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视阈下的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探究

2021-12-06 06:28蒲创国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经费支出教育经费审计工作

蒲创国

(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引言

从目前来看,我国加大了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高校需要科学地使用教育资金,建设学科,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高校需要应用绩效审计方法,检验教育经费使用的科学性。当前,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高校需要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工作路径,全方位地把控该项绩效审计工作,进而提高绩效审计能力。

一、高校绩效审计的内涵

绩效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所进行的审计。在进行绩效考评政府公众支出时,要评估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绩效审计是围绕着“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展开的。绩效审计人员需要增强自身绩效审计的专业性,合理地开展此项工作。高校也需要推进绩效审计工作,这样可以确保政府财政资金科学配置,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高校自身运转状态,保证自身健康发展。高校绩效审计主要指的是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人员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分析高校资金、资源利用情况,最后得出绩效审计结果。高校需要根据绩效审计结果,改进资金、资源配置、使用等多项工作,同时要完善管理体系,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保证自身发展质量。

二、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1.理论基础

(1)公共产品理论

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兼具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成分,属于准公共产品。为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我国政府投入了教育经费。另外,高校的运转也离不开学生、社会所提供资金的支持。高校需要优化资金,发挥资金价值,使效益大于成本支出。利益相关者希望了解高校是否合理地应用资金。通过开展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工作,可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推动高校发展。

(2)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指出,在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经营权分离后,委托人与代理人需要行使自己的权利、义务。对于委托人来讲,委托人在把财产交给代理人后希望其科学地运作资金,发挥资金价值。同时委托人希望了解、掌握代理人资金的运作情况。对于代理人来讲,代理人需要认真地推进资金运作活动,充分地应用资金。此外,代理人需要向委托人汇报资金运作的工作情况。政府、企业、学生三者是高校资金的投入者,政府在对高校投入资金后,希望高校把资金应用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高高校自身发展水平,人才培养水平。企业在对高校投入资金后,希望高校可以通过应用资金获得较高的收益,这样企业可以从中获得利益。学生主要以缴纳学费的方式对高校投入资金,其希望可以在校园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促进自身健康发展,增强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工作在保障高校资金投入者利益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2.现实意义

(1)绩效审计是高校厉行节约的重要保障

目前,高校在教育经费支出方面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影响其自身发展。比如,高校存在重复购置设备的问题,缺乏投入资金定期维护管理仪器设备,将资金浪费在无意义的活动中。虽然高校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但是其工作并不科学,进而降低审计效果。主要表现在,侧重于审计财务收支总量,缺乏审计每项资金支出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缺乏审计、评价财政支出效果等。高校财政支出在预算的范围内,并不能够表示高校科学地使用资金,也不能够表示资金发挥教育价值。因此,要全面地把控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工作,保证资金支持的科学性、有效性,避免出现浪费资金的问题。

(2)绩效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纵深发展的必然走向

20 世纪90 年代,国家将绩效审计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侧重于推进该项工作。一般而言,高校设置了独立的审计部门,用以开展审计工作。其中,高校审计部门会重点审计与监督财政收支、基建修缮支出、科研经费支出、使用等工作,以此确保资金有效利用。虽然高校审计部门在审计、监督资金收支方面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整体所发挥的审计、监督作用还是有限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审计部门将审计的精力、重点放在学校资金收支的合理性、资金支出是否符合预算等,缺乏关注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也就是说,高校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不够深入,仅是从表面探究教育经费支出工作。在新的发展阶段下,我国对审计工作提出严格的要求。高校需要根据审计工作的要求,构建系统化的绩效审计体系,确保资金充分利用,降低资金运作发展风险。在绩效审计下,高校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内部审计的新定位

1.由传统财务审计向内部管理审计转变

在新的发展时期,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应发生新的变化,以此有效地指导审计工作。传统财务审计越来越不符合高校发展需求,为此高校需要优化财务审计工作。高校可以推进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科学地把控教育经费使用工作。同时要做好各环节的审计工作,全方位地控制资金支出情况。高校需要建立健全审计制度,以审计制度规范审计工作。在审计教育经费支出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为了提升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水平,高校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监督管理审计人员。由于审计人员是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主体,他们的职业道德、绩效审计素养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绩效审计质量,高校需要监督管理审计人员,规范审计人员工作。另一方面,做好绩效审计工作部署。高校需要科学地部署绩效审计工作,确保绩效审计工作顺利推进。

