军区幼儿园
沙盘游戏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巡礼
ERP电子模拟沙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拒绝入侵
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长沙作家走进校园
送春联、送演出,给人民群众送温暖
——广东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湛江百姓村
湛江举行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春走基层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