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与景观之间的双向影响

2021-12-06 02:17王君妍胡福良
蜜蜂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蜜蜂景观植物

王君妍,胡福良

(1.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林专业1801 班,浙江 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景观一般意义上指一定区域呈现的景象,即视觉效果。景观可以是人造的,也可以是自然的。本文所涉及的景观则指经人改造、设计过的自然环境,即“人造自然”。蜜蜂作为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并且与其生存环境——景观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 蜜蜂对于景观的影响

1.1 蜜蜂传粉——蜜蜂是一种生态资源

在自然进化过程中,蜜蜂与蜜源植物相互适应,世界上76%的粮食作物和84%的植物依靠蜜蜂传授花粉,如果蜜蜂数量的减少就意味着粮食作物、鲜花的产量和质量的下降。除了可以酿造蜂蜜等蜂产品,蜜蜂授粉对于农业产值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更对有花植物的繁衍不可或缺,有着巨大的生态价值,而这对于景观来说,恰恰是景观观赏性的保障。

中国传统景观中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山、水、建筑、植物[1]。植物是叠山理水不可缺少的元素,山水如果没有植物的点缀就会失去生气与美感。植物主要通过其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独特的气味以及季相的变化,为人居环境增添了无尽的美感。

由于蜜蜂与植物漫长久远的协同进化,它具有较长的口器和特有采粉器官(花粉篮和腹毛刷) 吸食花蜜而不伤害花朵,体表多毛易沾花粉,特别是其幼虫期和成虫期对花粉及花蜜的需求,致使它们终日飞翔于花丛中,并有着较高的访花频率(中蜂和意蜂为5~10 朵/min,壁蜂为10~20 朵/min) 和明显的授粉效果,对植物的传粉作用显著[2]。

无论是千里稻香的现代农业景观,还是姹紫嫣红的花境花海,还是地球之肾湿地景观,甚至是自家后花园里的一棵桂花树,都离不开小小蜜蜂的辛勤授粉。由此可见蜜蜂授粉这一行为对于景观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1.2 蜜蜂小镇——蜜蜂是一种景观文化

景观文化是指人们在与景观长期互动的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与该景观相适应的精神观念,并把这种观念具体地体现于景观环境中[3]。中华民族经历5 000 年发展,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其中以勤劳为首的蜂文化也传承至今,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诗歌、绘画、手工艺、舞蹈等众多艺术都曾从蜜蜂身上汲取创作灵感,而景观作为一种可感知的空间艺术,也从蜜蜂身上获取了灵感。在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日益成为改革重点的背景下,全国多地聚焦当地特色产业——养蜂业,打造“蜜蜂小镇”“蜜蜂文化园”,弘扬蜜蜂文化。

(1) 重庆石柱县中益乡:中华蜜蜂小镇

重庆石柱县中益乡是中蜂之乡,正在打造以蜜蜂为主题,集养殖、加工、销售、游乐于一体的农旅融合项目。融合中益乡原有的文旅项目和相关配套设施打造“中华蜜蜂小镇”。中益乡的特色在于有效实现产业融合,完成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中益乡有3 大支柱产业:中蜂、中药材、特色蔬果,其中中药材与养蜂业结合迸发出全新的活力——黄连等中药材花粉给石竹土蜂蜜增添了微苦口感,也增加了野生蜂蜜的营养价值。

(2) 北京市密云区:中国森林蜜蜂小镇

北京市密云区在2019 年启动“中国森林蜜蜂小镇”建设,希望挖掘太师屯镇特有的森林、蜜蜂资源、传统养蜂历史、传统蜡染和铸模工艺、古民居、古建筑等,培育蜜蜂疗养产业、蜜蜂文化创意产业、蜜蜂旅游产业等绿色生态产业。

密云区现有蜂农2 072 户,蜂群11.5 万群。蜂群总量占全市的44%,被中国养蜂学会评为“中国蜜蜂之乡”。预计到2023 年,密云区将通过创建“中国蜜蜂文旅产业示范区”和“中国森林蜜蜂小镇”带动全区旅游增收5亿元,实现蜂产品收入2 亿元,通过蜜蜂授粉促使果蔬增收10 亿元。

