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SR 理论的应用型创新食品包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2-06 08:38王洪江孟令伟耿忠德胡亚光张春芝
农产品加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李 娟,王洪江,孟令伟,刘 伟,曲 颖,耿忠德,胡亚光,张春芝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

0 引言

WSR 是关于“物理- 事理- 人理”的缩写。它是精妙地进行配置物理、事理和人理,从而处理复杂问题的系统方法理论,是管理复杂问题的一种系统分析的方法[1]。1994 年在英国赫尔大学由中国知名研究系统科学的专家朱志昌博士和顾基发教授于提出了WSR 理论。在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在观察和分析具有复杂特征的系统时,WSR 体现了其独特性,具备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辨性并综合统一了多种方法。根据具体而特定的情境,WSR 的方法分组是有组织的、层次化的,具有简化的效果,属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东方系统思想。在传统的研究生及本科教育中,创新、创业和人文教育相对欠缺比例设置不够合理,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不能完全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有必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因此,基于WSR 理论进行复合应用型创新食品包装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2]。

1 WSR 理论的原理

WSR 理论的工作流程:

领会意图→设定目标→调研分析→战略构建→方案选定→协调关系→达成构想。

WSR 理论并没有严格遵循工作流程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协调关系贯通于整个过程。协调不仅仅是人际关系的协调。早期关于WSR 系统方法论的报告和文章经常给出关于这方面的案例,这往往使人们产生相对比较片面的理解。事实上,协调可以是身体关系、逻辑关系和人际关系在练习的每一步的协调。协调意向、目标、现实、策略、计划、理念之间的关系;协调系统实践的输入、输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人来进行这些协调工作的完成,根据协调对象的不同,协调的重点和手段也会有所不同。在了解了用户的意图之后,从业者会根据交流中所知道的意图、简单的观察和以往的经验,形成对调查对象的主观概念原型,包括对调查对象所能想到的基本假设,并对其进行初步界定,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目标,开展调查工作。由于有限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和思维能力),调查不可能是无止境的、全面的,但调查分析的结果是一个粗略的概念原型已经演变成一个详细的概念模型,目标已经修正,战略和具体方案已经形成。

2 WSR 理论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WSR 理论作为系统的方法论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从多个层面处理问题。对食品科学在校学术型研究生和包装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地方应用型大学,不能简单地坚持片面分析课程或教师和其他因素。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之一,具有支撑和实现目标的功能,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应用型大学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大学。如何培养这类人才,涉及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复合型、应用型优秀人才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上,学生不仅具有专业所要求的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具有专业所要求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思辨能力,还体现在全面发展的层面上,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3]。

2.1 “物理”因素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

“物理”是参与运动的机制物质,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和规律系统的客观存在性。应用型专业人员的培训食品科学在校学术型研究生和包装工程专业创新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分析了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特点课程设置与教育的内在关系专业生产实习,主要解决“它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创新人才的培养包装工程专业在当地应用型大学最终是教育理念的落实,以市场和社会为导向经济发展。从知识结构上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地方应用型大学包装专业不应只有一个完整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也应具有类似的专业知识和广度应付复杂工作环境;从能力结构的角度看,高校教师的能力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包装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专业教师具有多种复合能力,不仅拥有具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还需具备职业所需的技术能力、分析能力、判断和管理实际问题能力及创新需要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课程设置与专业生产实践教学体系基于“三层次、八结合、四年不间断”的目标构建,逐步实现基础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3 个阶段,全面提高包装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按照“强基础、增共性、突特色”的构建要求,进行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达成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按照包装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3341”培养模式,以“基础+模块”和“平台+模块”的形式创新包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广泛”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统一。

2.2 “事理”因素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

“事理”是指做事情的原因、方式和方法管理人员参与和执行的规则管理事务,包括如何感知、对待、识别、思考、描述和组织管理对象管理流程。为了建立目标系统、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专业创新包装人才生产实践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一方面,有必要找到一个连贯性点,在于当地人才市场的需求和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学校整合政策融入当地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另一方面,要采取面向应用的策略类型并动员各方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最大程度地满足地方区域化发展需求。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本地应用型包装专业人才应以其培训目标为基础,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发展注重能力发展,全面建立与地方经济相结合的基础与结构理论课程体系。除了注重实践课程之外,课程设置与专业设置有机结合生产实践体系,调整课程设置并从中改变,即从学科教育到应用教育。首先,教师是激励者和实施者,创新教育有必要创建一个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团队;其次,教师应该多关注课外学习的知识,特别是对教材内容的掌握与专业生产实践相关;最后,在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再局限于课堂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搭建平台,落实合作第二课堂,大力推广形式多样的在线教育教学。

2.3 “人理”因素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

“人理”是指做人的真理,需要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食品科学在校学术型研究生和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大学必须充分考虑人为因素。包装专业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面向地方的应用型大学,通过“人”来实施和完成,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和“怎么做”都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包装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在地方应用型大学可以有联合培养模式、校企积极推进合作、启动与学校合作的地方企业培训模式、实训模式等方式。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整合产业与教育,建立校外办学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教育教室以外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3341”的人才培养模式:“3341”第一个“3”是指本科培养的3 个学段,即基础实训区、专业实训区和分类实训区,可以实现基础通识课程、包装专业科研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复合训练培养。在“3341”中的第二个“3”是指加强专业能力教育的3 个方向,对应于学术方向、专业应用类型和特殊需求类型三类人才,从而实现增强学生的专业应用和就业能力。“3341”中“4”指的实践教学在4 年中达到不间断的训练。基本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改进实践3 个层次构成了包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3341”培养模式中“1”是指1 年的创新提升[4]。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包装技能大赛、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工作等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科研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 结语

WSR 理论是一种系统工程的思想,研究“物理-事理- 人理”因素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可以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客观联系的影响因素,并提供坚实的基础为食品科学在校学术型研究生和包装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提高省内各高校包装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内各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联盟的构建,以及促进高校支撑下区域就业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