2.注重内部审计与外部控制的结合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指出,要做好财务审查与评价工作,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在新形势下,高校更加需要重视审计工作,科学地开展财务审查以及风险管理等多项工作。通过开展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工作,有利于增强高校内部管理能力,实现高校发展目标。所以,高校需要认真地贯彻该项工作。此外,高校需要重新审视内部审计定位,将其从业务审计中剥离出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同时高校需要将内部审计与外部控制进行充分的结合,发挥两者的审计作用。另外,要做好审计监督环境建设工作,为审计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影响着审计质量,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要积极地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审计知识,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每一个审计人员需要切实地履行自身审计职责,有效地落实每一项审计工作。

3.发挥绩效内部审计评价的作用

绩效内部审计评价是绩效审计工作的一部分,高校需要积极地推进该项工作。其中,要明确绩效内部审计评价目标,认真地推进该项工作。此外,要完善绩效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以此更好地进行评价。比如,针对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就业、技术服务、学科建设等相关教育经费支出工作提出明确指标,这样审计人员就可以依据审计评价指标,科学地评价教育经费的支出工作。同时要优化绩效内部审计评价指标,比如把能够体现投入、产出、效果等内容的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就可以通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使高校自身更加清楚经费支出所产生的效益。

四、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内部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体系层次框架

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作。针对该项工作,高校需要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层次框架。本次从3 个指标体系和层次方面探究构建工作。第一层级对是设计指标的审计。教育经费支出影响着高校发展水平,高校需要认真地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把教育经费支出效率性、经济性、效果性等作为评价的理念。若是高校教育经费支出不能够实现发展目标,就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惩罚。第二层级则针对绩效审计不同环节的需求进行评级。高校的教育经费会用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学生服务等方面上,对于绩效审计人员来讲,其需要根据教育经费支出用途、环节等开展指标构建工作。三层级则是从细节着手。高校需要把控教育经费支出细节,细分指标。比如,将毕业生就业率、设备使用率、财政拨款比率、教学支出比率、三公经费支出比率等纳入指标之中。这样高校就可以更好地清楚教育经费的利用水平、教育经费所产生的价值。

2.指标计分标准设计

高校需要分标准设计教育经费绩效审计工作,确保审计人员能够更好地判断审计工作。其中,高校可以从定量、定性分析两个角度,开展该项工作。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讲,针对基础设施资金支出,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等开展定量评价,高校可以以“优秀、良好、平均、较低值等”作为定量评价的档次。审计人员可以应用这些评价词汇,对相关项目做出评价。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讲,针对科研成效、学科建设成效、人才培养成效、服务成效等,高校可以针对实际取得成效的情况做出定性评价。此外,高校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指标计分标准设计工作,以此保证评价水平。

3.评价标准权重设置

评价标准权重即不同指标在总体评价分值中所占据的比重。由于评价标准权重影响着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高校需要科学地设置评价标准权重。在设置评价标准权重时,高校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意见法等,构建评价标准权重设置框架,进而明确权重值。为保证评价标准权重设置的科学性,高校还需要进一步地检验权重值。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就可以更好地完成绩效审计工作。

五、内部审计视角下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工作路径

1.国家和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

为提升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水平,国家和政府需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国家方面:国家需要完善审计法律制度、规范,明确审计权利与责任。审计人员需要认真地执行国家法律制度,将自己的审计行为置身于国家法律制度规范下。同时国家需要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防止审计工作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审计有效性。政府方面:政府需要适当地放权,让高校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在拥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权之后,高校将会更好地管理各项运作活动。此外,政府需要做好绩效审计监督、管理、问责等工作,确保高校科学、合理地推进这些绩效审计工作。在高校所开展的绩效审计工作出现偏差时,政府需要及时地指导高校,避免高校偏离正确的绩效审计工作方向。

2.推进绩效审计信息化建设

在现代社会,高校需要积极地引进信息技术,加快绩效审计信息化发展进程,提高绩效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一方面,高校需要构建绩效审计信息系统,组织审计人员学习绩效审计信息系统应用方法,以便审计人员灵活应用绩效审计信息系统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做好校园数字化建设,促进校园发展,这样就可以保障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高校需要认识到审计人员在提升自身绩效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性。之后,高校需要积极地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养,构建优秀审计队伍。在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养方面,高校可以开展培训活动,将绩效审计工作方法、要点等纳入培训工作中,指导审计人员推进审计工作。在培训时,要多为审计人员提供实际锻炼机会,提高审计人员工作能力。在构建优秀审计队伍方面,高校需要引进审计人才,保证审计队伍构建水平。同时高校需要优化审计队伍人才结构,以此确保审计工作有效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需要重点关注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工作,保证教育经费的利用率,以此促进自身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有必要不断地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工作,强化绩效审计效果。

猜你喜欢
经费支出教育经费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地方高校经费支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行政单位经费支出会计核算分析
中央“三公”经费5年减35.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