(3) 浙江桐庐县:中国蜜蜂小镇

浙江桐庐县自古以来就有养蜂的传统,有着“中国养蜂看浙江,浙江养蜂看桐庐”的美誉。桐庐的蜜蜂小镇依托产业优势,通过高端文化、人才、科技的聚合引入,将蜂产业和科技服务产业结合起来,拉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高桐庐的城市品位。

此外,桐庐蜜蜂小镇将“5·20 世界蜜蜂日”做成品牌活动,每年都举办“世界蜜蜂日”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览,促进桐庐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1.3 3 个有关蜜蜂的景观设计——蜜蜂是一种设计元素

在景观设计作品中,常常采用蜂巢作为设计元素。从稳定性角度来看,蜂巢的六边形结构最稳固且最节省材料。从拟合性角度来看,六边形可以与周围其他的六边形密接,具有良好的拟合性、灵活性和可复制性,可以作为设计中的单元形。并且六边形蕴含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不像正方形、三角形那样棱角分明,也不像圆那样过于圆滑,视觉上富有美感。以下挑选了世界范围内3 个经典的以蜜蜂作为设计元素的优秀景观设计作品进行分析。

(1) 多感官体验的城市花园

位于意大利法瓦拉(AG) 的多感官体验的城市花园是一个室外景观装置,承担着休憩、绿化、美观三重功能。该项目平面构成上是由一个个六边形单元组成的,设计成了不同的组合形式并且赋予同样大小的六边形单元不同的功能,有的是种植池,用于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地中海植物;大部分构成了用于通行的平面。并且六边形在竖向空间也有不同的高度,较低地发挥了台阶的作用,供人行走;较高的则可以作为座椅,供人休憩。该项目平面构成中,除了六边形没有用到其他平面图形(如矩形),最大程度还原了蜂巢的视觉特征。

该项目的设计师Miliashop 表示,他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蜜蜂,希望展现空间与生物学之间的联系,让人们停留在这片区域时可以触发对于生态、蜂群智慧与自我的思考,通过艺术景观给城市郊区带来别样的景色。

(2) 林地蜜蜂展馆

位于英国阿瓦隆岛的“BEAM Pavilion”是2019 年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上的一个沉浸式景观装置,由英国艺术家Wolfgang Buttress 设计,希望把蜜蜂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的挑战传递给游览者,用设计传递保护蜜蜂的声音。“林地蜜蜂展馆”位于林间的一块疏林草地上,主体由7 000 多根采购自当地且未经加工的锡卡云杉柱制成。装置使用振动传感器测量生活在Michael Eavis’ Worthy 农场的Cornish 黑蜂群的活动,并将信号实时传送到装置中,再通过计算机程序将这些振动信号转换成全天不断变化的灯光和声音效果。游客可以走进装置内部,获得沉浸式体验,仿佛自己置身一个巨大的蜂巢当中,感受蜜蜂翅膀嗡鸣这种美妙的旋律。而且在整个音乐节期间,游客们可以用手钻在树干上钻孔,引诱独居的蜜蜂和其他昆虫将BEAM Pavilion 作为他们的新家,在音乐节之后,该展馆将作为一个巨大的“蜜蜂旅馆”被保留下来成为永久景观装置。

除了艺术家的参与,社会组织有在此景观装置的建造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个装置的建立其实是由一个欧洲社会组织“绿色和平”推动的,他们的使命是“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并以行动做出积极的改变。”而该景观装置是“拯救蜜蜂” (Save the Bees) 项目的一个子项目,希望引起大家意识到蜜蜂数量下降对于农业造成了巨大风险,呼吁人们保护蜜蜂。

(3) 洛嘉儿童乐园

第三个景观项目是位于中国广州的“洛嘉儿童乐园”,建成于2020 年,希望用蜜蜂讲述生态故事,给广州老城注入新活力。

团队设计了小机械蜂等IP 形象, 并以小机械蜂与女孩的IP 故事线串起整个乐园,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为一只误入城市摔断腿的小蜜蜂打造机械手臂,并一起将钢铁城改造为绿色之城的故事。在项目中,各种造型各异的机械蜂分散在各个场景中,结合“快乐爬爬杆”“蜜蜂爬坡”“休憩蜂窝”“蜜蜂多层爬网”等趣味装置,打造出一个充满童真与趣味、想象力与辨识度的游乐空间。洛嘉儿童乐园建成后成为一个真正的地景式乐园与邻里生活交流空间,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畅快玩耍,居民也可以在此交流休憩。

