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从野兽派到彩色剪纸的探索之路*

2021-12-05 12:50孙霁
艺术品鉴 2021年17期
关键词:野兽派马蒂斯印象派

孙霁

马蒂斯作为现代主义艺术中野兽派的代表人物,在其一生的艺术探索之路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作品。他终其一生都在勤奋刻苦的工作,潜心地表达着自己对生活与艺术的感受与思考。他艺术的探索以绘画为主,还涉及雕塑、壁画、插图、建筑设计等领域,晚年的彩色剪纸是他一生艺术成果的凝聚。他的绘画题材以人物、静物、室内女子等为主,不喜欢表现痛苦、沉重的题材。正如他自己所言希望自己的绘画像舒适的安乐椅一样给劳累的人们带来宁静与欢乐的精神体验,这是他毕生的艺术追求。他的审美追求主要是通过他个性的艺术语言实现的。他在自己不同的艺术时期对绘画中的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探索。

尽管马蒂斯的艺术和西方传统艺术相比是现代的、先锋的,但他自己强调,他曾认真学习传统。他对传统的深入学习和对自己时代艺术的热情了解使得他的艺术探索既有结实的基础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1892 年马蒂斯在初学绘画的阶段遇到了人生中的恩师莫罗,在莫罗画室学习期间受到了很好的基础训练。莫罗鼓励学生到卢浮宫等博物馆临摹大师作品,也带领学生到户外随身携带绘画工具描绘生活。日后成名之时有人问他是怎样进行艺术训练的,他回答说:“我早晨在学校里学习,下午到卢浮宫中临摹。这样做了十年。”[1]1895 年绘制的画作《阅读的女人》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整幅画作呈棕绿色调,有一种古典的诗意,从中可以看出早期法国和荷兰绘画对他的影响。

1895 年马蒂斯观看塞尚的画展,1897 年观看印象派作品展,之后遇到毕沙罗,并受他的指导。同年,收藏家卢梭送他两件梵高作品。几年后在经济不富裕的情况下,他当掉妻子的戒指筹集第一期分期款买下了一幅塞尚的画作。他说这幅画“在道义上支撑着我度过了艺术冒险之路的紧要关头”。[2]这一时期马蒂斯受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影响,这明确的体现在了他的绘画作品中。1897 年开始他的画面色彩变得明亮,形式变得简约。他努力从传统学院派的绘画方式中解放出来,不断尝试印象派的鲜艳色彩、研究后印象派的绘画,学习新印象派的点彩画法。在上述时代潮流的影响下绘制了许多有别于他学院派时期风格的静物、风景、人物画作,例如1899—1900 年的《餐具架与餐桌》、《静物与橙》、《男模特儿》等作品。1904 年创作的《奢华、宁静和欢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画面表现的情感和思想是马蒂斯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其中的风景和人体表现出休闲的自由和欢愉,这张画作中初次明确的体现出他终身的艺术追求“艺术要像舒适的安乐椅一样”。

在绘画手法上,画面明亮鲜艳的点彩法是受新印象主义影响的结果,画作的素材和人体造型有塞尚画作的影子。1899 年马蒂斯也开始作雕塑,他把雕塑看作是自己研究艺术的一种补充。雕塑虽然是立体的,不同于平面的绘画语言,但他雕塑中简约概括的造型和他绘画中的造型十分类似。

通过对传统学院绘画的认真学习和对时代新艺术潮流的研究,马蒂斯在吸收与反思之中努力寻找自己的艺术方向。他不满足于像印象派一样模仿自然中瞬息万变的光与色,也逐渐发现新印象主义绘画中机械的点彩手法和模糊的造型与轮廓不符合他的艺术追求。但他吸收了这两个流派绘画中明亮的色彩和鲜艳的纯色给他的启发,也吸收了后印象派三位画家绘画中的某些方面。他开始想要表现自己的时代、自己的艺术感受。他说“我选择色彩不依据任何科学理论,我依据的是观察、感受和自身经验。”[3]通过对自己审美感受的强化,他形成了野兽派时期个性的绘画语言。1905 年的《敞开的窗》和《戴帽的女人》是其野兽派风格时期的代表作。两幅画作中鲜艳而主观的色彩,潇洒自由的笔触仿佛是随意的涂抹、强烈而概括的不符合解剖透视的造型,给观看者以独特的视觉感受。野兽派的画家们虽没有明确而统一的绘画主张,但都不太愿意模仿风景和人物的真实外观,都在绘画中应用主观而对比强烈的纯色和即兴的笔触作画,注重表现个人的、原始的绘画冲动。1906 年他创作的《生之喜悦》类似于之前的《奢华、宁静和欢愉》,同样表现了自由、欢愉的理想场景,但新作的这幅更有世外桃源的意味。绘画手法也不同,没有了之前点彩法和塞尚造型的明显影响,这时画面的色彩是如东方艺术中没有笔触的平涂,人物和树干造型都用柔美的曲线勾勒,更能表现宁静的欢愉之感。1908 年的《奢华》也应用平涂的色彩,人体和景物用柔美的线条勾勒,但画面色彩淡雅,已不像野兽派的绘画风格。1908 以后野兽派作为散漫的群体,画家们各自分头发展自己的不同艺术道路。马蒂斯也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风格,不断吸收新的艺术理念,丰富自己的艺术感受。

