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农机化历史性成就漫谈

2021-12-05 21:30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1年5期
关键词:农机化粪污全程

本刊记者

□ 向 洋

“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这是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4月14日召开的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讲话中所述。

梳理“十三五”农机化发展成就,不难从典型省份的发展中窥见一斑。

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提速

全程全面是“十三五”农机化发展的脉络之一。

以安徽省为例,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步伐,紧紧围绕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的“加强绿色高效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展开,通过举办“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编印《安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读本》,推广小麦等7种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省财政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建设和农机化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作为高标准农田实施重点,打造以茶叶、山核桃等多个山区特色农产品优势样板区,加快果菜茶、畜牧水产、设施农业等产业农机装备和技术应用;聚焦主要作物、重点产区、关键环节,加快补齐短板、集成模式、提升质量,全省2市32个县区荣获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县命名。

四川省围绕“五良”融合破解丘陵山区农机化瓶颈。“五良”即“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目的是集成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优势资源,推动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所谓良种,即将品种与装备相融合,将“宜机化”纳入省级园区建设考核指标,两年内筛选“宜机化”品种近100个。如:广元市朝天区建设“五良”融合蔬菜基地20万亩,引导100余家经营主体统一使用“宜机化”新品种30余个,带动园区机械化水平达到85%。所谓良法,即将经营方式与装备相统一,制定发布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30余个。如:南充市仪陇县推行作物品种、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作业机械化、精准化“六统一”;绵阳市推广“麦+稻、麦+玉、油+稻”一体化技术路线,形成机具配套方案10个;达州市开江县推广“千斤粮万元钱”稻渔综合体养殖模式,探索出丘陵地区“米袋子”+“钱袋子”的成功经验。

广东省成为推进畜牧养殖机械化的典型代表。一是加强装备研发,围绕畜牧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开展装备创新研发,在病死畜禽无害处理、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智能化等环节,形成了近50家畜牧养殖机械科研生产集群,智能饲喂、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技术装备国内领先,高效瘦肉型种猪智能测定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产品已基本覆盖全程畜牧养殖环节,“有机可用”加快向“有好机用”发展。

解决了装备供给问题,广东省畜牧机械化质量加快提速。以往薄弱环节的粪污综合利用获得整县推进,全省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8.4%,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机械化装备配套率达98.6%,均居全国前列;传统养殖加快向机械化转型,规模化养殖加快向全程机械化推进,新改扩建的978个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近年来,广东省畜牧养殖机械化进一步向智能化转型,高床发酵养殖、多层楼房养猪新模式纷纷落地,30多层楼房养猪项目和19个省级现代畜牧产业园相继开工,引领畜牧养殖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机械化推动了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截至2020年,广东省畜禽养殖规模化比例达到71.7%,居全国前列。

农机化科技创新亮点频现

在众多创新案例中,《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的实施,是“十三五”农机化科技创新中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和应用。

以吉林省为例,在全省46个重点县推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2019年以来,吉林省保护性耕作面积每年增幅1000万亩,建设高标准应用基地60个、整体推进县市15个,双辽、梨树、大安等县市适宜区域基本全覆盖,2021年保护性耕作面积将扩大到2800万亩,继续呈快速发展态势。为实现2025年4000万亩目标,吉林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规范技术模式。编写《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与操作要点》《高标准应用基地建设规范》等技术文件,形成中、东、西部不同区域特点的免耕作业类型。二是培育实施主体。以30个粮食主产县为重点,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累计投入省级资金10.9亿元,建设全程机械化合作社662个,成为推动保护性耕作的主力军。

江西省加强绿色环保农机化技术攻关,创新水稻机械化种植模式。一方面,针对普通机插秧抛秧缓苗期长的问题,自2016年起引入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加大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测产效果明显,2021年安排了500万元专项资金扩大示范推广面积。另一方面,开展水稻机插、有序抛秧、侧深施肥、秸秆粉碎还田等绿色环保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共建成94个水稻生产绿色机械化示范基地,熟化推广了一批“稻—稻”“稻—油”“稻—再—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

农机化供给能力建设不断提升

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机装备供给能力建设,特别是在薄弱环节和短板方面。

河北省把农机装备产业列为2020—2022年12个省级主导产业之一,全面提升农机产业链供应稳定性和竞争力。《河北省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提出,打造5大农机产业集群,构建7个农机装备产业链,培育8个系列农机精品,保障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供给能力。

为加强研发力量建设,河北省成立了农机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重点开展农机科技发展战略性、关键性问题研究。结合省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在19个产业体系增设农机专家岗位,围绕薄弱环节和重点区域“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矛盾,开展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制造攻关。近两年,河北省财政拿出1500万元,支持骨干企业开展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创新研发,已研制成功智能水肥一体化淋灌设备、履带自走式根茎类中药材收获设备等15种样机投入试验推广,为优质小麦、高端乳品、林果、中药材、食用菌、蔬菜、水产7个重点产业关键环节提供农机化解决方案。

湖南省致力于打造农机研发中心,成立了由中联农机牵头的长沙农机研发中心,近年来自主研发了履带拖拉机、自走式旋耕机、有序抛秧机等30多种适合南方水田和丘陵山区的新机具;聚焦粮油、果蔬、畜禽等优势产业,着力攻克农机通用底盘、变速箱、传感器等关键共性和“卡脖子”技术。在农机制造基地规划中,重点建设中联农机汉寿县基地和双峰县特色农机制造基地;指导全省148家规模农机企业抓好配套供应链建设,打通产业链断点堵点难点。

猜你喜欢
农机化粪污全程
必须为县域农机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生猪健康养殖粪污综合治理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创新开展山区特色农机化的路径研究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