项目团队借助参数化设计方式,计算乐园整体的结构和六边形的分布方式,将大脑里的想象变成理性而合乎逻辑的具象表达,打破设计界限,塑造出了更多元更有机的形态。

景观设计发展到现在,其自身也在不断变革,景观不单单是一种空间艺术,更是一种时间艺术;不单单是某一项设计,更需要设计团队从游玩设备、导视系统、视觉系统、IP 形象、动画宣传、运营模式等方面全方位构建,打造立体鲜明的景观IP 体系。

2 景观对于蜜蜂的影响

蜜蜂数量正面临断崖式下降。早在2006年,研究人员就指出全球正面临“蜜蜂危机”,全世界的蜜蜂正在以超高的速度死亡。2004年美国在发表蜜蜂基因组序列的评论中称“如果没有蜜蜂,整个生态系统将会崩溃”。景观作为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时刻刻影响着蜜蜂的生存。蜜蜂危机值得引起所有人类共同的警醒,需要社会各界各种力量加入到这场“蜜蜂保卫战”当中。除了传统的建立蜜蜂保护区、培育蜜蜂新品种,保护蜜蜂生存环境等方法,景观设计师也可以从景观设计的角度为保护蜜蜂做出自己的贡献。

2.1 景观影响蜂产品质量

景观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蜜蜂的生产与种群繁衍。首先,花粉是蜜蜂的主要食物来源,蜜源植物丰富多样,蜜蜂采集不同蜜源植物的花粉可以酿造出不同的花蜜,按照花粉来源分类可以分为百花蜜和单花蜜。其次,蜜蜂对污染十分敏感,环境污染物可以通过蜜蜂酿造蜂蜜的过程富集在蜜蜂体内以及蜂产品中[4]。近年来资源过度开发成为全球性问题,原始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环境日益遭受破坏,在人类对大自然的侵略过程中也毁灭了大量的蜂巢,蜜蜂栖息地面积大量缩减。而且植物多样性减少、工业化种植单一品种植物导致花期单一,蜜蜂无法持续获得足够的食物供给,种群面临威胁。

景观设计师需要设计蜜蜂友好型景观。通过精心的植物配置打造适宜蜜蜂生存的植物环境。对于公园、风景区这样的大型项目,根据花期表现种植不同种类植物,做到“一年四季皆有花”,对蜜蜂友好的同时也可以令游客有连续的记忆点;对于稻田景观这样的乡村景观,可以在稻田中设置蜜蜂“中继站”,种植蜜蜂友好型植物,防止单一作物集约化生产导致的蜜蜂生境破碎化;对于社区花园、私家园林这样的小型项目,在植物配置的时候选择蜜蜂友好型植物、香花植物等,不过需要注意人与蜜蜂之间的安全距离。

2.2 景观设计传递蜜蜂保护意识

景观不仅仅是人造的自然,也注入了设计者的文化色彩,可以表达设计者的文化诉求,具有文化倡导的功能。景观可以通过设计多特有的场所性与开放性特征,带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以及人们审美素养的提升[5]。景观设计大师玛莎施瓦兹设计的联邦法院广场试图唤起人们对冰河时代的感知[6],呼吁人类珍惜森林资源;隈研吾的竹屋通过对竹子的极致运用,传达竹材料在当代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与韵味。

景观设计师可以通过景观项目进行舆论宣传。之前提到的洛嘉儿童乐园和林地蜜蜂展馆就是典型例子,景观是设计师与世界沟通的渠道,可以通过采用蜜蜂元素、吸纳蜜蜂文化、联合蜜蜂产业的方式,与其他行业的蜜蜂保护者携手,向公众传递保护蜜蜂的思想,通过各种媒体手段传播蜜蜂声音。

3 结语

蜜蜂在景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一种宝贵的生态资源,又可以成为宏观的景观文化和微观的设计元素。同时景观也会反作用于蜜蜂,近年来的蜜蜂危机就是一个负面案例。景观设计师作为景观的创造者,要树立蜜蜂保护意识,从优化植物配比和进行文化倡导两方面着手设计蜜蜂友好化景观。社会各界需要加强蜜蜂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保护蜜蜂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蜜蜂景观植物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蜜蜂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蜜蜂
蜜蜂
蜜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