1906 年马蒂斯去北非旅行,收藏非洲雕刻,并在旅行中购买纺织品和陶器带回家描绘。野兽派风格之后马蒂斯注重色彩大面积平涂的绘画方法,开始喜欢用阿拉伯纹样的形状和线条。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静物、人物、室内场景作品。1909 年的《红色的和谐》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画面中大面积平涂的大红色衬托着纯蓝色的阿拉伯式花草图案极富装饰性。人物并非画面的主角,只是和谐环境中的一部分,和谐的色彩和形状所构建出的环境才是最主要的。1910 年创作的《舞蹈》 《音乐》以极简的色彩和完美的造型充分传达了他一直追求的艺术理想,给人以宁静和欢乐。用线条勾勒出的人体简洁而原始的造型如同非洲雕刻的造型,红、蓝、绿三种强烈而简约的色彩构成是苦心经营的结果,充满了视觉的现代性。“如今,马蒂斯可说已完全取得现代绘画形与色的成就,他认为简约造型的艺术可激发人类最直接的情感,而红、蓝、绿是主色,使画面纯粹而表现力丰富。他确实发现色彩的深层意义:环抱存在的本质。”[4]

1913 年左右马蒂斯受到立体主义影响,创作了一些几何抽象化的作品,例如《马蒂斯夫人的肖像》 《钢琴课》 《圣米榭河畔的画室》等。1917 年马蒂斯搬到海滨城市尼斯居住。1917 年到1930 年,马蒂斯的画作以室内女子肖像为主要题材,画作大都不关注女性真实面貌的细节,而注重表现人物在场景空间中愉悦闲适的气氛,也同时关注研究人物的姿势动作。他在画室里摆设写生了一系列以土耳其后宫宫女为题材,有奢华图案织物装饰场景的画作。也画了些穿着现代的女子室内肖像。在这些画作中他开始重新关注三维空间的描绘,人物造型有了一定的体积感和正确的解剖结构,也有了光影表现。这表明他又开始重新认真研究真实的自然。如他自己所言,有时候要获得能激起创造力的感受,需要与客观对象深入接触,而有时他的感受已经组织好了。而那些根据预定风格工作的人,故意不理睬自然,这样就背离了真理。

1930 年马蒂斯开始为巴恩斯基金会创作一套壁画。壁画名为《舞蹈》,画面延续了1910 年《舞蹈》里的欢快气氛但更轻快,表现手法不同于前者受非洲原始主义的影响,而是造型更加舒展简约自由、色彩明亮清新典雅,整体风格十分现代。30 年代中期以后马蒂斯的绘画大多保持着平面、简约与诗意的风格。这段时期他也专注于人物素描,喜欢就同一主题进行不同的变化,进行简化的实验。例如《主题变体》系列等。

1941 年71 岁的马蒂斯在病痛折磨中由于不能长时间站立作画,开始专注于剪纸艺术。年轻时他曾在参与设计服装时用过剪纸,1930 年的壁画《舞蹈》中为了表达人物动作的流动感也采用了剪纸的方法。1943 年开始设计的剪纸插画书《爵士》是他的经典之作,插图主题大都来源于神话、民间传说、马戏团和旅行记忆,富有表现力的丰富配色中显现出剪刀剪出的概括抽象的造型和流畅自由的轮廓线,充分地体现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946 年创作的《大洋洲的天空》《大洋洲的海》是他游历大洋洲15 年之后用记忆中的图景创作的大型剪纸,白色的鸟、鱼、珊瑚、植物在橙色背景的衬托下,是他曾在大洋洲的海底潜水时强烈阳光照射海水使动植物发光时的美好记忆。他将这两幅巨大的剪纸贴在画室的墙上,使他好像又回到了太平洋的世界。在人生最后十几年的剪纸艺术时期,他剪出了大量具有强烈个人感受力的,有着明艳色彩的造型样式。1948 年设计的彩色玻璃窗也是先用剪纸创作之后再制造成玻璃的。他对自己的设计十分满意,认为这是自己的代表作。马蒂斯认为,剪纸时一个动作就能连结着线和色、轮廓和表面。彩色剪纸并不是绘画的替代品,它本身是一种有自身特点的重要艺术形式。他晚年的剪纸艺术集合了一生艺术探索的成果。马蒂斯的彩色剪纸艺术虽然有别于我国民间的剪纸艺术,但在现今我国民间剪纸艺术衰落而学院艺术兴盛之时,他给予我们十分有益的启迪。

猜你喜欢
野兽派马蒂斯印象派
与马蒂斯共用色彩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 “野兽派”诗人
生命的欢歌一一马蒂斯人物剪纸
名家
「印象派画家」金农
野兽出没的年代 二十世纪艺术先锋——野兽派
和马蒂斯一起去看海
别出心裁
自由组合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