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瓜州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021-12-06 02:44军,康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瓜州农技农业

张 军,康 波

(甘肃省瓜州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甘肃瓜州736100)

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东连玉门,西接敦煌,南北毗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西北与新疆哈密市接壤,总面积 2.41 万 km2,现辖 5 镇 10 乡,总人口14.88 万人,其中:农业乡(镇)13 个,农业人口 10.35万人,占总人口的69.6%。瓜州县属于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大陆性气候,最高气温为42.8℃,最低气温为-29.3℃,平均无霜期为146 d,年日照时数为3 260 h,年均降水量45.7 mm,年蒸发量3 140.6 mm,境内有祁连山雪水汇成的疏勒河、榆林河2 大河流,全年总流量达5.6 万m3,独特的气候地理和天然无污染的条件极易生长品质优良的蜜瓜、中药材、棉花、设施果蔬等作物。

甘肃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瓜州县境内耕地总面积5.37 万hm2,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36 hm2,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52 hm2,远超全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09 hm2,种植作物以粮、棉、药、瓜、菜为主,兼顾玉米、胡麻、酒花、葡萄、番茄、孜然、茴香等作物,并逐步形成了蜜瓜、枸杞、甘草、食葵、棉花、蔬菜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3 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6 个,绿色食品认证2 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5 个,誉有“中国蜜瓜之乡”和“陇上药材生产基地”的称号。

瓜州县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农业人口多、耕地面积大、特色产业发展迅猛等特点,必然要求要有一支强大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目前,瓜州县农业服务机构主要以瓜州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主,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辅,初步形成了“1 名县级技术干部包1 个乡(镇),1 名乡级技术干部包1 个村”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但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人员缺、变动大、缺少领军人才,项目实施不连续,推广手段单一等问题凸显。因此,保障技术人员权益,促进项目常态实施,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实现整体联动机制对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领农民群众向现代农业紧步迈进,增收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1 瓜州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1 服务机构、人员及资金来源

根据2020 年瓜州县、乡、村农技推广机构、人员、资金来源调查结果显示,瓜州县现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14 个,其中,县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为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13 个,分别是三道沟、河东、布隆吉、腰站子、七墩、沙河、双塔、梁湖、西湖、瓜州、南岔、广至、锁阳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全县现有农技服务人员99 人,所学专业涵盖植物科学与技术、农学、园艺、种植科学与工程等12 个农业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6 人,本科学历62 人,大专学历20 人,中专学历11 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 人,副高级职称的7 人,中级职称的14 人,初级职称的21 人。全县农技服务人员工资全部来自县财政全额拨付。

1.2 主要职能

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全县种植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承担测土配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尾菜回收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上级下达相关项目,负责全县植物检疫、疫情监测、预防、控制、扑灭工作及农资市场监管及全县农业科技培训以及给13 个农业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指导工作。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管辖区域内农、林、牧相关工作的上下衔接沟通,各类统计数据的上报,各项惠农政策的宣传实施,农林牧各项产业的监测上报,各项生产的指导和培训。同时,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承担包村工作,配合村组的党建、司法、维稳、计生、社会发展等相关工作。

2 瓜州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2.1 有利于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瓜州县耕地面积大,种植作物种类繁多,主要有粮、棉、药、瓜果、蔬菜、胡麻、酒花、番茄、孜然、茴香等作物,虽然逐步形成了蜜瓜、枸杞、甘草、食葵、棉花、蔬菜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但是由于上市过于集中等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极大地解决农民群众“种什么”的问题。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全覆盖了解群众农业生产中的困难和发展意向,为上级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的大力宣传引导也可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2 有利于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

瓜州县农技部门已在粮食、西甜瓜、棉花、蔬菜、甘草产业新品种引进选育、农业节水、标准化栽培、平衡施肥、高效田培育等方面获得集体和个人技术成果达17 项,其中,国家级成果4 项,省级成果5项,市级成果8 项,发表科技论文40 余篇,引进各类种植业新品种120 多个,新技术56 项。目前农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只占30%~40%[1],这就需要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强大的服务队伍和工作机制可以通过培训讲座、现场指导、试验示范等方式大面积推广这些农业科技成果,让农民群众更好地享受科技成果带来的利益。

