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2021-12-06 08:52左丹丹郭亚宁李巧云胡尚钦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丹棱县药农中草药

王 涛,富 蓉,左丹丹,郭亚宁,李巧云,胡尚钦

(眉山药科职业学院,四川 眉山 620200)

丹棱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岷江以西,青衣江以东,地貌以浅丘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自然环境优越,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常用中草药有70余种。中药材作为丹棱县特色小产业,截止2020年6月中药种植面积达33.3hm2。同柑橘、葡萄等传统“大产业”相比,中药材产业从产量和产值上看还是“小产业”。但在助农增收,尤其是在山区和丘区等土地资源匮乏地带,表现出“大作为”。原因在于,中药材产业能够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地和县域西部不适宜种植经济作物的边缘地、陡坡地等发展中药材产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明显。因地制宜的发展中药材产业,是提高农民收入、打造丹棱县经济第三增长极的有效途径[1]。

1 中药材产业现状

长期以来,丹棱县中药种植形式以农民自发种植、零星种植为主,具有规模小、分散强的特点[2]。主要品种包括重楼、吴茱萸、黄精、白芨、药栀子、川芎、铁皮石斛、夏枯草、半夏、金钱草等,总种植面积19.53hm2。除农民自发零星种植外,丹棱县杨场镇金牛社区10组正在建设以林下中药材套种为特色的农旅融合园区,园区已规划面积15.2hm2,主要品种包括射干、知母、黄芪、白术、百合、金银花、佛手、元宝枫、芍药等。从种植区域上看,以顺龙乡和张场镇最为集中,其中顺龙乡14.82hm2,张场镇4.71hm2。县城西部山区存在闲置土地尚未充分利用,具备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先决条件。

2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分散、规模小、缺乏科学规划

丹棱县中药材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县城西部的山区和丘陵等不适宜柑橘类水果作物的生长区域,药农通过引种和挖掘野生中草药资源,在房前屋后零散地块进行人工栽培。由于缺乏规划,部分闲置土地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生产基地和加工场所无法做到规范化管理,极易造成生产布局不合理。同时中药材产业从业者主要以个体农户为主,缺少中药材领域的种植和加工企业,在品种选育、种植、加工环节不能做到规范规范化管理,无法保证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导致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产业链条短,药农无法获得更高的附加效益。

2.2 中草药种植生产规范性差,缺乏技术指导

虽然国家推行GAP规范化种植养殖已有10余年,但整个中药材种植业距离实现规范化种植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3]。区别于传统农业,中草药种植要求更加严格,种植管理包括种子种苗、场地选址、土地整理、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等;中药材收获管理包括采收的时间和植株部位;产地初加工管理包括药材的净制、切制、干燥、包装、贮藏等,每道工序都关系着药材形成商品的质量。

丹棱县现阶段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还是依靠传统的化学防治,通过使用杀菌剂、杀虫剂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受限于种植户技术水平,通常无法准确判断病虫害类型,也无法准确控制施药的剂量、浓度,大部分中草药种植者往往选择高效、便宜的农药,很少顾及农药残留对药材质量的影响。长期以往,直接导致环境中农药的大量残留,给药材生产带来持续性的危害,同时也造成药材中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逐步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使药材质量越来越差。中药材产业规模小,缺乏科技支撑和相关标准规范,同时由于中药材品种多,相关专业人才缺乏,农民很难得到有效及时的技术指导。

2.3 风险意识弱、盲目跟种

区别于传统作物,中药材的需求与市场关系密切。大部分的中草药材生长周期较长,如重楼需要5~6年,种植周期长加重了种植成本,也增加了经济收益的不确定性。药材价格上涨时,短期供应不足;价格下跌时,供应过剩短期内也消不去。同时伴随着市场的炒作现象,中药材的市场价格波动大,不确定性因素大。农民缺乏市场和供求信息,部分地区存在农民跟风种植和盲目生产的现象普遍,产品与市场脱节。多数种植户都属于家庭种植模式,没有畅通的销售渠道以及稳定的销售去向,只能通过药材收购商上门收购,市场信息来源少,农民既需要自己承担中药种植的自然风险,也要承担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草药产业的健康发展[4]。

3 对策建议

中药材产业在丹棱县的农产品中尚属小众产业,短时间内难以取得较大的发展规模。但是丹棱县生态环境优越,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具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基于此,对丹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3.1 科学规划,做“精”中药材产业

立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丹棱县的生态环境优势,以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为核心,做小而精的中药材产业。中药材产业可以在县域西部的山区、丘区进行适当发展。种植规模不宜盲目扩大,可以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地和不适宜种植经济作物的边缘地、陡坡地,发展中药材产业。

现丹棱县水果产业的蓬勃发展,中药材产业短时间内难以取得较大规模的发展。目前要充分利用好丹棱的生态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5];在现有种植规模基础上进行升级改良,全面实施GAP规范种植,从环境卫生、种子种苗、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质量检测和产地初加工等环节加强中药材栽培管理,解决中药材栽培过程中重金属、农残超标等问题,做“精”中药材产业。

3.2 加强科技引领,生产过程规范化管理

丹棱县中药材产业规模小,从业者普遍专业技术水平低,良种良法推广应用少。未来应该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中药材生产过程逐步规范化,保证药材的品质。应充分利用属地高校——眉山药科职业学院的教育资源和专业人才优势,帮助当地药农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广大药农推广和普及实用技术,及时解决中药材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3.3 引进或孵育产业相关龙头企业

一方面借助眉山市大力打造“西部药谷”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的契机,以及洪雅县中药材产业集群,积极引进相关生产加工企业;另一方面,针对丹棱县中药材生产大户,加大扶持力度,引领做大做强,做好示范。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不断优化丹棱县中药材种植结构,打通市场销售渠道,通过互惠互利实现合作共赢。

3.4 完善市场渠道信息

市场信息不对称,药农盲目跟风种植容易导致供过于求,引起中药材价格下降,直接影响药农收入。建议建立丹棱县传统地道药材及常见种植药材的回收站点,确保药材种植户的销路;以多种宣传方式定期发布中草材市场需求信息,让药农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以便做出采收及种植等决策,确保农民少受或免受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

猜你喜欢
丹棱县药农中草药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中草药在口腔护理中的开发应用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丹棱县校外篮球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丹棱县特色产业的SWOT分析和发展对策
丹棱县生猪粪污还田种植生态水果模式调研及效益分析
丹棱县藤椒林下养鸡模式调研及效益分析
脑筋急转弯
我欲为人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