2.3 有利于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就必须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因此,努力提升农技推广服务人员水平,着力构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有利于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2.4 有利于提升干群农业科技素质

通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培训工作,采取“人才+基地+产业”的方式可以大力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村级农技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种植大户、种植户等5 类农业相关人员,不仅对稳定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化水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培养、积聚一批乡村实用人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辐射带动农民群众农业科技素质整体提升。

3 存在问题

3.1 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近年来,随着机构和人事改革,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形成了“县乡双管”,一方面业务工作由县农业农村局直接管理考核,主要为政策性、补助性工作;另一方面综合工作由所在乡(镇)政府管理,在负责乡(镇)农业科技服务的同时,强化了行政村党建、畜牧业、林业、维稳、计生、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并作为乡(镇)农技人员的重要工作。占据服务主要工作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忙于乡(镇)其他工作,造成农业技术推广缓慢,未发挥出基层部门上下衔接、一线指导生产的作用[2]。

3.2 人员缺,变动大,缺少领军人才

目前,瓜州县农技推广服务技术人员仅99 人,服务全县5.37 万hm2的耕地,仅有的农技推广人员无法满足大面积的耕地和庞大农业人口的技术需求。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工作内容杂乱,时常出现无暇顾及、力不从心的现象,且人员变动较大。同时,经验丰富的领军人才稀缺,特色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经常需要邀请省内外专家,无法自身消化解决。

3.3 推广手段单一

瓜州县农技推广服务主要通过邀请专家、科技讲座、现场培训、观摩学习的方式开展服务工作。技术人员根据所学理论知识,通过“耳听、眼看、手摸、口说”的方式直观开展服务[3]。单一的培训讲座造成农民群众接收信息渠道单一、覆盖面小、重复性少;直观的判断服务方式对新情况、新问题解决没有科学的依据和办法。

4 建议

4.1 深化改革,保障技术人员权益

一是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利益保障,使技术人员工作能“安心”。二是增加科技投入,改善服务条件,增强服务功能,使技术人员工作有“信心”。三是完善并落实激励扶持政策,调动工作积极性,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技术创新,使技术人员工作有“决心”。

4.2 加大投入,促进项目常态实施

建议上级部门增加经费投入,力争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覆盖所有乡(镇)、村、组[4]。对于已实施的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建议增加培训人数,延长培训时间,拓宽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覆盖面。同时,结合项目建设,成立专门项目管理部门,加强农技推广相关补助项目的管理力度,严格过程管理,探索新机制,总结新经验,发挥政策推动和项目带动作用,全面提升项目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4.3 严格标准,强化专业队伍建设

进一步推动定职、定责、定编、定岗、定员,严格执行用人标准和聘用程序,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积极争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多层次、多渠道、分专业开展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同时,积极推动“特岗计划”的实施,探索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特点的措施,加快对基层推广体系新生力量的补充,确保农技推广工作后继有人。

4.4 扩宽渠道,创新技术服务模式

拓宽农技推广服务渠道,创建农业信息网,开办农业科技专栏,创办农业技术示范基地,推行手机农技一点通信息平台,开办田间学校,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土专家”“田秀才”等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带动大范围、大区域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提高农技推广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4.5 循序渐进,实现整体联动机制

建立“专家+县级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农户”[5]“县级技术指导员+乡(镇)技术指导员+村级技术指导员+农户”“县乡村技术指导员+‘土专家’‘田秀才’+农户”“县级技术指导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的包村联户工作机制,先期开展典型乡(镇)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快捷通道。

猜你喜欢
瓜州农技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瓜州的“大地之子”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更 正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西夏佛教艺术中的“家窟”与“公共窟”——瓜州榆林窟第29窟供养人的构成再探
瓜州养路忙——甘肃省酒泉公路管局瓜州公路段集中整治路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